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蕾
“你是荷葉,我是紅蓮,當(dāng)心中的雨點(diǎn)來的時候,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母親,總是會被孩子用至高無上的語言來贊美。因為對兒女而言,她代表著溫暖、希望和力量。無論是什么樣的父母,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會在他們的心中泛起漣漪,甚至是驚濤駭浪,所以請別吝嗇對孩子表達(dá)你的愛。
有這樣一個孩子,從4歲到16歲,他一直在尋找媽媽,渴望媽媽能回到自己身邊。最后,他甚至動了“打傷外婆能見到媽媽”的念頭,卻斷送了自己的學(xué)業(yè)和青春。2008年7月發(fā)生在遼寧省本溪市的一起人倫慘劇,將800多個淳樸鄉(xiāng)親的心,攪碎了……
千里尋母歷盡艱辛,
千瘡百孔的心遭遇凄涼夢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jìn)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無數(shù)個夜里,李藝總是獨(dú)自哼唱著這首歌,伴著澀澀的淚水,在淚眼蒙目龍中想象著媽媽的笑臉。他總是伸手想摸摸媽媽溫暖的雙手,卻碰到冰冷的床沿。夜那么漫長而漆黑,他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地呼喚:媽媽,你快回來吧!
李藝1992年出生于遼寧省本溪市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父親李玉江憨厚樸實,農(nóng)閑時節(jié)時常到沈陽、鐵嶺等地打工,貼補(bǔ)一家人的生活。李藝從小就格外依戀母親,整天依偎在媽媽張玲的懷抱中。
1996年的一天,這種平靜而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了。家里房子需要翻修,可李玉江掙的錢遠(yuǎn)遠(yuǎn)不夠。張玲生性好強(qiáng),看到和自己同齡的人都住上了兩層樓房,不肯低人一頭的她也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于是決定跟著老鄉(xiāng)到天津去打工,將李藝托付給了在同村居住的外婆。臨走時她拋下一句狠話:“不掙到蓋兩層樓房的錢絕不回來。”4歲的李藝失去了母親那熟悉而溫暖的懷抱,像丟了魂似的整天哭鬧不止。
剛開始,張玲每年春節(jié)回家一次,后來,每隔兩三年回來一次,每次也就待上十天八天后便匆匆趕回天津。在外面見識了大世面的張玲開始嫌棄起丈夫來,她和李玉江的感情日漸疏遠(yuǎn),慢慢地如同路人。
從4歲到16歲,李藝享受母愛的時間加起來不過一百天,而且僅限于春節(jié)這段時間。為此,李藝對母親的思念日積月累,無法釋懷。
李藝剛上小學(xué)那年的臘月廿八,風(fēng)塵仆仆的張玲終于回到了家鄉(xiāng)。李藝沖到路口迎接媽媽,一頭撞進(jìn)張玲的懷里,“哇哇”大哭起來:“媽媽,我想你,這次回來不走了吧!求求你不要丟下我,不要再走了!”凄涼的哭聲和著呼嘯的北風(fēng),感動著每一個路人。
隨著歲月的流逝,李藝漸漸長大了。母愛的缺失導(dǎo)致了他孤僻的性格,同時也造就了他堅毅的個性。比起其他孩子,他更盼望過春節(jié),因為只有春節(jié)期間他才有可能見到日思夜想的媽媽。讓李藝心頭隱隱作痛的是媽媽每次來去匆匆,為了躲避糾纏,還總是背著李藝偷偷走掉。
2008年春節(jié)前,母親又一次回到外婆家中。這時,李藝已長成了身高1.7米的小伙子。母親歸來這一喜訊,讓這個靦腆男孩欣喜若狂。
