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
博南帕克是瑪雅遺跡中的古文明之花。數(shù)世紀以來,這些精彩絕倫的古代生活細節(jié)被封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洞穴的壁畫中。我們關注藝術的美和遠古文明的信息,古瑪雅人卻以不經(jīng)意的方式把文明延續(xù)于現(xiàn)代生活。
神奇的博南帕克壁畫
博南帕克的臺地山陵曾是瑪雅文明興盛衰落的地方,郁郁蔥蔥的樹林披覆之下隱藏了一座小寺廟,昔日金碧輝煌的拜神大殿已成為廢墟,然而它卻像一位滔滔雄辯者用渾厚低沉的聲音訴說著瑪雅人的過去。
1946年,美國探險地理學家吉爾斯哈里首次發(fā)現(xiàn)了這些給他帶來聲譽的壁畫?!安┠吓量恕痹诂斞耪Z中即是指壁畫墻的意思。
雨水沿石墻流下,淤積成了薄脆的碳酸鈣硬殼,鈣華宛如上帝賜福,很好地保護了這些誕生于公元8世紀的瑪雅壁畫。即使模糊不清、半掩半藏,這些宛如瑪雅文化靈魂的影子因其華美豐富的藝術形式和所包含的文化底蘊,仍然具有巨大的感人力量。
壁畫中垂死掙扎的戰(zhàn)俘、手指上滴落如珠的鮮血、倒在階梯上的尸體、折斷的長矛和嗚嗚聲響徹云霄的號角、戰(zhàn)士魁偉的體格和冷酷的表情,都是瑪雅文化史詩中鏗鏘有力的篇章,有如洪鐘大呂,也有如輕俏葉哨,遠古天籟傳音至今。
三個墓穴壁畫所描述的內(nèi)容不盡相同:墓穴一的場景是為年輕的王位繼承者舉行一個盛大的慶典;墓穴二是一場混亂的戰(zhàn)爭后,以戰(zhàn)俘作為敬供神靈的祭祀;墓穴三是博南帕克統(tǒng)治者以破指滴血的儀式給繼位者授權。這些場面將瑪雅文化中的戰(zhàn)爭、殘忍、自大、享樂以圖畫的形式加以闡述。200多個角色的壁畫宛如戲劇,栩栩如生地演示出瑪雅人的優(yōu)雅與性格缺陷。
修復凋謝的美麗
已發(fā)現(xiàn)的有關瑪雅文化的文字記載中,有較長的篇幅闡述了政治聯(lián)盟的細節(jié)和著名的末代統(tǒng)治者喬戈·穆安的事跡,但是,這些壁畫最初卻因模糊晦暗,難以成為文字印證。1984年,墨西哥政府開始制定了一個三年計劃來清洗壁畫上的鈣華。
在清洗之前,這些壁畫只有4幅不完全的手繪副本。因為清洗工作可能損害這些價值連城的畫作,所以,在墨西哥國家人類歷史研究中心的許可下,科學家們把壁畫的照片掃描進計算機,進行顏料和形體分析后加以修補和排列組合。
博南帕克的遺跡像瑪雅文化本身一樣,藏有無數(shù)秘密。其實瑪雅人在繪制這些壁畫時,他們的文明已經(jīng)開始衰落,迅速凋謝的文明甚至讓這些壁畫沒有最后完工。或許,研究修補這些畫像可以告訴我們瑪雅文化衰亡的原因。
由計算機工程師、藝術家和考古學家組成的專家工作組在儲存于電腦中的一幀幀畫像上涂涂抹抹。從屏幕上可以看到正在處理的一幀貴婦的頭像,放大后可以清晰看到她忍受放血痛苦的面容。
1992年春天,恩里克·弗雷德里來到博南帕克那片空氣中流淌著花香的樹林,拍攝了瑪雅遺畫的彩色照片。1993年秋天,計算機藝術家唐·斯蒂文和耶魯大學歷史藝術系的瑪麗·米勒緊隨其后對博南帕克的瑪雅遺畫進行了三天的全面考察。斯蒂文把透明的布料鋪在弗雷德里所拍攝的照片上,并對照壁畫補齊了照片上不夠清晰的細節(jié)。
回到工作室,斯蒂文在弗雷德里的照片上全神貫注地工作,通過計算機成像技術的解析和補充,精美的畫面逐漸構建而成。盡管不可能恢復至原始的色彩,但式樣特殊的花衣和鮮活的面容已讓我們驚嘆瑪雅古藝術的偉大。
儀式和巫術的二重奏
墓穴一中,約2.5米高的壁畫展示的是為一位年幼繼承者授位所舉行的慶典。
栩栩如生的壁畫中描繪了和古瑪雅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一個兇殘的鱷魚頭被裝在了人的軀干上;螯蝦和活蹦亂跳的鯉魚象征著給予生命的水的重要性;玉蜀黍的綠穗捅在頭上作為裝飾。對瑪雅人來說,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源泉。玉蜀黍的抽芽、開花、結果意味著季節(jié)的輪轉和塵世生命的更新。
壁畫的另一頭是列隊舉行授位儀式的人群。這是博南帕克的貴族,迷人的禮帽使他們的面容自信而莊嚴,耳飾形態(tài)各異,胸上綴著翡翠和涂血的貝殼;腰上圍著的短裙使他們顯得粗獷而強悍。
據(jù)考證,這幅壁畫大概是描述公元790年和791年舉行的一次授位儀式。讓人迷惑不解的是,繼位者自己應是大典的中心人物,卻并沒有被置于畫面的顯赫位置,而且他的雙眼是被挖掉了的。這是為什么呢?是有宗教和政治的寓意,還是后人無意的毀壞?
