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
差異教學之我見
■鄧芳
差異教學是近年來在借鑒因材施教、個別化教學、分層教學、掌握教學等多種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是指在班集體中立足于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個別學生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差異教學不僅承認學生是有差異的群體,而且要重視利用各種有效的辦法,減少差異,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發(fā)展,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優(yōu)勢都得到開發(fā)。
那么,作為一名差異教學的實施者,如何建立真正的差異觀,認真落實好差異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呢?我認為,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關注與實施。
一切的教育行為都應是為著學生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是新課程理念的最基本要求。然而教育實際中,很多教師在自己的教育觀念中,總是難以接受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對后進生總會予以嚴厲斥責。這些做法非但不能幫學生,反而傷及學生脆弱的心理,又不利于增進師生感情。
作為一名教師,當面對班級這個群體時,首先就要承認這個群體是有差異的,因為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的教育環(huán)境千差萬別;另外,學生與學生之間,性格、品質、意志、智商等也迥然不同。我們只有承認學生間是有差異的,才會心平氣和地去接受學生間有差異這一事實,才會真正發(fā)自內心去尊重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并想辦法照顧差異,促使全體學生都有所發(fā)展。
要真正使差異教學落到實處,我們首先就要有正確的愛生觀念。我們愛生,不是單愛那些成績好的學生,而是要把我們的愛惠及到每一個孩子,把我們關注的目光投射到每個孩子身上。只有我們愛學生,學生才會愛我們,才會親其師,并且信其道。
愛生的方式有多種,但如何才能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我們在愛他,在關注他呢?這可是一個難題。作為一名教育者,我自身也曾為此困惑過。但是,后來我還是找到了一種最為有效的辦法。在我們育才二小,每個孩子都有一本“家校聯(lián)系本”,這個本子既是學生抄寫家庭作業(yè)的本子,也是家長與老師之間一根聯(lián)系的紐帶。為了與學生間更親近,我開始認真利用起這個本子來。每天拿到這個本子時,我除了檢查學生抄寫是否工整,家長是否簽字外,更多的是思考如何送一句合適的帶有鼓勵性質的話給學生。比如,有一次,班級報聽寫,當聽寫報完了,組長要收聽寫本時,后進生小余(化名)卻死死壓著本子,不肯交本子,我知道,他是想讓自己爭取聽寫全對。當時,從他脹紅的臉上我看到了一個孩子一顆好勝的心。那天,我讓組長破例晚幾分鐘收他的聽寫本。事后,我在他的家校聯(lián)系本上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小余,今天早上,當你不肯把聽寫本交給組長時,你知道老師從你脹紅的臉上看到什么了嗎?老師看到了你那顆好學向上的心。好樣的!只要你堅持努力,老師相信你這個不服輸?shù)暮⒆右欢〞W得很好。班上的小祥(化名)是一個外地孩子,父母忙于經商,無心管他,他的學習自覺性就特別差,但他也有一個優(yōu)點,特別熱愛班集體,常常主動為班級做清潔,我在他的本子上這樣留言的:看到你躬著身,認真地為班級清掃垃圾時,老師會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說,我們的小祥是二(3)班最愛集體的孩子。但是,老師還希望你也是一個最愛學習的孩子。我說過,我的愛是要惠及每一個孩子,因此,我的鼓勵不僅給后進生,也給優(yōu)生。如:“謝謝你!飛宇,每天為老師收發(fā)本子,辛苦了!”“朱彥,你今天管理班級真有方法?!钡鹊取?/p>
由于我每天把不同的鼓勵話語送給學生,學生也開始在本子上給我留言,有的是“老師,謝謝您!”,有的是“老師,我一定會做好的?!钡鹊龋袝r候還會有家長大篇感激的話語,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我每日的激勵中,變得好學了,懂得關心父母了。
看到學生的轉變,看到家長的欣喜,我深深感受到了鼓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一副不可缺失的良藥,也是教師減少差異、縮小差異的良藥。當然,這種鼓勵源于教師有一顆愛生的心,和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長處的眼睛。
班級中,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之所以差,其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習習慣不夠好,有的不善于聽;有的寫作業(y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寫作業(yè)不夠細心、有的做事沒條理等。要使一名后進生學習得到轉變,首先就得改變他不良的學習習慣。