幾天的時間里,李藝始終央求:“媽媽,將來我一定要考一所好大學(xué),讓你和我爸不再出去打工,在家好好享福。求你別走了,別再讓我過那種沒有媽媽的日子了,好嗎?我很希望咱們一家三口在一起高高興興地生活。為了我,你就跟我爸和好吧!”母親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但并沒有跟李藝回到爸爸的住處。
讓李藝沒想到的是,正月初四那天,母親又一次背著他偷偷趕回天津了。 時近中午,得知母親已經(jīng)離開的消息后,李藝傻眼了。他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瘋了一般奔跑在山村公路上,一口氣跑到距家七八里遠(yuǎn)的長途汽車站,在那里到處尋找、呼喊??蓱z的少年沒有找到母親,痛苦地趴在雪地上痛哭。
打那以后,李藝茶飯不思,整日以淚洗面,對母親的思念更加深重了。
2008年2月22日,李藝終于和媽媽通上了電話,他了解媽媽住在天津市楊柳青鎮(zhèn)。母子倆聊了好半天,媽媽甜美的聲音滲進(jìn)李藝的內(nèi)心,讓李藝感到無比的幸福。放下電話后,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心里的思念像蔓草叢生,他開始盤算著到天津?qū)ふ覌寢尅?/p>
李玉江十分理解孩子,擔(dān)心兒子長期郁悶會發(fā)生什么不測。但他又無法給予孩子溫情母愛,也就同意了李藝去天津?qū)つ傅恼埱蟆?/p>
第二天一大早,李藝從父親手中接過400元錢,登上了去往天津的大客車。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獨(dú)自出遠(yuǎn)門,經(jīng)過一路顛簸,李藝終于到了天津。
徘徊在異鄉(xiāng)寒冷的街頭,望著高樓林立的現(xiàn)代化城市,李藝別提多高興了。他想向母親證明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所以沒有事先通知母親。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媽媽了,李藝的內(nèi)心泛起層層幸福的漣漪。為了盡快與母親相見,李藝攔了一輛出租車,奔往楊柳青鎮(zhèn),原本兩元公交車費(fèi)用就可以到達(dá)目的地,他寧愿花掉30元也不愿浪費(fèi)寶貴的時間。
在楊柳青鎮(zhèn)的一家公用電話屋,李藝撥通了媽媽的手機(jī)。
電話接通了。那一刻,李藝心跳加快,說話有些上氣不接下氣:“媽媽,我是李藝,我到楊柳青看你來啦!”
原本以為母親能夸獎自己,并安慰自己,可萬萬沒有想到,前幾天在電話里和自己有說有笑的母親今天卻出乎預(yù)料地沉默—電話另一端沒有任何聲響,半分鐘后卻出現(xiàn)了忙音。
李藝再次核對了電話號碼,沒錯呀!他再一次撥通手機(jī),可還是聽不到媽媽的聲音。李藝急了,大聲喊道:“媽媽,是我呀!你聽到?jīng)]有,我是李藝呀!媽媽,我想你,我來看你啦!”半天才傳來媽媽的聲音:“孩子,你回去吧,等我掙夠了蓋樓房的錢,我就回去,媽都是為了你呀……”此后,不管李藝怎樣喊,電話聽筒里還是一片寂靜。再打,手機(jī)關(guān)機(jī)了。
李藝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搞得不知所措,滿心歡喜的他被澆了一盆帶著冰粒的冷水:“是不是媽媽出了什么意外?是不是媽媽的電話出了故障?”種種想法在李藝腦海里翻騰著,他不敢相信母親會拒絕接聽自己的電話,拒絕接見千里迢迢前來尋找她的兒子!李藝緊盯著寫有母親手機(jī)號的電話簿,淚水一滴一滴砸在公用電話上。
“好不容易來到了天津,不能就這樣無功而返!”過了好一陣子,李藝回過神來,他決定沿大街店鋪打探媽媽的消息。
“您見過我媽媽嗎?她是從本溪到這里打工的,今年40歲。我是從家鄉(xiāng)特地來找她的!”店主們都搖著頭。詢問了二三十個店鋪后,李藝眼前一亮:何不到派出所請警察幫助尋找!
