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意大利兒童文學名著《愛的教育》的作者埃·德·阿米琪斯(1846-1908)逝世100周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借此出版的拙譯《愛的教育》紀念本是第七次增補修訂本,這是對作者遠去英靈的慰藉,最好的紀念。
130年前,意大利作家阿米琪斯正陷入創(chuàng)作《愛的教育》的痛苦之中。他向老母親披露心跡說:“我得了職業(yè)狂熱病,我沒有別的選擇,我沒有絲毫的睡意,要是我真的睡著了,那就是夢見了這部書?!?/p>
為了排除家庭干擾,專心寫作,阿米琪斯決定離家出走住進旅館,并東躲西藏,不斷變換住處。妻子懷疑他在外面尋花問柳,對他由誤解發(fā)展到怨恨,最終離開了他。面對家庭悲劇,他們的一個兒子精神世界徹底崩潰,年僅22歲就自殺身亡。輿論也如一股股濁水向阿米琪斯猛襲而來,說他既不是好丈夫也不是好父親,指責他在書中教別人學會愛,自己卻不愛任何人。后來的一系列事實證明,阿米琪斯并不是因為有了“艷遇”而冷漠了妻子兒女,而是用了整整8年時間構思作品,潛心創(chuàng)作,終于為我們留下了一部傳世佳作。
作者的老母親在給其友人的一封信中說:“埃迪蒙多(作者的名字,在意大利家里一般直呼名字)是個工作狂。我有很長時間沒見到他了,他工作起來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顧。昨天晚上,他帶著孩子來看我,看上去疲憊不堪。他寫了一部兒童讀物,據(jù)說,還要列入學校的教材。有些人讀了該書的個別章節(jié),說有望獲得巨大成功。天啊,可憐的兒子,這真是上帝對他的酬勞,日以繼夜的工作累得他面容憔悴,精疲力盡?!?/p>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從一個叫恩利科的四年級小學生視角,寫他在一學年里的故事。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生之情、父子之愛、同學、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讀者讀完每則日記,激蕩于胸懷的感情波瀾久久難以平息。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部作品的名字在意大利文中就叫“心”!
果然不出所料,這部作品1886年發(fā)表后,非同凡響,立即轟動了當時的意大利文壇。僅在當年出版的頭兩個月,再版四十余次還照樣告罄。1913年,發(fā)行量達100多萬冊,對于當時只有3000萬人口的意大利來說,不能不算個奇跡。迄今在意大利就印行100多版,行銷千萬冊,一直是引導孩子正直向善的絕佳心靈讀本,成為意大利無數(shù)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這部作品還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和故事片,搬上舞臺和銀幕,繪成各種動人的畫冊。
阿米琪斯也許不會想到,這部讓他嘔心瀝血,妻離子散的作品,會給意大利和他本人帶來世界性聲譽?!稅鄣慕逃烦搅藭r代和國界的限制,被譯成數(shù)百種文字和方言,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
在我國,包天笑先生是將《愛的教育》介紹到我國的第一人。早在1909年,該書由包先生從日文轉譯成中文。他的一個兒子叫可馨,故該書取名為《可馨兒就學記》,在我國第一次出版發(fā)行。1924年夏尊先生(1885-1946)對照日、英兩種譯本,又將該書譯成中文,取名《愛的教育》,從此以后,這個譯名就流傳了下來。
時至今日,大約有近60個不同版本在我國相繼問世,成為一部深受歡迎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
這是一本關于孩子教育的經(jīng)典名著,上世紀教育家夏尊先生曾根據(jù)此書的英譯本和日譯本翻譯為中文,該版本語言典雅優(yōu)美,影響了幾代讀者。這個版本是意大利政府文化獎獲得者、著名翻譯家王干卿先生直接由意大利原文翻譯,國內(nèi)多數(shù)版本均據(jù)此改寫、編譯而成。此次增補還添加了譯者珍藏多年的百余幅原版插圖。本文選編自該書《譯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