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闖等
摘要:本文對紅松頂芽劈接法與紅松傳統(tǒng)嫁接方法比較,系統(tǒng)闡述了紅松頂芽劈接法的具體方法,總結了紅松頂芽劈接法的一系列優(yōu)點。
關鍵詞:紅松頂芽劈接法嫁接技術
紅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為松科松屬高大喬木。天然分布于我省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及老爺嶺等山區(qū);吉林、遼寧,朝鮮北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日本(中部山區(qū))也有分布。紅松樹干通直圓滿,天然林樹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200厘米,壽命長達500年;紅松心材淡黃色,微帶紅,木材軟硬適中,加工容易,為建筑、造船、家具等良好用材;紅松富含樹脂,可提取大量松香及松節(jié)油等工業(yè)原料;其針葉含維生素C達0.26~0.30%,可提取維生素c的濃縮劑;其種子味美可食,俗稱“松子”,含油率達55~73%,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yè)用。
成年紅松結實量大,種實飽滿,含油量高,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木本油料樹種;松仁營養(yǎng)價值很高,富含豐富的維生素A和E,以及人體必須的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是應用廣泛的天然綠色食品;并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久食健身心、潤皮膚、延年益壽、祛病強身,還具有防癌、抗癌之作用,深受人們所喜愛,被譽為“長生果”、“長壽果”。目前國內外市場綠色無污染的紅松果仁非常走俏,供不應求,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紅松是我省林區(qū)天然林中主要的組成樹種;也是我省東部山區(qū)或半山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又是庭院觀賞綠化樹種。我省林區(qū)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紅松的生長發(fā)育,這為我省林區(qū)開發(fā)紅松資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我省很多林區(qū)均把培育紅松“果材兼用林”作為林區(qū)發(fā)展經濟,實現(xiàn)富民強企的主要替代產業(yè)。然而,由于紅松實生幼齡林生長緩慢、周期長、結實晚,營造紅松“果材兼用林”在短期內很難獲得經濟效益,而采用傳統(tǒng)嫁接方法又存在成活率低等缺點,這極大地制約了林區(qū)職工營造紅松“果材兼用林”產業(yè)的積極性。為此,筆者通過對林區(qū)部分具備一定知識基礎,且經過多年對紅松嫁接技術研究試驗的職工調查、走訪、比較、篩選、總結,同時查閱有關資料,親自試驗,認為紅松頂芽劈接法是較好的解決培育紅松“果材兼用林”生長慢、結實晚、嫁接成活率低等問題的有效方法。現(xiàn)將紅松頂芽劈接法嫁接技術介紹如下:
一、砧木培育當前,紅松嫁接砧木的培育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一是在造林地上直接培育砧木,即在造林地上按設計密度栽植砧木,一般每個定植點栽植s2—2或S2—1的優(yōu)質紅松實生苗2株,翌年或第三年待定植紅松生長態(tài)勢穩(wěn)定后再進行嫁接。其二是在苗圃地就地培育砧木,即選擇S1一1的優(yōu)質紅松實生苗,栽入較大的營養(yǎng)缽中(缽中的營養(yǎng)土要含三分之一的有機肥,以滿足苗木良好生長需要),待容器苗生長至5年生左右時在進行嫁接。
二、接穗采集與儲藏
1接穗母樹的選擇。在35年齡以上已結實的紅松人工林中布設標準樣地,每塊樣地調查15株結果樹,每株記載結實個數(shù)并求其平均值,樣地內超過平均值的為優(yōu)良母樹,將母樹做好標記待采穗。
2采集接穗。在樹液流動前進行,于選好的優(yōu)良母樹上,截取樹冠中上部的枝條做接穗,采集時要帶三節(jié)輪生枝,避免接穗失水干枯。注意不能采集母樹頂稍,每株母樹采穗量不大于其枝條總量的50%,以保證母樹健康生長,采后將接穗按一定數(shù)量捆扎成捆進行冷凍儲藏。
3接穗的儲藏。于采穗前一年土壤封凍前挖冷藏窖,冷藏窖要挖在地下水位低的背陰處,窖深2米、寬2米、長根據(jù)儲穗量多少而定,留好窖口,上面蓋土封嚴。待上凍時每晚向窖中潑水,使窖底凍冰層達到50厘米以上。春季把所采集好的穗立著擺放在窖中的冰層上,把窖口蓋好,直到嫁接取條時為止。在有條件的地方,利用空菜窖空果窖也可,但要清理消毒后方可使用。接穗儲藏過程中要保持窖內溫度在5℃以下,確保接穗不萌動、不失水、不霉爛。
三、嫁接
1嫁接時間。4月下旬至5月上旬,當樹液流動最旺盛的時期嫁接。
2削接穗。選擇與砧木主枝頂端粗度相等無病蟲害且具飽滿芽的接穗,在接穗芽下3cm處剪下,摘掉所有針葉,用單面刀片從芽的基部0.5~1厘米處開始向下削成雙面楔形,削面長度約2厘米。
3削砧木。把砧木頂芽平頭切下,從中間髓心處向下垂直劈開,切口長度約2厘米或稍長于接穗切面長度為宜。
4接合。快速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使砧木與接穗形成層對齊,用塑料條綁緊綁嚴,不露縫隙,注意不能將接芽綁在里面。
5技術要點。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做到做到“平、準、凈、快、緊”的原則。平是指切口要平,保證砧木、接穗切面相接層能夠最大限度的吻合上;準是接穗插入砧木要準,盡可能一次完成,不要再次串動;凈是指切口面要潔凈,不能帶入雜物,刀片勤用酒精消毒;快是指切削要迅速,縮短切口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防止松脂外溢和水分的消耗;緊是指綁繩要扎緊,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不串位,不松動,避免松脂外溢,不透雨水,防止外部浸染和水分散發(fā)。只要掌握了這些,嫁接的紅松苗木基本上就可成活了。
四、結論在試驗的過程中,通過對傳統(tǒng)的針葉樹種嫁接方法和劈接法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劈接法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明顯優(yōu)勢。
1成活率高。劈接法的成活率可以達到95%以上,而傳統(tǒng)的髓心形成層對接法成活率大約在80%左右。
2易操作。劈接法的操作過程簡單,易學,傳統(tǒng)的髓心形成層對接法則相對較麻煩,且不易掌握。
3接后生長快可迅速形成新的樹體。劈接法嫁接的紅松,當年平均生長量可達到10厘米以上,翌年、第三年的平均生長量分別可達25厘米、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