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很好
如果有可能,我會希望我沒有看過這本書。如果沒有看過書,我去騰沖附近的和順時只覺得那里像世外桃源。
在和順的一個小酒吧里跟吧主等雨停的時候,一個當(dāng)?shù)乩项^兒拐進(jìn)來聊天,聊著聊著說到當(dāng)年的遠(yuǎn)征軍——如果有《我的團(tuán)長我的團(tuán)》,我想不會有這個話題吧。老頭兒就跟我講,他聽更老的老人家講,早先和順當(dāng)?shù)亻_大會,說什么方言的人都有,上海話、四川話、東北話。這些操著外地口音的人,就是留在當(dāng)?shù)氐倪h(yuǎn)征軍。他們經(jīng)歷過最慘烈的戰(zhàn)爭,打走日本人后厭倦了再去打自己人,就選擇了入贅,或者干脆一個人留下了。
騰沖有一座國殤墓園。殤字有兩個解釋:1,未成年而死;2,為國戰(zhàn)死者。墓地里埋的人,很多人兩個條件都符合,他們都很年輕,他們都為國戰(zhàn)死。一個一個簡單的小墓碑,寫著“一等兵”“二等兵”,下面是個簡單的名字。騰沖當(dāng)?shù)匾粋€朋友說,其實(shí)這些人是放在一起火化的。所以每個墓碑下,應(yīng)該不是只有一個人的骨灰,他們跟自己的兄弟生死都在一起。
我跟蘭曉龍去過一次國殤墓園,他在墓園門口的小商店里買了一箱子酒,到了那些墓碑前頭,我們打開酒,繞著圈澆祭,安靜的墓園里飄散著濃烈的酒味。
這些人還活著的時候都是怎么樣的?也許就像《我的團(tuán)長我的團(tuán)》中的龍文章、孟煩了、蛇屁股、迷龍、要麻、豆餅。他們活得的時候根本不像一個英雄,有些人死得時候也悄無聲息。
孟煩了這些人剛出場的時候,可真不是個英雄的樣子。多年來的潰敗,讓他們只剩下了一個信念:找到足夠的東西吃,能活下去。但是他們心里有個夢想——如果有可能,再跟日本人打一仗,這個夢想被妖孽龍文章和夢想家虞嘯卿喚醒了。
然后蘭曉龍就寫了一個讓人哭哭笑笑的故事。
如果在未上戰(zhàn)場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不過是被當(dāng)了炮灰,那感覺又如何呢?——沒有什么感覺,甚至放棄去感覺,因?yàn)橹挥幸粋€選擇——就是把自己當(dāng)炮灰。
有時候會覺得蘭曉龍在作弄讀者,讀這本書會讓人覺得痛苦,你在眼睜睜看著你慢慢喜歡上的一群人一個一個在死掉,他們自己卻在赴死的路上嬉笑怒罵。
隔著怒江跟日本人打口舌之戰(zhàn)一場戲能讓人擂床大笑,比完花鼓戲比打油詩,最后橫瀾山這邊的幾千名軍人叫著對岸日本兵頭子的名字,齊聲大罵:竹內(nèi)連山,你媽拉個巴子。簡直聲震四野。
但是沒有過多久,這群炮灰團(tuán)的人就渡過怒江,跟日本人打了一場斷子絕孫的仗。
被大家忽視的豆餅,把自己當(dāng)成人肉槍架,震得口鼻流血。“豆餅在粗得像炮的槍筒子底下哭嚎,一點(diǎn)也不壯烈,你把一個叫花子打急了也會這樣。他一邊揮灑著眼淚和鼻涕,在槍筒上架上了兩只手玩命往下拉,把后座和震動完全作用于自己身上?!敝蠖癸炚玖似饋恚蠠┝艘詾樗麤]事,只是皮外傷,還挺高興,但是之后他就發(fā)現(xiàn)“可我不該摸他臉的,我摸了他的臉,血從他的口鼻和耳孔里一齊奔流了出來。”什么都感覺不到的豆餅往江對岸走去,他想回去,暈暈乎乎的他在70度的陡坡上走得像在平地上一樣,然后就滾進(jìn)了怒江。
《士兵突擊》如果寫的是“許三多精神”,《我的團(tuán)長我的團(tuán)》寫的則是“中國人的精神”,缺少的不是熱血,缺少只是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