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強
只要開車出門,家人總是提醒開車慢一點。新手上路,也總是把慢作為開車準則。那么,多慢才能安全呢?反過來說,多快就不安全了呢(除超限速外)?其實,快慢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車 速 篇
車速快慢都是相對的
從甲地到乙地,正常情況下需要1小時,你半小時就趕到了,看起來是快了,但若是因為趕時間而發(fā)生了事故,那就不是半小時了,恐怕2小時、5小時甚至永遠也到不了了,你說是快了還是慢了呢?可見,快慢不能用時間來衡量。
同樣,在高速公路上時速100km/h不算快,在人多路窄的路上時速20km/h也可能太快了。一般情況下,80-90km/h的速度對于老司機來說很正常,對于新手來說可能就有點膽顫心驚了。因此,快慢也不能用速度來衡量。
車子在行駛過程中,快慢是交替著的,你不可能一直快,也不可能一直慢,快與慢相輔相成,不斷化解著道路情況的風險,使車速在流暢的運行中形成一種美妙的節(jié)奏感。不能有效的快,不知及時的慢,都難以體會這種運行的節(jié)奏,而且還會給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道路情況是紛繁復雜的,速度的快慢不能完全被道路情況牽制著,那樣的快慢是被動的,沒有章法的,是沒有節(jié)奏的快慢,這樣開車會非常累,很容易疲勞。
要掌握快慢的主動權
駕駛汽車不但不能被動地被道路情況所左右,有時還可應用方向、剎車、油門這些無聲的動作語言傳遞你的意圖,控制對方的行為,從而使運行的節(jié)奏具有一氣呵成的連慣性。有時拉得開,不急燥;有時短平快,不含糊,速度就會有一種綿綿不絕、起伏有序的流動感、滑翔感。處理的每一個情況給人的感覺總是“正好通過”,其實是預見性地控制了快慢,然后再有意識地“趕巧”罷了。
快慢主動權的掌握要有嫻熟靈巧的駕駛動作和隨時準備停車的駕駛理念。猛打方向,猛踩剎車,這樣的動作,只會使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躲過一劫,躲不過另一劫。因此,駕車還要有一定的預見性,提前做好準備,把快慢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全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不可否認,每個人總會有急事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在允許快的地方,可以快一點把車速拉起來,在應該慢的時候,要及時地快速地把車速降下來,簡而言之:快點快起來,快點慢下來,節(jié)奏可以快,動作不可亂。一定要制約“急”“煩”“亂”的心理,制約“爭”“搶”“擠”的行為。記住一句話:汽車會放大人的情感,一個細小的差錯可能會釀成一個重大的后果。當你需要利用汽車來趕赴某一件急事的時候,快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否“通過”,只有通過才能到達。通過需要空間,恰當的快慢創(chuàng)造了能夠通過的空間,“爭”“搶”“擠”只會把這種空間給爭沒了,搶沒了,擠沒了。我們常說的提前處理情況,應該理解為兩層含義:即提前慢下來和提前快起來,提前慢下來是為提前快起來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作好一種準備,也為情況突變隨時準備停車留足余地,不能提前慢下來就不可能提前快起來,也就形成不了流暢的運行節(jié)奏。
正確理解車速的快慢
如果把“爭”“搶”“擠”當作是快的手段,那真是冤枉了“快”的本意。其實快慢各有其理,快,則要平穩(wěn)無險,慢,不可猶豫不決。一味圖快達到盲目的程度時,視野就會收縮,道路就會變窄,平常的情況就會變得緊急,這時候往往把過敏的神經當作是機敏的反應,這樣的快是一種瘋狂,不可理喻。
快應是一種戰(zhàn)術出擊,是在明確的道路情況下采取的一種果斷行動。“一慢二看三通過”,這里的通過就意味著膽大心細、毫不遲疑的快速行動,是經過慢和看的觀察,確定實施的戰(zhàn)術步驟。慢是一種策略和準備,而不是黏黏糊糊、拿不定主意者的開車方法,也不是思想松懈、漫不經心者的駕駛措施。慢在客觀上因道路情況而慢,主觀上則是觀察和分析情況的階段,是掌握主動、等待和選擇最佳的運行時機,是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的沉著心理,有時面對不明朗的情況則干脆不避不讓,以慢觀其動靜,并隨機做到你快我慢,你慢我快的靈活性。
把握行車節(jié)奏最重要
常跑遠途的人比一直跑短途的人,行車節(jié)奏要快得多。在同樣情況下一起超車,在同樣的時間距離內,快節(jié)奏的行車速度,也許輕而易舉就能超過去,慢節(jié)奏的行車速度是千萬不能超的,就算你的車再好能很快地提速都不行,因為你的心理速度很難一下提起來,等你心理速度提起來了,道路情況的通行時機就已經沒有了。在車隊中行車,跟車是比較累的。為什么?就是因為在車隊行駛中很難把握自己的行車節(jié)奏,很多時候都是在“趕”或“追”。因為有不同節(jié)奏的行車速度,所以就有破車超好車,大車超小車,重車超輕車的理由了。所以我們在駕駛的過程中,不要去為了莫名其妙的人或事而破壞了自己的行車節(jié)奏,那其實是很不劃算的,正所謂心中沒譜小曲難唱?。∵@個譜就是行車的節(jié)奏感。
速度節(jié)奏的快慢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與行駛的車道相匹配,慢車道上開快車,快車道上開慢車,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他人的正常通行,歸根到底是把自己置身在了危險的境地中。自己的行車節(jié)奏與快慢車道里的車流節(jié)奏因為不協調形成了對沖,在這種情形下,險情的形成往往在于你,事故的發(fā)生卻又往往來自別人,這種危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對此,有的人是渾然不覺,有的人是淡然漠視,更有的人是故意霸道,甚至還自以為可以理直氣壯地我行我素。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認識上的誤區(qū),因為你若在不同車流的車道里開著不適當的車速,無意中自己便成了一個不安全的因素,對于別人,只要小心地避開你,不安全的因素便就消失了,而對于你自己來說,這種不安全的狀態(tài)將伴隨著你直到修正為止。
車速的快慢只要有嫻熟的技術動作便能做到,運行的節(jié)奏卻要基于平和的心態(tài)??觳荒芨≡铮心托?;快不是魯莽,慢要能沉穩(wěn);快不可傲慢,慢要得是一份寬容??焓且环N舒展和靈敏,慢是一種收斂和忍讓,快的時候要悠著一點,慢的時候要讓著一點??炻欣碛欣行?,是駕駛的章法,只有這樣節(jié)奏才能明快,運行才能順暢,人車才能平安。(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