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泉洲
一、曲解語義。不合語境
大多數(shù)成語都有一定的典故,有些成語中的語素還含有生僻的古義,這就造成了成語理解上的難度,如果不仔細辨析,就容易造成曲解詞語、不合語境的錯誤。如:
據(jù)環(huán)保部門測算,在我國大中城市的空氣污染中,汽車尾氣的排放可算首當其沖。竟占了污染總量的45%。
“首當其沖”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種勢力的攻擊或遭受到某種災難。例句曲解了成語的意思,把其理解成“第一位”之意,故難與語境相符。
以下成語用于特定語境:
相濡以沫(患難之中),萍水相逢(初次見面),有聲有色(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嗷嗷待哺(嬰兒),濟濟一堂(有才能的人),繪聲繪色(敘述、描寫生動逼真),百步穿楊(射術高明),不脛而走(消息),讓梨推棗(兄弟),汗牛充棟(藏書),鬼斧神工、巧奪天工(人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長時間),置之度外(生死、利益、利害關系),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用于犯罪或犯錯的人),擢發(fā)難數(shù)、罄竹難書(用于罪行很大),妙手回春、起死回生(醫(yī)術),莫衷一是、七手八腳、見仁見智(許多人)。
二、用錯對象,張冠李戴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使用對象,如果把握不準,就容易犯張冠李戴的毛病。如:
家用電器的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來趨于滯銷的彩電,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炙手可熱”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作定語、謂語,只能修飾人,此處修飾家電顯然用錯了對象。
以下成語用于特定對象:
1,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間:青梅竹馬,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天作之合,勞燕分飛,琴瑟和鳴;
2,用于文章、文學藝術:一揮而就,一氣呵成,揮灑自如,呼之欲出,倚馬可待,信手拈來,行云流水,江郎才盡,烘云托月,膾炙人口,洛陽紙貴,不落窠臼,鴻篇巨制,匠心獨運,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3,其他:美輪美奐(房屋、裝潢或舞臺),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風姿綽約(女子姿態(tài)優(yōu)美)。楚楚動人(形容女人姿態(tài)嬌柔),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春色),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如坐春風(比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耳提面命(長輩對晚輩教導熱心懇切)。
三、誤用褒貶,不明色彩
成語從色彩上分為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從感情色彩上又可分為褒義、中性、貶義,從語體色彩上又可分為書面語和口語。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辨明色彩,否則就會誤用。如:
這些年輕的科學家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深入到熱帶叢林進行科學考察。
“無所不為”形容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此處用來形容科學家,褒貶失當。
以下成語有固定的褒貶色彩:
1,褒:重整旗鼓,殫精竭慮,嘆為觀止,有口皆碑,雨后春筍,蔚然成風,鳳毛麟角,苦心孤詣,東山再起;
2,貶:傾巢出動,死灰復燃,彈冠相慶,無所不為,趨之若騖,處心積慮,翻云覆雨,始作俑者,上行下效,亦步亦趨,沆瀣一氣,頤指氣使,一唱一和。
四、顛倒尊卑。謙敬錯位
有些成語是謙詞,只能對己;有些成語是敬詞,只能對人。如果辨別不準,就會導致謙敬錯位。如:
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顯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
“蓬蓽生輝”表示由于別人來到自己家里或別人的字畫掛在自己室內而使自己非常榮耀。用作謙詞,只能對己。這里犯了謙詞敬用的錯誤。
容易謙敬錯位的成語:
1,謙辭:誠惶誠恐,敝帚自珍,拋磚引玉,貽笑大方。無功受祿,敬謝不敏,忝列門墻,一孔之見,才疏學淺,德薄才疏,掛一漏萬,不情之請,姑妄言之,不足掛齒,雕蟲小技。東涂西抹,班門弄斧:
2,敬辭:鼎力相助,不吝賜教,洗耳恭聽,如坐春風。
五、語義重復。疊床架屋
這種類型的誤用主要表現(xiàn)在句子中已含有該成語的部分意思,使用時造成整個句子語義重復。如:
看到他這種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國記者忍俊不禁撲哧一聲笑起來。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撲哧一聲笑起來”與“忍俊”的意思一樣,因而造成重復,可刪去“撲哧一聲笑起來”,句子才簡明。
注意以下成語易重復的情況:
