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軍成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從事基礎教育的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這一話題。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另一種就是蝸牛。它們是如此的不同,鷹矯健、敏銳、銳利、有一雙飛翔的翅膀;蝸牛弱小、遲鈍、笨拙、還背著一個厚重的殼。與鷹不同,蝸牛到達金字塔頂是靠著它永不停息的執(zhí)著精神。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小蝸牛,時刻都應秉持堅持、執(zhí)著的精神,這種日積月累的內(nèi)化,在學生的學習生活日漸顯現(xiàn)。其實每一個學生的差別都不大,就像超市里出售的香水一樣,95%都是水,只有5%的成分不同。就是這5%的不同形成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我們每一位老師要做的就是努力堅持這不能復制的5%,改變這5%就決定了老師的工作效率和質(zhì)量。量雖少卻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堅持。
一個曾經(jīng)的故事讓我感動,使我啟發(fā)。老天爺交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為蝸牛走的實在是太慢了,我不知道用什么樣的速度來形容與蝸牛散步的速度,但是蝸牛已經(jīng)盡最大努力爬了,每次總是移動那么一點點。于是我催它,我嚇它,我責備它,蝸??偸怯脽o助、抱歉的眼神看著我,好像在說:“我不是已經(jīng)很盡力了!”于是我拉它,我扯它,甚至于我動起手和腳,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努力的往前爬。真搞不懂,老天爺為什么讓我和一只蝸牛一起散步?“老天爺,為什么?”四處一片寂靜。算了!撒手吧!反正老天爺都管不了,我還管什么?就這樣讓蝸牛自由爬行,我在蝸牛后邊生氣。咦?我好像聞到路邊花的香味兒,原來這兒有花園。我還不時感到有徐徐微風吹來,原來夜風是那么的柔和。慢一點,我聽到鳥叫,我還聽到蟲的歌聲,還看到滿天閃爍的星星。哎!以前我怎么沒有感受到這一切,我猛然覺得這是我的錯,原來是老天爺讓蝸牛帶我去散步……
毛澤東在其著名的《為人民服務》一文中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耙惠呑印笔侨祟愂冀K如一的一種堅持。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是一種核心價值觀,始終如一地遵循自己的人生準則,本身就是一種品質(zhì)。蒙牛乳業(yè)董事長牛根生先生曾對媒體談到這樣一件事:2000年,他隨中國乳業(yè)考察團到法國考察,主辦方把他們帶到一個農(nóng)戶家,這個農(nóng)戶家中的墻上有六塊銅牌,主人介紹,第一塊,是1893年,主人的爺爺在村里養(yǎng)牛獲村里單產(chǎn)冠軍;第二塊,是1917年一戰(zhàn)時期父親得到的;第三塊是1936年他自己得的;第四塊是20世紀50年代主人的兒子得的;第五塊是20世紀70年代主人的孫子得的;第六塊,是1999年,主人重孫子得的。一百余年、六代人從事一個行業(yè),正是這種堅持,才造就了百年老店的基礎。
生物學家曾把幾只蝗蟲同時放進封閉的紙筒之中,不久,蝗蟲全部死了。生物學家又把同樣數(shù)量的青蟲放進封閉的紙筒,數(shù)小時后,一條條青蟲都咬破紙壁爬了出來。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蝗蟲雖然有鐵鉗般的嘴和帶鋸齒的大腿,只會四處亂撞,四處碰壁,掙扎一陣就不動了。而青蟲的先天條件遠不如蝗蟲,卻有能耐找準一個方向,堅持不懈地啃下去,直到啃出出路。試驗告訴我們,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往往藏匿于意志品質(zhì),面臨困難時都感覺到無路可走,最終成功與否并不在于個人的先天條件,恰恰是取決于自身能不能找準目標,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終堅持下去。
“堅”就是意志堅強,堅忍不拔?!俺帧本褪浅志?,有耐性。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架杠桿,堅持就是信念的支點,經(jīng)歷歲月的磨礪,時間的積淀,必然成功,甚至創(chuàng)造出成功的奇跡。小草因堅持而生存,失敗因堅持而勝利,人生因堅持而快樂,生命因堅持而精彩,精神因堅持而充實有味……只有堅持才能扼住命運的喉嚨,成為生活的佼佼者。
蘇格拉底在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教學生們甩手,他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做三百次。一個月后,他再問哪些同學堅持了,90%的學生舉了手。兩個月后,他再問哪些同學堅持了,80%的學生舉了手。一年后,他再問哪些同學堅持了,只有一個學生舉了手,這個人就是柏拉圖。一個在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的韓國學生,經(jīng)常到學校的咖啡廳里聽諾貝爾獲獎者的聊天,發(fā)現(xiàn)他們把自己成功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然而一些國內(nèi)成功人士卻把自己的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夸大,企圖用自己的成功經(jīng)歷嚇唬還沒有成功的人們。他對很多成功人士的心態(tài)進行了研究,還寫出了論文《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認為只要對某一事情感興趣,長久的堅持就能夠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足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論文受到現(xiàn)代經(jīng)濟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高度贊賞,并向韓國總統(tǒng)推薦。為此鼓舞了許多韓國年輕人,對韓國經(jīng)濟的騰飛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本人也獲得巨大的成功,成為韓國泛業(yè)汽車公司總裁。企業(yè)如此,學校教育更應如此。對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必須堅持要有“三心”,即:耐心、愛心、誠心。學校應以“三心”為主體教育,學校的教職員工一切為家長服務,一切為學生服務。對待學困生,我們不失去“耐心”,為了糾正學困生的壞習慣,班主任、任課教師、生活教師每人確定1~2名幫教對象,平時應多與學困生及其家長溝通交流,并建立學困生幫教檔案。經(jīng)常組織學困生進行專題習慣養(yǎng)成教育,或開展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專項活動,使學困生時刻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關愛,從而釋放出他們的自尊自信,逐步地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對待生活困難的學生,我們不失去“愛心”,生活困難的學生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容易自我封閉。學校通過少先隊、團支部、學生會組織捐資助學活動,學校拿出一定資金,獎勵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而家里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使他們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友好的大家庭中,從而克服自身的心理弱點,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對待學生和家長反映的問題,我們不失去誠心,只要學生和家長指出我們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與不足,我們都應誠心誠意地接受批評,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時改正。因為我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
常言道:冠軍永遠跑在掌聲之前。生活也是如此,當一個目標成為眾人追逐的對象時,最能堅持的人總是笑到最后。成功與失敗就在一念之間,一念之差讓許多成功與自己擦肩而過,不是我們沒能力,而是我們沒堅持。大千世界凡成功人士,都能坦然面對一時的失利,然后認準目標,一直堅持到勝利向自己招手。
堅持源于自制,一個人的自制力主要表現(xiàn)在善于迫使自己去執(zhí)行已采取的決定,戰(zhàn)勝有礙于執(zhí)行決定的各種因素,善于抑制消極情緒的沖動,自覺控制和調(diào)節(jié)個人行為,始終堅持自己所需要的和自己認為是正確的。頑強的自制力并非與生俱來的,需要在實踐中培養(yǎng),在克服困難中形成,那就是面對生活中的挫折阻力與不幸,面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一定要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