在楊柳青派出所,好心的民警在網(wǎng)上調(diào)出30多個名叫張玲的女人,讓李藝逐一辨認(rèn)。李藝看過照片后,一次次失望地?fù)u著頭。民警告訴李藝:你媽媽的戶口不在當(dāng)?shù)兀詿o法查明住處。
一天的尋母,讓少年感到身心俱疲。每遇到有公用電話的地方,他總不忘撥打媽媽的手機(jī),期待聽到媽媽柔和的聲音。但這樣重復(fù)撥打了20多次,迎接他的都是失望。到下午4點(diǎn)鐘了,仍沒有媽媽的下落,滴水未進(jìn)的李藝有些支持不住了。
查看自己身上的錢,還剩下100多塊,顯然不夠回去的路費(fèi)了,李藝更加絕望。他撥通爸爸的手機(jī)說明了情況,請求幫助。最后,父親將100元路費(fèi)打到了他的卡中,才解了他燃眉之急。
2月25日早上8點(diǎn)多,李藝回到了他的四爺李光耀家。進(jìn)了門,他一頭栽倒在床上,放聲痛哭……李光耀這才知道,李藝三天兩夜在寒風(fēng)里奔波,只吃過兩頓飯,一頓吃的是1塊多錢的方便面,另一頓吃的是5塊錢的盒飯。
陽光少年棒殺外婆,
傷心的兒子淚眼盼母歸
李藝永遠(yuǎn)不能忘記這次尋母經(jīng)歷。但不管怎樣,他沒有埋怨媽媽,更不怨恨媽媽,在他心目中母親永遠(yuǎn)是正確的,崇高地位永遠(yuǎn)不能改變。他甚至有些可憐母親,為了生活要奔波。通過這次經(jīng)歷,更激發(fā)了李藝報答母親的愿望。
李藝頭腦聰明,學(xué)習(xí)一直很優(yōu)秀,老師們對他都寄以厚望。可是,從這次尋母之后,一向努力的他變得討厭學(xué)習(xí)了,放棄了升學(xué)的夢想。 李藝認(rèn)為,上高中考大學(xué)的路太漫長,打工掙錢喚回一家人的幸福最快捷。
2008年7月14日早晨,李玉江對已在家中待了一個多月的李藝說:“明天我們起早坐車,我聯(lián)系了個電焊的活,咱們爺倆兒一起去?!崩钏嚶牶蟾吲d萬分。
晚上,收拾妥當(dāng)?shù)睦钏囕氜D(zhuǎn)難眠,明天就要到外地打工了,他的心情格外復(fù)雜也格外興奮。此時,他更加思念遠(yuǎn)在天津的母親,很想跟母親說一聲兒子出去打工掙錢之類的話,但卻無人傾聽。他很想要到媽媽的新電話號碼,在外出打工無法忍受思念痛苦時與媽媽通一通話。想到這里,李藝的心里更加焦急了,他索性穿上衣服來到外婆家。
由于外公每晚到縣城打更,晚上只有外婆在家。在外婆面前,李藝含著淚水乞求,說想聽聽媽媽的聲音,希望外婆能告知電話。
看著人高馬大的外孫子哭得痛不欲生,外婆也忍不住擦了擦眼睛。她也曾經(jīng)勸過張玲,為了孩子,回家和李玉江好好過日子,李玉江雖然木訥,但人老實。張玲卻說:“人好也不能當(dāng)飯吃,看到那個小破屋我就頭疼,你看看人家城里都吃啥住啥,我是不想回那個破屋住了,想在天津安家。”
前段時間,張玲更是打電話說,她在天津已經(jīng)有了別人的孩子。上次李藝來找她,她不想見兒子就是怕攪亂現(xiàn)在的生活,所以連電話號碼也更改了。她還特意囑咐不要把電話告訴李藝。
外婆摸著他的頭,心酸地說:“孩子,別再找你媽媽了,跟著爸爸好好生活吧?!?/p>
李藝急了。他想,假如嚇唬一下,外婆或許就能交出電話號碼;假如外婆還不說,就把她打傷。外婆受傷了,媽媽一定能回來,這樣不就可以見到媽媽了嗎?
