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面對日益惡化的全球環(huán)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仍然是環(huán)保不變的目標。2008,站在環(huán)保革命前沿的人們,用他們的奇思妙想帶給我們新奇、欣喜和希望。
二氧化碳注入海底
這是2008年公布的北海斯萊普納天然氣田挪威段的剖面作業(yè)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海上氣田的工作流程是:從海底采集天然氣至地面(左側(cè)綠色),然后將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右側(cè)藍色)重新注入海底。該氣田自1996年運營以來已向海底注入了10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減少了挪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五分之一。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口的一艘貨輪煙囪被“戴上”一頂“帽子”。原來,這項特殊的“帽子”是先進的有毒氣體收集處理裝置,可以大量減少廢氣的排放。
圖為一名警察走過梵蒂岡大教堂外的大面積太陽能蓄電池塊。使用太陽能供電可以滿足梵蒂岡大教堂的幾幢主要建筑的用電需要。預計到2020年,梵蒂岡大教堂用電總量的20%將由太陽能蓄電池提供。
搜集奶牛排氣解決溫室效應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農(nóng)業(yè)研究所里,一頭奶牛背著搜集它飽嗝氣的紅色容器。當?shù)乜茖W家認為,牛的反芻消化系統(tǒng)會產(chǎn)生另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甲烷。他們希望通過增加對甲烷的研究來找到解決溫室效應的有效辦法。
舊金山的活屋頂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市,一名工人爬上科學研究院的“活屋頂”。所謂“活屋頂”便是在現(xiàn)代建筑的頂部種草以增加綠植覆蓋,減少溫室氣體。
鹵素燈泡
2008年12月11日,在法國東部莫爾塞姆的一家燈泡廠里,技術(shù)人員在檢查鹵素燈泡。為了節(jié)約能源,歐盟將大力推廣包括鹵素燈泡在內(nèi)的節(jié)能型燈管,并在2012年前逐步禁用白熾燈泡。
太陽能房屋社區(qū)
在印度城市加爾各答的太陽能房屋社區(qū),工作人員清理窗戶上的太陽能電池。該社區(qū)的25幢房屋使用了太陽能光電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