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升
調查
【熱點】
60公里這個特殊數(shù)字的含義還在于,它符合目前電動汽車驅動的里程。
我們知道城市越發(fā)達私車保有量越高。但據(jù)此推斷,是不是城市越發(fā)達用車時間就越長呢?
或許從北京的經驗來看,你會認為實際情況可能相反。但是如果把全國33個城市按照城市生產能力、消費能力、生活水平、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方面共20個變量進行分級別處理,然后再調查其15153個車主月度用車時間后,你還會堅持這一答案嗎?
不超60公里
一份來自新華信涵蓋上述這樣33個城市車主用車時間調查結果顯示:二級城市日用車時間最長,比三級城市略高,比最短的一級城市長5公里(相當于北京城內15元的士車程);一、二、三3個級別城市的日均用車里程都不超過60公里,但高于50公里,這可能和預想中相差頗多。如果考慮到今后城市用車保有量、用車成本等各種因素的話,未來或許一級城市的日均用車里程會更短。
從調查結果來看,似乎二級城市的車主用車感受是最好的。如果把二級城市看成一級城市和三級城市的“特殊結合部”的,這似乎印證了一個醫(yī)學經驗觀點,果實果肉和果皮之間接壤的部分往往才是最富營養(yǎng)價值的。
利好電動汽車
如果把60公里這個數(shù)字做大膽延伸和預測的話,我們似乎又看到了一篇商業(yè)藍海,那就是電動汽車。
60公里這個特殊數(shù)字的含義還在于,它符合目前電動汽車驅動的里程,而多數(shù)美國人每天駕車時間在40英里(約合64公里)。世界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科爾尼和羅蘭貝格最近都撰文看好電動汽車的未來。英特爾前CEO Andy Grove與Robert Burgelman教授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制定的《為增強能源彈性的電動車計劃》同樣給出了很好的理由。
科爾尼一份《2020年中國轎車替代能源展望》報告甚至推測,到2020年中國替代能源動力 (含各種非純汽油燃料和混合動力,電動及燃料電池等技術) 轎車在基本場景的假設下將占整個市場新車銷售量的39%,其中最有優(yōu)勢的替代能源動力形式為汽油混合動力,約占26%。
目前,中國汽車振興規(guī)劃尤其是“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的推進等新政似乎都朝著利好電動汽車的方向發(fā)展。據(jù)業(yè)內消息稱,2015年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規(guī)??梢赃_到200萬只以上。
盡管電動汽車短期仍有難以逾越的瓶頸,但政策到位了,其春天還會遠嗎?
電動汽車短期仍有難以逾越的瓶頸,如果政策到位了,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