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陽
“我忘不了出獄前,獄友一個一個握住我的手,拜托我?guī)拧г捊o他們的家人,托付的事情。寫了滿滿一本筆記本?!?/p>
因為年事已高,加上患有疾病,有三名獄友托他帶遺書給家屬,兩封紙筆信,一封口信。如果沒有別的安排,出獄后林凱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探望獄友家屬。
1994年,林凱因為幫助臺灣軍事情報局搜集情報而在大陸被捕,以間諜罪被判刑20年,在大陸福建服刑14年后獲減刑,直到2008年8月底刑滿返臺。從25歲到39歲,林凱最精華的人生歲月已在監(jiān)獄里消耗殆盡,入獄時家中才3歲和5歲的兩個兒子,如今已分別是高三和大二的學生。每每有人問及此間感受,林凱總是低頭不語。
據林凱所知,與他被關押在同一監(jiān)獄的,還有10名臺灣間諜。九男一女,男的關在莆田,女的關在福州,都是他的獄友?!皟砂蛾P系回暖了,臺諜應該能協(xié)商減刑,或者至少讓他們保外就醫(yī)吧?!?/p>
當年林凱等人在臺當局的威逼利誘下淪為間諜。在監(jiān)獄中經過十數年改造之后重獲自由,但已是妻離子散,一無所有。如今僅能靠救濟度日的臺諜,正在發(fā)起一場向臺當局索賠的運動。
誤踏不歸途
潛入大陸的臺灣間諜,一般由臺灣軍情局負責派遣,其前身是國民黨“軍統(tǒng)局”。1985年,臺灣國防部情報局與國防部特種情報室合并,成立軍事情報局,其總部在臺北陽明山下的芝山,設有情報學校訓練間諜,臺軍方內部則稱該處為山竹營區(qū)。
出生于臺灣宜蘭縣的林凱從來沒有踏入過芝山一步,亦未受過專業(yè)訓練,甚至連軍情局的歷史都不了解。但他還是陰差陽錯地成為—名間諜,而這一身份改變了他的一生。
林凱最初在臺灣開餐廳,因為經營有道,20出頭在當地已小有名氣。1987年,迫于島內民眾強烈要求加強兩岸交流的壓力,臺灣當局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開啟兩岸中斷近40年的交流。
1993年,經過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備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正式舉行,兩岸關系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突破,不少臺商也開始赴大陸投資興業(yè)。這一年,年僅24歲的林凱也嗅到商機,開始計劃與朋友前往福建合辦石材工廠。之后福州考察,又讓林凱強烈感受到在大陸發(fā)展的巨大空間。
已經沒有半分遲疑的林凱迅速作出了轉讓餐館的決定,而正是這種迫切的情緒,最終改變了他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林凱認識了一名幫助他轉讓餐廳的羅姓軍官。羅稱自己是一名軍事雜志的記者,希望林去大陸的時候每年能幫忙帶回一些地圖,軍事雜志以及內參文件。
“只要能把餐廳轉讓出去,讓我放心去大陸發(fā)展事業(yè),這種小事肯定得幫忙?!背鲇谏倘说谋拘?,林凱一心只想著餐廳轉讓事宜,便滿口應承下羅的要求。林凱事后得知,這位羅姓記者并不是普通人物,而是臺灣軍情局的一名軍官,他的目的就是要林凱為臺灣軍情局服務,收集地圖只是第一步,目的是檢驗林凱收集信息的能力。
林凱到達福州后,全心投入創(chuàng)業(yè)之中。快回臺灣時,林凱想起了羅的委托,開始到舊貨市場去尋找地圖,同時也委托大陸朋友購買軍事雜志和內參文件。這樣合作兩次之后。軍情局和林凱簽約,林正式成為聘雇人員。