凝固的苦難
墓穴二畫的是血腥的戰(zhàn)爭。博南帕克的統(tǒng)治者喬安·穆安統(tǒng)領了這場混亂的叢林突襲,俘獲了祭神的犧牲及不少敵人。他的美洲虎皮緊身短上衣仿佛也使他擁有了獸類不屈不撓的斗志和嗜血的殘忍。每一個戰(zhàn)士頸項上都掛著被砍下的敵人頭顱,足以使人毛骨悚然、魂飛魄散。頭盔雖然造型各異,卻都張揚著使人壓抑的威懾。
可憐的戰(zhàn)敗者被喬安·穆安推倒,由于失去平衡,雙腿飛起,長矛斷成兩截,昔日華麗的戰(zhàn)袍被撕得粉碎。喬安·穆安攥著敵人的頭發(fā),像提著一捆韭菜,這是瑪雅文化中典型的戰(zhàn)勝者姿態(tài)。
據(jù)歷史文獻記錄,這是喬安·穆安和拿坎哈城統(tǒng)治者聯(lián)合發(fā)動的一場戰(zhàn)爭,這次戰(zhàn)爭對博南帕克人而言意義重大而且戰(zhàn)果輝煌。
鮮血與榮耀
墓空三的壁畫中是幾名位高爵顯的瑪雅婦女。她們圓潤的身體似乎隱藏著耽于聲色的欲望。在王室的寶座中被跪著的弄臣侍候,她們準備刺破舌頭、放血祭神。
鮮血在瑪雅文化中意味著生命,流血是為了和先祖溝通及表達對神的敬意,也可以作為戰(zhàn)勝和繼位等事件的盟證?;首鍝撝谏窦耙话忝癖娭g溝通的任務,放血是他們引以為豪的大儀式,更是一種責任。
瑪雅人用石塊、骨刺、荊棘刺破舌頭或生殖器,有時還用細繩穿過傷口。在壁畫中可以看到兩個婦女手拿繩索的痛苦畫面。座臺上第三個女人估計是喬安·穆安的妻子,她正準備用骨針戳破舌頭,讓鮮血滴在面前灰盆中的紙上,染有血的紙會被燒掉奉贈給部落之神。臺上左邊緣跪著一個手持骨刺的女人,臺下是另一位懷抱嬰孩的婦女。
瑪雅人去哪里了?
博南帕克的壁畫僅是瑪雅文化輝煌的一處見證,瑪雅人在建筑、天文、歷法等方面都取得過輝煌的成就。
在尤卡坦半島東北部,瑪雅人修筑了一座羽蛇金字塔,金字塔北面臺階上塑有張口吐吞的羽蛇神頭像,蛇身隱伏在階梯內(nèi),當春分、秋分的黃昏時刻,會正好看到九層石階的陰影宛如起伏游動的蛇身連在頭像后,日漸西斜,影隨光動,體現(xiàn)了瑪雅人高超的建筑技巧和對天象的把握。
瑪雅人用象形文字記載自己的文化,把宗教傳說和歷史記在樹皮上,可是在16世紀初,整整一個民族銷聲匿跡,突然失蹤。是什么原因讓瑪雅人從人類發(fā)展的歷史中消失了呢?
在博南帕克墓穴中發(fā)現(xiàn)的浮雕描繪了一個“飛行員”騎在飛行器上正向太空奔馳,而古美洲是不可能制造出如此先進的飛行器的。因此,有人懷疑,外星人劫持了整整一個瑪雅民族!然而這種說法又過于玄奧。另有史學家認為,冰河期結束后,島嶼在上漲的海水中淪陷,部分瑪雅人背井離鄉(xiāng)到了古埃及、印度、美洲甚至中國等地方。
如果說瑪雅人的文明是一幅畫卷,那么博南帕克的壁畫只是其中的小小碎片,這些碎片之間隱藏了無數(shù)不可思議的秘密,誘發(fā)人們探索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