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中華
〔關鍵詞〕 英語教學;人文教育;文化背景;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2(A)—0047—01
英語教學不僅是一種掌握語言基本技能的過程,更是一種了解文化、提高素質(zhì)、拓寬思維的過程。學習外國語言,掌握其技能,了解其文化,可以使學生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更頻繁地接觸、體驗兩種不同文化的沖突與融合。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教學更是一個人文素養(yǎng)提高的過程。
注重渲染英語文化背景
英語學習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強調(diào)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差異,在尊重他國文化的同時進一步理解本民族文化,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
一是從課文中尋求有關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如在教學課文Christmas Day時,把西方國家過圣誕節(jié)的知識告訴學生,讓學生了解有關圣誕老人、圣誕樹、圣誕襪等相關知識以及西方人是如何過圣誕節(jié)的。讓學生對西方節(jié)日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并能融入到圣誕節(jié)日氛圍中。
二是利用口語、對話課引導學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如在教學有關天氣變化的話題時,告訴學生英國人見面時習慣于先討論天氣,假如你碰到英國人,想跟他們聊幾句,不妨先從討論天氣開始。另外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練習打招呼、寒暄、祝賀、道謝、告別、約會等日常會話時,盡量利用各種直觀手段組織模擬訓練,引導學生把自己置于英語語言文化氛圍之中,讓學生在訓練中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并融入其中。
三是通過中西文化比較加強文化差異方面的教學。例如在教學Happy Birthday一文時有這樣一句話:“This present is for you.Open it and have a look.”這時可以向?qū)W生介紹中西方文化在接受禮物上的差異。中國人在接受禮物時,一般先要推辭,更不會當面打開別人贈送的禮物。西方人就不同,收到禮物一般不推辭,而且為了表示對對方的感謝,往往當面打開禮物并稱贊一番。通過這些文化比較,使學生開闊了眼界,對語言的內(nèi)涵了解得更全面了,同時又感受到了英美文化的氣息。
四是通過詞匯教學滲透背景文化。英語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之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例如“dog”一詞,在中國文化中多呈貶義,而在英美人眼里,狗卻是人類最忠實可靠的朋友。又如中國人喜歡以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來作比喻,而“dragon”一詞在西方人的眼里卻是兇惡、不祥的象征。由此可見,向?qū)W生教學詞匯時,教師可以引入英語國家的背景文化內(nèi)容,這樣不但為枯燥的詞匯教學增添了色彩,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提高學生的英語審美能力
審美教育是提高學生精神面貌和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在英語教學中,英語的語音、書寫、課文內(nèi)容等均含有美的因素。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加強審美意境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提高文化素養(yǎng)。經(jīng)常通過精心設計,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融入教材。
一是讓學生感受語音、語調(diào)的韻律美。如在教學“sit down”的讀音時,引導學生學習失去爆破音的讀法。這樣讀出來不僅彌補了缺陷,而且為音律增色不少,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體現(xiàn)韻律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輕重音的讀法。多音節(jié)的單詞有輕重音之分,句子也是如此,這樣讀起來能顯示出抑揚、強弱的變化,猶如樂曲中每個小節(jié)的節(jié)拍,讓人聽起來有美的享受。
二是引導學生感悟構詞美。根據(jù)詞義構造合成詞是英語構詞的一大特色。如super(杰出的,超級的),market(市場),合成詞supermarket(超市);又如basketball(籃球),blackboard(黑板)等等。引導學生感悟構詞美,不僅幫學生輕松地掌握單詞,擴大詞匯量,而且也激發(fā)了學生記單詞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
三是挖掘英語教材內(nèi)容中的意蘊美。在英語課文內(nèi)容里塑造了不少感人的人物形象。如Miss Evans為了別人的幸福而將自己生存的機會讓給了素昧平生的婦女,而自己選擇了與船共沉。這些形象都包含了豐富的意蘊美,對培養(yǎng)學生的美好情感,豐富學生的心靈生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