與軍情局簽約的第二天,在羅姓軍官的家中,林凱宣誓:“我忠心參與中華民國中央情報局的工作,如果我有對國家不誠不意,愿從紀律懲處,包括家人?!边@段誓詞,林凱在之后很多年都反復回味著。當時,林凱并不知道他將為此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林凱說,因為是單線聯(lián)系,軍情局根本就沒有對他進行過任何系統(tǒng)的培訓?!傲_只是教我一些簡單的暗語、編碼及記錄軍事情報的方法?!?/p>
那段時期,臺灣軍情局專門利用、收買小本經營或生意上有困難的臺商做間諜。一些生意面臨失敗的臺商,為了起死回生,往往會鋌而走險。大多數普通臺商都只是經過簡單訓練就被倉促派往大陸搜集情報,這些間諜均是由軍情局編制內間諜發(fā)展而來,沒有編號。臺灣情報部門只負責提供這些編外間諜的經費和對其發(fā)布指令,至于這些“新手”的人身安全,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未經培訓倉促上陣
作為“兼職情報員”的林凱只不過是這個巨大網絡當中的小小一環(huán),只是林凱并沒意識到,作為最外圍的情報人員。他隨時都有可能“犧牲”。
1993年5月,林凱以石材商身份開始情報搜集工作。前幾次,林需要完成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搜集反映大陸政治、經濟情況的報紙、雜志、刊物、地圖等資料。
1994年7月,林凱從“上峰”(上司)一那里領到第一個重要任務,這個任務是讓他前往江西某造船廠,在海軍潛艦封存營區(qū),拍攝??吭谀车系臐撏д掌?。此時的林凱開始感覺到危險,但不敢拒絕?!澳闳绻硹壍脑挕2粏问悄阋艿教幏?,還有你的家屬。我出事了沒關系,老婆孩子怎么辦?”接到指令后,林凱如坐針氈,他不敢將一切告訴家人,偷偷上路了。
一切比想象中順利。林凱先是到達福州,又乘火車到達江西,一路并未遇到盤查。他拉著行李箱,四周有人的時候就坐下休息,在地圖上查看具體位置,無人之時,便立刻起身前進。這一晚,在火車站到目的地的路上,沒人留意到這個走走停停貌似旅客的男子。
幾經波折,林凱最終成功在軍事禁區(qū)內拍到照片。他立刻趕回火車站,搭清晨7時第一班車趕到福州后返回臺灣。這次危險的任務,讓他得到了數千美元的獎金。
第一次行動出乎意料的順利。此后,林凱屢次返回福州洽談石材生意,利用這一身份,林凱在大陸停留期間結識一名武警,一些當地武警營區(qū)照片與文件由此獲得。此后,林凱又在飛機上與當地駐軍后勤部門的一位上校結識,他因此拍到福建軍區(qū)的內部照片和10多份原始資料。
回到臺灣后,林凱開始考慮給自己安排退路。他意識到,事情再發(fā)展下去,早晚會超出自己的控制。林凱向羅表示自己不想再替軍情局工作。
1994年10月,林凱再次前往大陸料理生意。但他的行蹤此時已經被大陸安全部門掌握,在福州剛下飛機即被捕獲,林凱短暫的間諜生涯就此結束?!皼]有經過嚴格訓練,瘋狂而簡陋的諜報活動當然逃不過大陸反間諜機關的監(jiān)控。我們很多做法都不規(guī)范?!?/p>
“一個男的出來說,你被捕了。簽字,銬了。我心里就寒了?!绷謩P說,這一天他其實早有預料,自己本想全身而退,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以后怎么過啊,而且老婆孩子還不知道我的下落?!?/p>
判刑20年越獄未遂
此后,林凱在福建看守所被關押了1年等待審判。林凱說,1年多的時間里,沒有人來提審過他。
看守所里的獄友,有的當過武警,有的當過海盜,林凱開始和幾
個犯人策劃越獄。他們買通送飯的人,給他們帶來一些必要的工具?!澳莻€曾經當過武警的獄友委托其中一個能夠保外就醫(yī)的獄友帶點東西過來。沒想到,這個生病的獄友后來出賣了我們?!钡玫脚e報后,看守所方面做好應對措施,在實施越獄的那個晚上,幾個人被當場擒獲。
越獄未遂,反而加速案件審理過程。1995年10月,林凱被判處間諜罪15年,率眾越獄的行為又給他帶來7年徒刑,合并執(zhí)行20年。
