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亮
隨團(tuán)到了黃河邊的孟門山,夜幕開始降臨。這兒雖然已是壺口景區(qū)的范圍,但離壺口瀑布尚有5公里。車在這里停下,旅客爭著下車去看黃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黃河竟然沒水,干涸見底!經(jīng)導(dǎo)游指點(diǎn),再一看,原來母親河到這里被一座小島似的巨石分成兩半,這邊河床高,沒水;巨石那邊,河水在雄赳赳地奔騰著。
再說這巨石,長約1公里,最寬處有100多米,論形狀,很像微縮的臺灣島。近幾年,孟門村人為了開發(fā)旅游,搞活經(jīng)濟(jì),拉起了一條通往巨石島的軟索橋,又在石上樹起了一尊高近20米的大禹石雕像。他頭頂避雷針,手扶開天鏟,腳踩九龍龜,目光炯炯,神情凝重,注視著下游。據(jù)說,這塊巨石原來連著兩岸,阻擋著流水,導(dǎo)致洪水泛濫,兩岸人民連年受災(zāi)。大禹采取疏導(dǎo)辦法,將巨石兩邊鑿掉,讓黃河分流,這才平息了水患。仔細(xì)觀察巨石的一側(cè),真的像被鑿過一樣,鑿跡尚依稀可辨?!端?jīng)注》載:“禹治水,壺口始。”莫非這是事實(shí)?
車再駛3公里,過一座大橋,便是我們下榻的小旅館,此時已是夜色蒼茫、霓虹閃爍了。旅店里,導(dǎo)游告訴大家,這里是山西地界,對岸屬陜西,晉、陜以黃河為界。我開玩笑道,山西人也太有“財(cái)”了,我們在陜西土地上跑了一天,而最后賺錢的竟然是山西人!導(dǎo)游笑著說,山西自古多商賈嘛!
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我就出去觀光。旅途中發(fā)現(xiàn)橋頭廣場上矗立著一塊高七八米的原石條,自然、粗獷,上刻“壺口瀑布”四字,底座上寫著“國家4A級景區(qū)”等字樣。廣場旁橫跨公路的是一座三檐仿古石牌坊,黃龍盤柱,非常精細(xì)。橫額上中間嵌“壺口”二字,左右分別寫著“母親河”、“民族魂”等字,頗具顏體風(fēng)骨。
早餐前,我們坐車前往壺口瀑布,5分鐘就到了。這時,霞光已從東方云層中透射出來,太陽即將升起。下車后,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大片光禿禿的石河床。放眼上游,薄霧曉嵐中,煙波浩淼的黃河水仿佛從天邊流來??墒悄_下卻沒有水。我們從車路邊下了臺階,沿著九曲石橋過了河床,漸漸聽到有滾雷的聲音,好似從地底下傳來。按照導(dǎo)游的指引,我們進(jìn)入龍洞往下走,在細(xì)雨似的滴水中,鉆出龍口,仰視瀑布。嘩!天河直瀉,翻江倒海,濁浪排空,氣勢磅礴。這里上演的正是黃河大合唱,真是蕩氣回腸啊!我強(qiáng)烈地感到心靈的震撼。
這里兩岸夾山,滾滾黃河奔流至此,水面一下子從400多米寬收縮為幾十米。河水倒懸傾注,若奔馬直入深潭,飛瀑咆哮,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冒出萬縷煙。因瀑布狀如巨壺倒水,噴薄而出,故名壺口。
一會兒,我們從洞底上來,回到地面,確切一點(diǎn)說,是回到河床上。站在瀑布口邊,縱目四望,腦海里忽然跳出了幾個問號。我很納悶,上游黃水滔滔的河面有如此之寬,而且深約數(shù)米,頃刻間在這里化為寬僅20多米、高約50米的半圓形瀑布,以每秒數(shù)千立方米的水量下泄,在深潭旋轉(zhuǎn)怒吼,然后沿著一條寬10多米的水溝流向下游。如此水量,一條“小水溝”竟能從容引流,莫非此處水下另有玄機(jī)?
當(dāng)?shù)匾晃痪用窀嬖V我,這“水溝”看似很窄,但它深不可測,有60~80米的深度,等于把上游的黃河側(cè)立起來一樣?;蛘f這原是大禹治水時鑿的引洪道,開始只幾米深,后經(jīng)瀑布水長期沖擊,便一年深似一年。從客觀上說,壺口瀑布匯聚了黃河所有的力量,跳下懸崖,形成地下瀑布,并以千鈞之力穿越石壁,打開出路,直至下游孟門山。由于傳說它為龍身穿鑿,故將此稱為 “十里龍槽”。從此,原汛期的河床成為非汛期的黃河河岸。這正是黃河最漂亮的轉(zhuǎn)身。
我們要告別壺口瀑布時,太陽正好在東山露出笑臉。剎那間,兩條彩虹成“人”字形掛在瀑布中間。“水底有龍掀巨浪,岸旁無雨掛彩虹?!边@情景,豈是一個“奇麗”可以形容!
壺口瀑布是世界奇觀,是5000里黃河的一部經(jīng)典杰作、一個美麗神話。是啊,像每一座名城都有城標(biāo)一樣,壺口瀑布永遠(yuǎn)是黃河的代表、母親河的標(biāo)志、力量的象征。它的脈搏上連黃帝,下接當(dāng)今乃至未來的每一個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