如何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訓練,一是針對孩子不同的不良習慣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對癥訓練,有的訓練孩子聽的能力,有的訓練做事的條理性。二是明確學習要求,讓學生有的放矢。聽課時,提聽課的要求;作業(yè)時,提出作業(yè)要求;朗讀時,提出朗讀的要求等。有了要求,學生自然知道該如何做并會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三是開展多種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去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如,針對學生不細心的毛病,開展“細心大王”的評比,因為是評比,學生在抄寫時,不僅會比平時更認真,而且,抄完后還會自覺檢查。細心的習慣也就在這評比中不自不覺地養(yǎng)成了。
習慣養(yǎng)成了,學生能做到專心聽,細心寫,尤其是那些后進生,如果也能做到如此,學生學習的差異也就將大大減少。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出現(xiàn)錯誤是一件常見的事,但是,做老師的要想辦法及時糾錯,不能讓錯誤繼續(xù)蔓延。比如,有的孩子在一年級就愛給“饒”字的右上角加一點,如果老師不及時給學生指正錯誤,任由這種錯誤演變?yōu)橐环N習慣,那么這個學生在寫這個字上,可能就會終生出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把給學生糾錯作為一項責任來抓。
如何給學生糾錯,我想糾錯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學生自查錯誤,也可以是同桌間互查錯誤,還可以是老師針對孩子們易犯的錯誤,故意出錯,讓學生集體糾錯。糾錯是一種方式,真正的目的,是減少學生的錯誤率。學生錯誤率減少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也自然縮小了。
了無生機的課堂學生是不喜歡的,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興趣是他們學習的動力,如果每天的教學形式總是千篇一律,學生很快就會有厭倦感。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就要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識字是每天的必備的課程,如果教師每天都和學生玩開火車的游戲,學生早就厭倦了。因此,教師在不同的課型中,應設計不同的識字游戲。例如,在《會上樹的魚》一課,我設計的識字游戲是彈涂魚追趕大螃蟹的游戲,誰讀得對,字音讀得準,誰就是能趕上大螃蟹的彈涂魚。在《失物招領》一課,我設計的卻是評選“環(huán)保大王”的游戲,誰讀對了黑板上詞語,誰就拾起了地上的垃圾,誰就是真正的環(huán)保大王。在《黃山奇石》一課,我?guī)W生玩的是識詞語觀奇石的游戲,學生認讀對一個詞語,就可觀看一幅黃山奇石圖。又如,同桌間互讀生字的獎勵也是不一樣的,《雨后》獎勵的是小雨點,《花名歌》是將自己最喜歡的花獎勵給對方。不同的課型設計了不同的游戲方式,不僅緊扣課文內容,而且,讓學生永遠能保持聽的興趣。
一個充滿生機的課堂是不用擔心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的,因為他們在興致昂然地聽,知識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們的腦海。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達到了,差異教學也就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至少具有七項智能,即語言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由于每個人感觸不同、情感不同進而興趣不同,這樣就產生了不同的愛好,有的喜文科,有的愛理科,有的擅長抽象思維,有的動手能力強。從這個認識出發(fā),應該說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學生都能成才。教育者應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以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適應其智能特點的途徑展現(xiàn)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人們常說“行行出壯元”,道理就在這里。然而,正確的評價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如何對學生的評價做到公正合理呢?在本學期,我設計了一項每周奪冠的活動,從周一開始,我就發(fā)一張計分冊給輪流管理的干部,對學生的學習、兩操、課間、吃飯、衛(wèi)生等進行全方位的加分記載,每一個方面,只要你達到了老師要求的標準,你就可以有加分的機會,一周累計下來,得分最高的前十名,為該周的周冠軍,同時,對后進生又設計了一個結對評比的活動,所有的后進生均可找一個與自己差不多的同學進行橫向比較,誰的分高,誰又可以評為本周的進步冠軍。這樣的評價機智,不再僅拘泥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一個全方位的比較,讓每個孩子都有勇氣敢于競爭,同時,又在競爭中規(guī)范了自己的行為。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只有真心熱愛每一位學生,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合理利用每一個教育契機,才能讓學生高效愉快地學習,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心智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作者單位:武漢市育才二?。?/p>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