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
此文獻給海迪,也獻給在艱難的生活中跋涉的朋友。
1991年夏,全國青年創(chuàng)作會議閉幕那天。中國作協(xié)組織了一場聯(lián)歡會。聯(lián)歡晚會沒有舞臺,地點在一個布置得很絢麗的大廳上。
忽然聽說張海迪要為大家唱歌,我們都有點吃驚,因為命運多舛的海迪又患喉癌,經(jīng)治療,剛剛出院。據(jù)說她是從醫(yī)院趕來參加這次聚會的。
璀璨的燈光下,海迪坐在輪椅上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海迪拿起了麥克風。
剛過35歲的海迪畫了淡妝,滿面笑容,滿頭茂密的黑發(fā)。
她是作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一名嶄新的會員,一位在輪椅上寫出了她第一部長篇小說的作家來參加會議的。她的新作剛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就叫《輪椅上的夢》。
海迪微笑著說:“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庇终f ,“我一生中最喜歡夢,因為在夢中我總有一雙健康的腿?!?/p>
她接著說,我給大家唱一支我童年最喜歡的歌,我祝愿所有的朋友和老師們健康長壽,一生平安!我也希望朋友們在我不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還能記得我的歌聲。說完就唱起來。
這時刻,我們都發(fā)現(xiàn)她忘記了等待樂隊為她起個前奏。樂隊是解放軍總政歌舞團的小樂隊。站在她身后的樂隊一瞬時楞住。但只是一瞬。我們看到樂隊慌忙在為她找“音調”。
那真是一種小心翼翼的尋找,管弦琴鍵上發(fā)出輕輕的聲響。到底都是些行家,他們很快就找到了,一如從后面追上來,跟上了張海迪的歌聲。
但是,奇跡出現(xiàn)了。
我發(fā)現(xiàn)所有的樂隊成員仍在輕輕地、輕輕地彈奏,似乎都怕自己發(fā)出的聲音跑到海迪歌聲的前面……這是怎樣的演奏,怎樣的歌唱?這與我曾見的那些近乎瘋狂的演奏是多么強烈的對照。
我無意于揚此抑彼,但我為眼前的演唱感動,深深感動。海迪仍唱得那樣深情那樣投入,歌聲中我想起了她寫在著作中的“前面的話”:
真的,我常常夢見自己張開雙臂,向著地平線上輝煌的太陽飛奔。我總是不顧一切地奔跑,任憑風兒拂起我的頭發(fā),飄起我的衣裙。在燦爛的霞光里,我感到全身充滿無窮的力量。我奔跑,我大笑……
我真的看到了海,看到海風吹起海迪的裙子,海迪的雙腿在金色的海灘上奔跑,總政歌舞團的樂隊就跟在她的后面,一如護送……我感到驚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就像冥冥之中有誰在操縱著這支樂隊,這些穿軍裝的演奏家們始終沒讓自己彈奏的聲音跑到海迪歌聲的前面。
莫非這樣的歌聲令人不敢超越,無法超越。
然而就這樣輕輕的、輕輕的演奏,卻發(fā)出了海闊天空般的和鳴絕響,使整個演唱達到了至高的佳境。
也許,這些軍樂團的演奏家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正經(jīng)歷著一次多么了不起的演奏,但我在為他們感動!
掌聲爆響。
這是海迪唱完了。
她說謝謝!
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中,我的腦海里仍蕩漾著樂隊的演奏聲始終不敢超越海迪歌聲的情景……我體會到了,人間確實有令人無法超越的美景,我們就這樣跟在后面,跟在后面……不敢超越,天地間竟呈現(xiàn)出大美!
不敢超越,必是那時刻看見了崇高。
心靈也在那時刻融入了一個大境界。
有位中年以上的女子走上去,把自己的臉貼在海迪的臉上。此時麥克風還在海迪手中,麥克風不經(jīng)意地透露出了那位女子帶泣的聲音:“海迪,太好了,謝謝你!”
更多的人走上去,起伏的掌聲像海浪一樣。
許多雙手扶推著輪椅,海迪像一條船。
那女子仍弓身俯在海迪肩旁,我已聽不見她在說什么,但感到她就像代表著所有的母親。
關于張海迪,應該說,我們很早都不陌生。
但我是在今夜,才真正認識海迪。
這是我所聽到的令我感動不已的歌聲,我熱淚盈眶,永遠難忘。那以后幾年過去,我又在電視上幾次見過她的形象,每次都為她感動。她仍是那樣微笑著健康與美。我記得她愛童年的歌,她說過:“那時我的幼稚不可能讓我預見到未來的旅途上會有那么多坎坷?!?/p>
雙腿不聽她使喚,她說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開辟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她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叫“方舟”。我看到她自己這只“生命的小舟”,從小失去駛向學校的機會,卻令人不可思議地自學了那么多知識,還掌握了幾門外語。
她一次次“擊敗想奪去我青春生命的病魔”,總能揚帆遠航。今年還駛向運動場,參加國際性的射擊比賽……她總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人們,奔向青春并獲得青春。
無論她在中國朋友還是外國朋友面前,她的生命,都能使柔弱者感受堅強,使堅強者反躬自問。她是中國女子的驕傲,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她的生命是對人類生命力極限的挑戰(zhàn),是對人類的毅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鼓舞。
我永不會忘記她曾這樣寫道:“在逆境中,不管你多么艱難,用寬容的微笑對待并不寬容的生活,似乎是更明智一些的辦法。”
(作者系著名作家,著有《無極之路》、《智慧風暴》、《新教育風暴》、《貧窮致富與執(zhí)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