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要吃熘中段,大家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吧?其實寫作文跟吃魚一樣,要寫就寫你最感興趣的那一段,把沒意思的部分盡量省略掉,不需要把整件事一點不落地全寫下來。本期的“親子對對碰”,作家爸爸和兒子就聊這個話題——
讓孩子扔掉拐棍自己獨立寫作文,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寫什么?孩子常覺得沒什么可寫,因此一見作文就容易皺眉頭。
“寫什么呀?”每逢肖鐵這樣問我,我都回答:“寫你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什么叫最有意思的呢?”他常這樣問。一次,他為參加中隊會,準(zhǔn)備做一個叫“肥皂的魔力”的小實驗,便在家里忙開了,不時還叫上我和他媽媽先幫忙后觀戰(zhàn),然后覺得肯定能在中隊會上一炮打響,于是,興高采烈地上學(xué)校去了。果然,他成功了,回家后一邊吃飯一邊不住說中隊會上的實驗。于是我便對他說:“這次你的實驗就挺有意思的!你放著不寫還用找別的事?”他一聽恍然大悟??刹皇峭τ幸馑嫉穆?老師和同學(xué)都夸獎了他!他正美滋滋的呢!寫它,不難!
我說:“你先別忙著寫,你先告訴我你這次實驗當(dāng)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他連想都不想就說:“本來小船扎了洞抹上肥皂水該沉底,可是,它就是死不沉底,可把我急壞了,真要是不沉底,我可露了大丑!……”我說:“那你主要就寫這一段,寫最有意思事情中最有意思的一段,就像吃魚要吃熘中段一樣!”
他寫得挺順。那一年,他上三年級。只是老師出的題目是《記一次中隊活動》,他想既然是中隊活動,除了自己的小實驗,還應(yīng)該寫寫別人在這次中隊會上表演的節(jié)目。我說這一段你要刪掉,就像剝了殼才能吃雞蛋一樣,何必要把殼一起吞吃掉呢?當(dāng)然,這牽扯到剪裁問題。不過,我覺得這是好訓(xùn)練的,以后再細(xì)講,關(guān)鍵要訓(xùn)練孩子懂得作文是有東西可寫的,就寫他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事。這是從孩子游戲心理出發(fā)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其中有意思的事,哪個孩子會沒有呢?
小船的實驗
肖鐵
今天中隊活動,老師讓每個同學(xué)做一個小實驗。沒想到第一個就叫我到講臺前做實驗。
我的小實驗叫“肥皂的魔力”。我拿出早已準(zhǔn)備好的肥皂水和用錫紙做的小船,心想在家里做了好幾次,一定能成功!我把小船放進水盆,問大家:“它能浮在水面上嗎?”大家一起回答:“能!”我又問:“如果我在船底扎許多小孔,它還能浮在水面上嗎?”大家一起回答:“不能!”結(jié)果我用大頭針在船底扎了許多窟窿,一實驗,小船仍然浮在水面上。大家都笑了,他們錯了。
最后我問大家:“如果我在船底抹一層肥皂水,它還能浮在水面上嗎?”“不能!”這次大家說對了。可小船偏偏死不沉船,我有點著急。老師在一旁安慰我說:“它得需要時間,慢慢沉下去吧?”我急出一腦門汗,只好眼巴巴等小船沉底!它卻像和我斗氣,還慢慢悠悠地漂。
啊,終于,水滲進了船。小船到底沉不住氣了,漸漸沉了底。全班同學(xué)熱烈鼓起掌來。
選自《我教兒子學(xué)作文》肖復(fù)興著廣東教育出版社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