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琦
這天,北京市檔案館利用大廳來了一位六十多歲的利用者,他衣著簡樸,神情拘謹,欲言又止。
“您好,請問您是要查檔案嗎?”
接待人員的主動問候,打消了他的顧慮?!笆牵衣犝f這里可以查勞模檔案,是真的嗎?”
“是,請問您貴姓?是哪一年獲得的勞模稱號?”經過詢問,接待人員了解到,利用者叫張XX,是首鋼下屬某公司職工,病退后,每月僅有幾百元的病退工資。他本人曾于1959年獲得過北京市勞動模范稱號,不久前,他聽人說起北京市對五六十年代的勞模有優(yōu)惠政策,可以享受一定金額的補貼,于是找到原單位,但經查,檔案中并沒有記載。
明明是勞模,為什么不承認?老人氣不過,幾次到單位交涉未果。久而久之,老人聽到些閑言碎語,說他想錢想瘋了,明明不是勞模,非說自己是勞模,腦子有病。老人想找當年一起獲獎的同事作證,但有的去世,有的失去聯(lián)系。為此,他找到了北京市總工會,經那里的工作人員指點,得知五六十年的勞模檔案已移交至北京市檔案館。于是,老人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北京市檔案館。
檔案館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老人,根據老人提供的名字、獲獎年代及單位信息,翻閱了《北京市總工會1959年勞模名冊》,找到了一個與老人同名同姓的記錄,但性別為女。怎么回事?是老人記錯了,還是當時登記錯了?為了不讓老人著急,工作人員又詳細詢問老人獲獎時的詳細個人情況,比如年齡、所在車間,得知當時老人21歲,是共青團員。這樣看來,信息都對,可為什么性別不對???
為了弄清情況,工作人員繼續(xù)在1959年各單位上報市總的勞模登記表中繼續(xù)查找,終于在一份登記材料中找到一份記錄。張XX,性別:男,獲獎年齡21歲,政治面貌:團員,工作單位:北京市X廠X車間。沒錯,這就是老人當年的原始登記,看來,勞模名冊上的張XX與登記表中的張XX是一個人。當年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疏忽,險些鑄成大錯。
最終確認后,工作人員為老人復印了這份檔案的登記表,包括事跡材料??紤]到老人的實際困難,市檔案館免收了老人的一切費用。撫摸著蓋著檔案館印章的復印件,老人熱淚縱橫,默默地念叨:“我是真的勞模,不是假的,檔案還了我清白!”
作者單位:北京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