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學生的寫作中一些字、詞的使用常會出現(xiàn)錯誤,因此,對于一些字、詞要注意辨析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F(xiàn)將一些字、詞相關(guān)而又容易混淆的義項作如下分析,供大家參考——
五十五、“炫”與“?!?/p>
“炫”可組成“炫目”一詞,意為“[光彩]耀眼”,如“裝飾華麗炫目”。
“?!?不可組成“眩目”一詞。
錯誤舉例:“炫目的幻燈片”誤作“眩目的幻燈片”。
五十六、“瑯“與“朗”
“瑯”可組成“瑯瑯”一詞,“[擬聲]形容金石撞擊聲或響亮的讀書聲”,如“瑯瑯上口”。
“朗”,意為“聲音清晰響亮”,如“朗讀”“朗誦”。
錯誤舉例:“書聲瑯瑯”誤作“書聲朗朗”。
五十七、“期間”與“其間”
“期間”,意為“某個時期里面”,如“農(nóng)忙期間”“‘十一五期間”。
“其間”,意為“那中間;其中”,如“側(cè)身其中”“其間定有緣故”;意為“指某一段時間”,如“離開學校好幾年了,這其間,他的科研工作成績顯著”。
錯誤舉例:“高考高招期間”誤作“高考高招其間”,“其間必有奧秘”誤作“期間必有奧秘”。
五十八、“必須”與“必需”
“必須”,意為“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如“學習必須刻苦鉆研”;意為“加強命令語氣”,如“你明天必須來”。
“必需”,意為“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如“日用必需品”“煤鐵是發(fā)展工業(yè)所必需的原料”。
錯誤舉例:“老師要求必須做到的幾點”誤作“老師要求必需做到的幾點”。
五十九、“熔化”與“融化”“溶化”
“熔化”,意為“固體加熱到一定溫度變化為液體”,如“鐵加熱到1530℃以上就熔化成鐵水”。大多數(shù)物質(zhì)熔化后體積膨脹,也叫熔解、熔融。
“融化”,意為“(冰雪等)變成水,也作溶化”。
“溶化”,意為“(固體)溶解”,如“把一勺糖放進一杯水就會溶化”。同“融化”。
錯誤舉例:“鋼鐵被熔化了”誤作“鋼鐵被溶化了”。
六十、“委曲”與“委屈”
“委曲”,意為“(曲調(diào)、道路、河流等)彎彎曲曲的;曲折”,如“委曲婉轉(zhuǎn)”“委曲的溪流”;意為“事情的底細和原委”,如“告知委曲”。
“委屈”,意為“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如“訴委屈”“滿肚子的委屈”;意為“讓人受到委屈”,如“對不起,委屈你了?!?/p>
錯誤舉例:“委曲求全(成語中的固定用法)”誤作“委屈求全”。
六十一、“違反”與“違犯”
“違反”,意為“不遵守;不符合(法則、規(guī)程)等”。如“違反政策”“違反紀律”。
“違犯”,意為“違背和觸犯(法律等)”。如“違犯憲法”“違犯禁令”。
錯誤舉例:“違反紀律”誤作“違犯紀律”。
六十二、“接收”與“接受”
“接收”,意為“收受”,如“接收來稿”;意為“根據(jù)法令把機構(gòu)、財產(chǎn)等拿過來”,如“接收遺產(chǎn)”;意為“接納”,如“接收新會員”。
“接受”,意為“收取(給予的東西)”,如“接受禮品”;意為“對事物容納而不拒絕”,如“接受任務(wù)”“接受考驗”“接受教訓”。
錯誤舉例:“接收新會員”誤作“接受新會員”,“接受考驗”誤作“接收考驗”。
六十三、“衰落”與“衰弱”
“衰落”,“意為(事物)由興盛轉(zhuǎn)向沒落”,如“家道衰落”。
“衰弱”,意為“(身體)不強健;虛弱”,如“身體衰弱”“神經(jīng)衰弱”“心臟衰弱”;意為“(事物)不強盛”,如“在我軍有力反擊下,敵軍攻勢已經(jīng)衰弱”。
錯誤舉例:“晚清時期的中國日漸衰落”誤作“晚清時期的中國日漸衰弱”,“身體衰弱”誤作“身體衰落”。
六十四、“經(jīng)典”的錯用
“經(jīng)典”,“指傳統(tǒng)的具有權(quán)威性的著作”,如“博覽經(jīng)典”;“泛指各宗教宣揚教義的根本性著作”;意為“著作具有權(quán)威性的”,如“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經(jīng)典作家”;意為“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響較大的”,如“經(jīng)典影片”。
錯誤舉例;“經(jīng)典著作”誤作“精典著作(“精典”系生造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