于是,他找來一根木棒,威脅外婆。哪曾想,外婆猶疑片刻還是嘆著氣搖搖頭。一時間,李藝絕望了,想到再也無法和媽媽聯(lián)系上,他覺得生活失去了希望。
“我要媽媽!”他大喊一聲,含淚舉起木棒,一棒將外婆打倒在炕上。
打倒外婆之后,李藝回到家中,天真地等著第二天傳來外婆受傷的消息,并期盼媽媽回家看望外婆。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他聽到的是外婆被殺害的消息,作為重大嫌疑人的他被民警帶走。
800村民聯(lián)名請愿,
法律請睜開情感那雙眼
“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孩子平時很尊敬老人,怎么會親手殺死自己的姥姥?”“都是他媽惹的禍,如果他媽能給他一些愛,絕不會出現(xiàn)這種悲劇?!比藗冏h論紛紛,為李藝感到惋惜。
事發(fā)后,張玲于次日凌晨2時從天津回到家,為母親操辦后事。她一邊為死去的母親悲痛,一邊為高墻中的兒子擔(dān)憂,幾天下來,憔悴了許多。她已沒有力氣對村民的不解和埋怨給予更多的解釋,只希望無知的兒子能夠得到法律寬恕,從而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寬恕。
可她心中有個秘密不堪與眾人說:在天津她還有一個“家”,還有一個孩子需要照顧。為母親料理完后事,張玲就離開了家,她決定不再回來。臨走,張玲淚流滿面地托付別人將她給李藝買的棉衣送到看守所。
可鄉(xiāng)親們再也坐不住了,為了挽救失足的少年,他們行動起來了。
“聯(lián)名,我們一起聯(lián)名為李藝請愿,請求法律給予從輕處理!”這個倡議得到所有人的響應(yīng)。村委會出具了一份《對李藝酌定從輕處理請求書》,請愿書的右下方蓋上了鮮紅公章。
李藝的外公也為外孫請愿:“我是李藝的外祖父,原諒該人的過激行為,望法律從輕處理?!辈⒑灹俗帧?/p>
接下來是20多頁的稿紙,每張稿紙上都滿滿地簽下村民的姓名,并鄭重地按上手印。全村年滿18歲有選舉權(quán)的,共有800多人簽字,除外出打工的,幾乎百分之百為李藝簽名請愿。
鄉(xiāng)親們知道,法律是無情的,李藝已觸犯法律,等待他的是嚴(yán)厲的判決。但他們真的希望,法律能睜開情感那雙眼,從輕判處李藝,給少年一次重新做人的機(jī)會。
如今,李藝依然被關(guān)押在本溪市看守所。在看守所里他申請見母親一面,但母親卻始終不曾露面。他怎么也想不通,見一次自己的親生母親為什么那么難!
墻外,能聽到寒風(fēng)呼嘯的聲音,夜涼如水,李藝的心再也無法溫暖起來。他撫摩著母親買的棉衣,眼前閃爍著母親的面容和外婆的笑臉。他悔恨自己失手傷害了外婆,憎恨母親的無情。但他依然有個心愿,讓時光倒流回到童年,讓媽媽再愛他一次!
編后:
作為一個孩子,李藝的愿望是如此簡單,只希望媽媽能陪在自己身邊。甚至當(dāng)媽媽不愿回家時,他只想能聽到媽媽的聲音。
就是為了這個再簡單不過的愿望,他放棄了學(xué)業(yè),甚至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而他的母親,從最初的為了孩子而打工,到最后為了做一個城市人而放棄孩子,說到底是一個女人的虛榮,淹沒了作為母親的職責(zé)。如果她能給予兒子哪怕一丁點(diǎn)兒的愛,也許李藝就會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起碼不會犯下這種忤逆人倫的大錯。
而在城市里,那些成千上萬離開孩子在異鄉(xiāng)打拼的人們,你可知道孩子最需要和最渴望的是什么嗎?其實不是錦衣玉食的生活,不是快遞而來的節(jié)日禮物,而是你們的愛和陪伴。
假如你是一位留守孩子的父母,無論再忙請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他,多和他說說話,用你們的愛去溫暖孩子孤獨(dú)的心,用你們的愛去填補(bǔ)孩子親情的缺失。
(責(zé)任編輯/王小艾)
E-mail:wangxiaoai1981@126.com
Tel:(010)5102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