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孝
在人類追求健康、和諧生活的社會潮流中,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營造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顯得尤為重要。班集體是學校教育最最基本的組織形式。營造一個充滿陽光的班集體需要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播灑陽光,充滿陽光的班集體是受教育者身心健康成長的搖籃。
夸美紐斯說過:“一切成功的教育無不根植于愛?!痹谝粋€集體中,情感是粘合劑,能增加凝聚力;情感是潤滑劑,能和諧人際關系;情感是動力源,能使人發(fā)奮向上。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引導者、激勵者就要以飽滿的熱情,播灑愛的陽光,營造和諧的班集體,為兒童創(chuàng)造一種最佳化的成長環(huán)境。
一、陽光成就和諧教育
“親其師,信其道”。建立平等信任、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更有利于展現班集體的活力和潛能。只有班主任傾注愛,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班集體氣氛,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陽光般的愛,滋潤著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心理學告訴我們,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體驗,能使人的認識活動和意志活動更積極。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職能就是當好引導者和促進者,引導和促進全班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和諧發(fā)展。小學生身體發(fā)育尚不成熟,心理發(fā)展處于較低階段,特別需要班主任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尤其山區(qū)農村孩子,受打工潮流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外出務工,甚至父母常年在外,這些留守兒童小小年紀缺少父母家人的關愛。加之山區(qū)農村山大人稀,居住分散,有大約占30%以上的學生寄讀在學校。因此,尤其是農村小學班主任,傾注學生以陽光般關愛更顯得重要。愛學生,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親情感,讓他們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愛學生,就是發(fā)揮正面引導和激勵作用,讓學生個性特長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克服困難,克服缺點,優(yōu)化自我;愛學生,就要讓學生在和諧的班集體中陶冶性情,培養(yǎng)友愛社會、學校、家庭的情感,為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2、陽光般的愛,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績效
班主任工作必須建立在愛學生的基礎上。只有真正熱愛、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和諧溝通和支持理解的才能更加順暢,達到班務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愛學生,班主任才會滿腔熱情,全心地投入到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才能自覺地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斷在工作中反思總結、積累經驗,提升教育教學及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水平,加速教師專業(yè)成長進程。愛的傾注,和諧的班集體氛圍,使班集體中的每一名學生都呈現出一種主動積極、情趣高漲的態(tài)度,使得班集體日常管理活動的績效向著一種有機統一、和諧有序、高效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是和諧促進了班主任工作的輕松自然,達到一種如行云流水的工作境界。這幾乎是許多優(yōu)秀班主任取得成功的奧秘所在。
二、讓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
1、關愛學生,做學生的傾聽者
傳統觀念認為小學生還是孩子,應多管教,而不怎么顧及他們的個人想法。其實愛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關注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充分發(fā)表個人的意愿和想法;做學生的忠實聽眾,讓學生在一種自尊和自信中成長,同時也要調動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主動性。只要熱情鼓勵,真心賞識,就能看到學生敞開的心靈,就能聽到學生發(fā)自內心深處的聲音。此外,班主任通過傾聽,全面了解學生,使班主任工作更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以達到教育在自主和諧中順利進行的良好效果。
2、關愛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因人而異
班集體是幾十名具有鮮明個性差異的學生群體的合成。因此,營造和諧班集體,給予學生關愛要因個體差異而不同。一是心理或生理存在缺陷的學生個體。對于這類學生,我們要細心照顧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用關心和愛護喚起他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自強意識和品質。二是缺少家庭關愛的學生。這類學生往往成績落后,心理不完全健康,大多被稱為“后進生”。班主任對這類學生要更多地傾注以下三種愛:“母愛”——從關心他們的生活和點滴小事做起;“師愛”——給予尊重和理解,關心他們每一點進步并給予充分肯定和激勵;“友愛”——與他們做朋友,陪伴他們一起共同參與活動,架起友誼溝通的橋梁。三是成績優(yōu)異、表現突出的學生。這類學生是家長老師的驕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易偏愛他們,但是他們同樣要承受來自多方面的心理壓力。如:家長和老師過高的期望值,易增加他們心理的負擔。再如,對學習成績的執(zhí)著,減少了活動的參與,同學間的交往等。對他們要勤于引導,揚長補短,實現各方面的協調發(fā)展。
3、愛的陽光,培育學生良好的情感道德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情感道德價值觀,是素質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班集體是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主陣地。創(chuàng)設和諧班集體,有利于學生良好情感道德價值觀的形成。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有同學的支持與同伴的幫助,使他們知難而進,積極克服困難,鍛煉其意志品質。同時,班主任熱情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困難問題的途徑;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積極進取,并經常用英雄人物、先進事跡感召和啟迪他們。在這種和諧集體氛圍中,學生的情感道德價值觀與意志品質等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fā)展。
4、愛的陽光,積蓄創(chuàng)造火花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隱藏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渴望,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創(chuàng)造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倍嗄陙恚瑐鹘y教育觀念和模式決定了學生的教育被動地位。其創(chuàng)新能力被傳統教育封閉禁錮和約束起來了,嚴重制約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發(fā)展。班主任應以愛的目光,審視每一個充滿潛能的創(chuàng)新頭腦;鼓勵學生從不同視角審視問題,提出見解、鼓勵“標新立異”,及時肯定學生的“奇思妙想”,不輕易否定學生的“胡思亂想”;用愛的目光激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靈感在和諧環(huán)境里迸濺火花。
播灑愛的陽光,讓每一位學生打開心靈之窗,愛的陽光是喚醒學生心靈的力量。播灑愛的陽光,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友善、團結互助、文明健康的班集體,這是進行一切教育的基礎。中小學階段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尤其農村中小學大量的留守兒童特別需要我們廣大教師播灑陽光,奉獻一片愛。只有充滿陽光的班集體,才是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