“安居樂業(yè)”與“生活”,“真知灼見”與“意見”,“恍然大悟”與“忽然”,“當務之急”與“現(xiàn)在”,“漫山遍野”與“到處”,“莘莘學子”與“許多”,“孑然一身”與“獨自”。“耿耿于懷”與“不忘”,“分道揚鑣”與“各自”,“難言之隱”與“苦衷”?!笆|蕓眾生”與“普通”,“口若懸河”與“說”,“潛移默化”與“影響”,“三令五申”與“強調”,“日臻完善”與“一天天”,“生靈涂炭”與“百姓”,“遍體鱗傷”與“渾身”,“相形見絀”與“顯得”。
六、搭配不當。不合語法
有些成語的使用也有其特定的語法規(guī)則,比如說修飾語與中心詞不搭配,動詞與賓語不搭配,等等。如:
我們都司空見慣了那種“違者罰款”的告示牌。
“司空見慣”不能作修飾語,只能作謂語。
注意以下成語的語法功能:
1,以下成語不能帶賓語:漠不關心,求全責備,司空見慣。熟視無睹;
2,以下成語一般均用于否定句中:一概而論,等閑視之,一蹴而就。相提并論,等景齊觀,望其項背,善罷甘休,無時無刻。
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語言流傳過程中,有些成語派生出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這就決定了它們能適用于兩種以上的語境。如果對這類成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則易造成誤判。如:“龍飛鳳舞”本來形容氣勢奔放雄壯,也可形容書法氣勢舒展活潑,也可形容字跡潦草難辨。
注意以下成語的兩用意義:
燈紅酒綠:形容夜飲聚會,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想入非非:意念進入玄妙虛幻的境界,脫離實際的幻想。
按圖索驥:做事死守教條不懂得變通,依據(jù)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事物。
左右逢源:做事很順利,辦事圓滑。
不絕如縷:比喻十分危急,聲音微弱而悠長。
瞻前顧后:做事謹慎,顧慮太多,處理事情猶豫不決。
獨善其身:缺乏集體精神,搞好自身修養(yǎng)。
粉墨登場:化裝上臺演戲,壞人登上政治舞臺。
顧影自憐:孤獨失意的樣子,自我欣賞。
綿里藏針:外貌柔和,內心刻毒,柔中有剛。
沙里淘金:費力大而成效少,從大量的材料中選擇精華。
四平八穩(wěn):形容說話、做事情、寫文章穩(wěn)當/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錯,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條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
八、形近混淆,義近誤用
有些成語與其他成語由于讀音、字形或意義相近,使用時極易混淆。如:
這次選舉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負眾望,結果落選了。
“不負眾望”意思是沒有辜負眾人對他的期望,而句中卻把它與讀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語“不孚眾望”混淆了。
注意區(qū)分以下形近、義近成語:
粗心大意:做事不細心,馬虎,粗枝大葉:指文字或話語簡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認真。
大張旗鼓:比喻聲勢和規(guī)模很大,雷厲風行:比喻行事聲勢威猛,動作迅速。
當仁不讓:指遇到應該做的事,積極主動去做,不退讓,義不容辭:指顧全道義而不推辭。
標新立異:提出新奇主張或創(chuàng)造出新奇的式樣/獨樹一幟:比喻自成一家。
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了之后,無形之中受到影響,耳聞目睹:親自聽到和看到的。
朝三暮四:比喻反復無常。變來變去,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亦比喻行蹤不定。
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地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方法等),囫圇吞棗: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tǒng)接受。
出生入死:形容冒著生命危險。多用于概述經歷,赴湯蹈火:形容不避艱險,奮勇向前。多用于表達決心。
功虧一簣:比喻只差最后一點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前功盡棄:過去的功勞全部廢棄。
見機行事:看到適當?shù)臅r機立即行動,見風使舵: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多含貶義。
撼天動地:形容聲音響亮或聲勢大,力量強,驚天動地: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yè)偉大。
屈指可數(shù):形容數(shù)目很少,側重珍貴,寥寥可數(shù):形容數(shù)量非常少,側重不多。
手忙腳亂:形容做事慌亂,沒有條理,七手八腳:形容人多忙亂,動作不一。
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庸人自擾: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深謀遠慮:周密地計劃,往長遠里考慮,深思熟慮:深入細致地考慮。
束手無策:形容遇到問題毫無解決的辦法,手足無措:常用于形容舉止慌亂。
聳人聽聞: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
隨波逐流:比喻自己沒有立場和主見,只是隨著潮流走,同流合污:隨著壞人一起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