數(shù)學活動課上。數(shù)學老師出了一道題:非洲大草原上有一個近似圓形的大池塘。一只小鹿正在池塘邊吃草,突然一只獅子沖了上來,眼看小鹿就要被獅子捉住了,小鹿扭頭跳入池塘中,獅子不甘心就此放棄獵物。它便緊緊地盯著小鹿并在池塘邊跟著小鹿跑動,準備在小鹿游上岸時抓住它。已知:獅子的奔跑速度是小鹿游水速度的2倍,問小鹿按什么路線游才能逃掉,請你給小鹿設(shè)計出逃路線。
有的同學說:讓小鹿沿著池塘游。我們知道如果小鹿沿著池塘游,那么不管小鹿游到哪里上岸,都會被獅子抓住。
有的同學說:讓小鹿沿著池塘的直徑游。因為直徑是一個圓中最長的線段。這個答案看似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從圖1得知,獅子跑的線路是沿著圓周跑,路程是圓周的一半,由于半圓周的長度等于直徑的1/2倍,約是1.57倍。而獅子的速度是小鹿的2倍,所以當小鹿沿直徑游到對岸時,獅子已經(jīng)在那兒等著它了,還是逃不掉的。
通過討論同學們沒有找到逃跑路線,只得對老師說:小鹿是無路可逃的。
數(shù)學老師說:我提醒一下思路,如果小鹿游到池塘中心再轉(zhuǎn)向的話,結(jié)果會怎樣呢?如圖2所示。
同學們一看此圖,發(fā)現(xiàn)小鹿仍跑了直徑的長度,而獅子跑了一個圓周的3/4的長度,即為直徑的3/4x倍,也就是2.355倍。盡管獅子的速度是小鹿游水速度的2倍,也沒法抓住小鹿了。
就在同學們?yōu)槔蠋煹霓k法叫好時,數(shù)學老師說:同學們,學習和做事一樣,不要輕言失敗,只要開動腦筋,方法還是有的,最后老師希望你們做一個善于思考的人。
山東省棗莊市君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