1995年,臺海局勢緊張,解放軍在臺海試射飛彈,剛入獄3天的林凱隨即被送進單獨囚房。
1997年10月,林凱被轉移到“外籍境外大隊”即莆田監(jiān)獄,情況開始慢慢改善。林凱的家人并不知道他的下落。在福建,大部分地區(qū)都可以牧聽到臺灣廣播?!坝幸缓眯牡闹蛋嗳藛T看到我很無聊,就把自己的收音機借給我聽。聽中央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了解臺灣的新聞和兩岸局勢。當時有一檔節(jié)目正在播放大陸尋親的故事,還提供了尋親電話?!?/p>
林凱聽到這個號碼后非常興奮,立刻背了下來。林凱請求值班人員利用下班的時間幫他打電話到尋親臺,請求轉告他在臺灣的家人自己仍然活著的消息和現(xiàn)狀?!爱敃r我都忘記了家里的電話號碼,只是告訴尋親臺我家里的地址、愛人的姓名等。”
得知林凱還活著的信息后,家人通過?;鶗?998年和2002年,兩次向大陸有關方面協(xié)商,要求公開林凱的現(xiàn)況,大陸方面也給予積極的回應。林家甚至一度請出林凱的遠方親戚、臺籍經濟學者林毅夫出面關切本案,這使得該案一度被稱為臺諜的指標性案件。1998年,在兩岸兩會的幫助下,林凱的家人來到福建與其會面。
十四年大陸獄中生活
回憶在大陸的14年獄中生活,林凱感慨萬千。
監(jiān)獄的設施很好,八個犯人一間,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熱水器等淋浴設備,還有電視機?!罢f句公道話,在監(jiān)獄的14年,可以感受到大陸的進步。從我們的硬件設施的改善就可以知道。”
在林凱看來,自己是犯人,對接受懲罰沒有怨言。但是,在軟件方面,他認為大陸的獄方還需要改善,特別是人性化管理方面。林凱說:“一些制度的缺失,讓不少臺灣人吃虧。比如保外就醫(yī)、減刑方面?!?/p>
服刑期間,林凱被安排在一家電子零件廠接受勞動改造。在勞改期間,如果表現(xiàn)良好,每天都能完成工作量,也沒有違規(guī),就可以獲得2年的減刑。問題就出現(xiàn)在。工作量上,并不是每個人完成工作都可以獲得減刑。因為中隊里有名額,只有15%的人可以獲得最高分,相對應減刑。
林凱說,臺籍囚犯的待遇,或許是大隊里最差的,因為不論外國還是香港,領事館或代表處都會派人不定期探視本國籍或地區(qū)犯人?!叭思叶加小蟾?,但臺灣人沒有,待遇自然就差。以‘看病為例,臺灣、大陸囚犯要到監(jiān)獄外看病,一定要先簽‘自費切結書,確定自己有錢付醫(yī)藥費才會放行。但外籍囚犯,能聯(lián)系到駐華使館或者代表處,甚至能得到‘公費醫(yī)療的優(yōu)待?!?/p>
獄方也有自己的難處,因為不少臺灣囚犯生病后,保外就醫(yī),根本沒錢歸還。“在監(jiān)獄里,我們就是亞細亞孤兒。不少臺籍囚犯出事后聯(lián)系不到家人,兩岸兩會中斷交流后,?;鶗埠苌訇P注臺籍囚犯。兩岸目前重新開啟協(xié)商,真期待還在監(jiān)獄里的臺籍犯人保外就醫(yī)能順利些,”林凱說,“后來聽說長庚醫(yī)院等臺灣醫(yī)院開始進入大陸,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有‘健保福利,在臺資醫(yī)院可以報銷。但是獄方沒有這個權力,即使是急診,也只能去當地醫(yī)院?!?/p>
有一位陳姓獄友,比林早一個月刑滿出獄。陳出獄后,他的證件已經過期,無法證明自己臺灣人的身份,有釋放證件,但卻沒有臺胞證,無法出境,最后不得不選擇偷渡回臺灣。也有不少臺灣人來大陸時偽造了假證件,用大陸的身份做壞事,結果刑滿出獄后,發(fā)現(xiàn)兩岸的司法部門都沒辦法給予協(xié)助,大陸不承認,也回不到臺灣。
