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言紅
2008年是我們河南省高中新課改的第一年,同時自己也是第二年參加工作,我擔任高一年級2個班的物理課。從開學以后的這段時間里無論是對自己的教學還是對自己所帶的班級的學生狀況都有一些認識。在扎扎實實開展新課改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新課改后的教材也跟著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比如教材上面的活動多了,讓學生自己思考的空間大了,那作為教師我們將要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呢,同時我們又要如何引導學生呢?
首先,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機。物理學是一門深奧抽象而又充滿邏輯推理的自然科學,因此不少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尤其是喜歡形象思維的女同學,對物理課常常是望而生畏。經(jīng)驗表明,學生感到物理題目難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規(guī)律(公式)不熟,而是無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從而無法準確地弄清物理過程。我首先在課堂上鼓勵所有學生:只要加油,物理并不難學。其次針對女生學習物理有點吃力,注意及時幫助女生進行心理障礙的調(diào)適,樹立她們學好物理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我力圖把結論與生活現(xiàn)象結合起來,這樣就突破了教學難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新課程更應該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主動思考。
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不僅要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qū)W生傳授教材知識,經(jīng)常啟發(fā)學生思維,而且應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對有些簡易的實驗,可讓學生參與準備實驗器材,如“水流星”,在顯示微小形變實驗中需要用到的玻璃瓶等,在準備的過程當中加深學生對原理的認識。
再次,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多媒體。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絕大多數(shù)物理知識都是通過觀察和實驗,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認真地概括、總結得出來的,人們無論是學習和研究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還是將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際,都離不開這一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然而,單靠觀察和實驗,也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因為很多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如關于分子運動及原子結構的知識,大氣壓強的知識,電、磁等場的知識,光、聲等波的知識。這些物理知識所涉及的物質(zhì)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就無法直接觀察到了。牛頓第一定律等物理規(guī)律所描述的則是一種用實驗根本無法驗證的理想情況。如果將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研究與物理教學研究整合起來達到優(yōu)勢互補,這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重大問題。在課堂上把板書與多媒體結合起來,比如很多實驗過程,如果手邊沒有儀器,我就用課件演示出來,這樣學生都有直觀的印象,認識也就深刻了。
最后,在新課改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擺正態(tài)度。作為教師,在新課改試驗的第一年,我們要不斷的摸索,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自己。作為學生也應該明確自己的位置,懂得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態(tài)度,俗話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擺正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以后,就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已經(jīng)做了什么,將要做什么,這對于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在新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本人應努力鉆研教材與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改,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加大課改范圍和步伐,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