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偉
下面是一名學(xué)生寫的一篇描寫春天的文章,我們先來看看原文。
[習(xí)作原文]
尋覓春天的足跡
張小麗
春天是什么樣的呢?在我眼中,春天是活潑的、狂熱的、恣意生長的、年輕旺盛的。 春天到處是人們辛勤的影子,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播種著他們堅定的信念和永遠不變的希望,播種著真摯的情和無私的愛。沒有春的萬紫千紅,哪來秋的碩果累累?(此處用大段的議論來寫自己眼中的春天,與標題中“尋覓”一詞不相符,應(yīng)略寫。)
春天的足跡在哪兒呢?一串長長的足跡不斷向前延伸,就像春天把希望的芬芳撒播到各個角落。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不禁在心里這樣喊著。春天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春天,代表著萬物蘇醒;春天,代表著冰雪融化。春天,是一個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季節(jié),迷人的花香引來小蜜蜂、小蝴蝶,真漂亮!(既然寫“足跡”,應(yīng)著重寫出春天到來后留下的痕跡,抓住一點來表現(xiàn)春天之美。)
我們來到野外,看,楊柳吐綠,百花齊放,蜜蜂正忙著釀蜜,春天仿佛從柳筐里抓起一把金色的種子,遍地一撒,田間便有了眉眼,泥土中才有了生命,這或許就是春天帶給大自然的一份寶貴的饋贈吧。柳絮的靈動飛揚,是與春天最熱烈的纏綿;花朵迸發(fā)出的嬌媚,是對春天最美好的感激。啊,春天真美,我熱愛春天?。ㄓ捎谏衔臎]有把春天的美景突出地描繪出來,因此此處的抒情顯得有點矯情,不真實。)
春天的足跡跨越千山萬水,向萬物傾注著自己最熱烈的色彩,讓她的每一個足跡深深印在了每個生靈的心田。春天更像一位慈愛的母親,把綠意帶給了需要裝點的窮鄉(xiāng)僻壤,也從不因為花草的平凡而不予理睬。(這是對春天的深情贊歌。)
沿著春天的足跡,我看到了輕快靈活的燕子正用它那剪刀似的尾巴把陽光剪裁得輕薄柔和,透明得像飄飛的羽毛,和煦溫暖。
在無垠的田野上,我看到了一頭壯實的耕牛,正邁著堅實穩(wěn)重的步子,從田野上緩緩耕過,身后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犁溝——那犁溝不正是春天這位哲人的筆跡,在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嗎?(描寫耕牛耕耘春天的景象,有虛有實,蘊含哲理。)
春天,我愿你在明媚春光的陪伴下,永遠執(zhí)著地去追尋你的美夢和希望。
[病理剖析]
我們寫此類作文時應(yīng)重點來寫春天到來之后所發(fā)生的變化,這個變化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景色的變化。因此我們應(yīng)按一定的順序來寫春天的美景。而此文中小作者并沒有把重點放在寫景上,而是放在毫無根據(jù)的抒情上。如第一段,小作者一開始就抒情,這讓人感到很突然,不真實;第二段中也運用大量的抒情,而沒有把重點扣在“足跡”上,所以重點不是很突出。建議修改這篇作文時,要圍繞“尋覓”一詞按一定的順序來重點突出春天的足跡,描寫春天到來之后的美景以及看到這美景之后的內(nèi)心感受,一定要注意把寫景與抒情結(jié)合起來,這樣才能情景交融。而毫無根據(jù)的抒情與空喊口號沒有什么差別,不但不能引起人的共鳴,還會讓人產(chǎn)生反感。
[成功升格]
尋覓春天的足跡
張小麗
我在尋覓春天的足跡,細細打量我那故人的面容。(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開篇點題。)
一串長長的足跡不斷向前延伸,就像春天把希望的芬芳撒播到各個角落。(春天的足跡是清晰的,具體的。)足跡是怎樣產(chǎn)生的?這是我在追尋它時所不解的問號,也許是天使和白雪公主赤著腳,在田埂上嬉戲追逐時留下的腳印吧。(虛寫一筆,想象合理。)我跟隨著春天的足跡,在大自然中尋覓春天最完美的色彩,發(fā)現(xiàn)了春天的性格和她真正的內(nèi)涵。她是一個善于沉默的女子,需要我們?nèi)ゴλ男乃?,傾聽她的心聲,那樣,我們才能真正領(lǐng)略到春天的可愛。
我們來到野外,看,楊柳吐綠,百花齊放,蜜蜂正忙著釀蜜,春天仿佛從柳筐里抓起一把金色的種子,那么遍地一撒,田間便有了眉眼,泥土中才有了生命,這或許就是春天帶給大自然的一份寶貴的饋贈吧。(用白描手法寫景,這豈不是鮮活的春的足跡?)柳絮的靈動飛揚,是與春天最熱烈的纏綿;花朵迸發(fā)出的嬌媚,是對春天最美好的感激。
春天的足跡跨越千山萬水,向萬物傾注著自己最熱烈的色彩,讓她的每一個足跡深深印在了每個生靈的心田。春天更像一位慈愛的母親,把綠意帶給了需要裝點的窮鄉(xiāng)僻壤,也從不因為花草身上的平凡而不予理睬。(這是對春天的深情贊歌。)
沿著春天的足跡,我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所有童話般的孩子,他們奔跑在田埂上,追趕著春天,一不小心跌倒在春天的深處——(借助虛寫手法,想象孩子在春天嬉戲追逐的情景。)于是,他們的手掌上便沾滿了清香的泥土,頭上便插滿了燦爛的花朵,他們五顏六色的風(fēng)箏便飄揚在藍天白云間。(這一組詞語用得妥帖、生動,增添了虛擬畫面之美。)
沿著春天的足跡,我看到了輕快靈活的燕子正用它那剪刀似的尾巴把陽光剪裁得輕薄柔和,透明得像飄飛的羽毛,和煦溫暖。
在無垠的田野上,我看到了一頭壯實的耕牛,正邁著堅實穩(wěn)重的步子,從田野上緩緩耕過,身后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犁溝——那犁溝里不正是春天這位哲人的筆跡在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嗎?(描寫耕牛耕耘春天的景象,有虛有實,蘊含哲理。)
春天,我愿你在明媚春光的陪伴下,永遠執(zhí)著地去追尋你的美夢和希望。
[特色簡析]
升格后的作文是一篇很見功力的寫景之作。本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用散文化的手法嫻熟地寫出,讓讀者鮮活、生動地感受到了“春天的足跡”。開篇定下全文的抒情基調(diào),接下來扣住“尋覓春天的足跡”展開,在小作者筆下,春天宛如溫柔的少女、慈愛的母親,有形美更具神美,景物個性鮮明,抒情真切自然。文中寫燕子迎著太陽翩飛,也是頗有詩意的一筆,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