關了14年,每次有監(jiān)獄長來視察的時候,林凱都會主動上前報告,為一些獄友爭取救濟的權利和福利,因此,林凱和不少監(jiān)獄管理干部成為朋友。監(jiān)管局的一位領導向林凱坦言,有關臺灣犯人的管理,目前沒有明確的條例。監(jiān)獄管理單位和監(jiān)獄方面只能自行摸索,各行其是。
雖然是在監(jiān)獄里,但是林凱等臺籍罪犯每天都在關注兩岸局勢的發(fā)展。2004年,連戰(zhàn)、宋楚瑜歷史性的“大陸行”一度讓他們看到希望。
2008年6月12日,監(jiān)獄里的電視上正在播放海峽兩岸兩會復談、兩岸開啟包機直航的新聞。林凱掐著指頭計算著,因為還有40天他就可以出獄了。
獄友的命運
出獄后,林凱四處尋找比他早出獄的一些獄友,最令林凱惋惜的是獄友蔣仁曦的命運。52歲的蔣仁曦當年就讀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yè)后靠賣插班、研究所試題為生。他的弟弟是名通訊專才,生意失敗后先于1996年被臺灣軍情局吸收,之后蔣仁曦經弟弟介紹加入軍情局。
和林凱一樣,蔣仁曦試用期間的任務很簡單,只是去大陸搜集公開發(fā)行的地圖、軍事雜志。正式簽約后,軍情局即指示蔣仁曦赴大陸完成情搜專案。
1999年春節(jié)期間的一次任務,成了蔣仁曦情報生涯的終結點。蔣仁曦奉命前往解放軍某飛彈基地勘查拍照。當時,蔣仁曦喬裝成當地農人,穿著破爛,買了臺二手腳踏車,前后花了6天時間,每天騎車60公里,地毯式地搜集情報,最后判斷出飛彈陣地的位置。不料,在一次行動之時失手被捕,被判刑12年,2007年獲減刑返臺。
蔣仁曦返臺后經常接受媒體訪問,談論其生涯規(guī)劃,以及軍情局補償事宜。蔣仁曦獲得臺當局發(fā)放的820萬元新臺幣的保密切結補償金。
蔣仁曦是林凱獄中好友,還曾在媒體的幫助下親赴宜蘭拜會林的母親。蔣仁曦也試著與其他獲釋返臺的臺商情報員聯(lián)絡,返回臺灣的間諜有的在開出租率,有的則枉臺南做小生意。
然而,經常接受媒體采訪的蔣仁曦沒有想到,因為一次電視節(jié)目,給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有一次,蔣在臺灣一檔知名節(jié)目“新聞挖挖哇”中談到賠償金時稱:“詳細金額保密但金額可以接受?!辈痪弥?,蔣仁曦被發(fā)現(xiàn)沉尸河底。
后來,據臺灣媒體披露,殺人嫌兇就是從這段問答中,推敲出蔣仁曦是只可以宰割的肥羊。而殺害蔣仁曦的兇手,竟然是當年同在大陸監(jiān)獄服刑的兩名獄友。
一切從零開始
2008年8月,林凱刑滿出獄。但在苦熬了十幾年之后,他已經妻離子散。喪失了就業(yè)能力,而且身無分文……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3個月來,林凱每天除了拜訪獄友家屬外,也在爭取當局的賠償。
向當局“索賠”成為每一個獲釋返臺的間諜必經的過程。但是,間諜的索賠路徑往往不順利。首先是身份的確認,相比過去的“間諜”,進入90年代,大部分臺灣間諜是“兼職情報員”,沒有編號成為他們索賠的最大障礙。其次是索賠的金額也沒有相關規(guī)定,完全由臺軍情單位內定。
2008年,就有不少返臺間諜向媒體控訴臺灣軍情單位的無情和“過河拆橋”。臺灣間諜在大陸落網后慘遭“東家”拋棄,憤而訴諸媒體、討要公道的事例逐漸增多。
“我們是間諜,受到大陸法律的懲罰沒有怨言。但是(臺灣)政府不能把我們當衛(wèi)生紙,用完就丟?!庇辛送瑯釉庥龅牧謩P希望自己的索賠之路能順利些。
2001年,林凱年邁的父親看望自己的兒子,剛下飛機便不幸中風,被送到當地醫(yī)院后去世。林凱的妻子答應獄中的他,要把兩個兒子撫養(yǎng)成人。2005年,已經盡到義務的妻子選擇了離開?!八呀洷M力,我已經很感激她了。”現(xiàn)在林凱的心愿是,拿到補償,好好對待兩個兒子,從此一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