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 蟲
女人喜歡鬧分手,目的是為了讓男人挽留,等到真要分手了,卻怎么也下不了狠心,甚至要千方百計挽留。你問理由,當然人人都會說是愛情,愛情是我們做出一切低智商決定的借口,愛情是障眼法,讓我們既看不見他的心,也看不見自己的心。我愛他呀,所以我不要離開他。不,這不是事實。事實是:你不敢離開他。
你害怕失去了他,證明了自己的失敗,失去了他,以后你再沒有力氣愛別人。
你習慣了跟他在一起,他的好與不好你都已經(jīng)無比熟悉,你害怕重新去適應新的人。
你舍不得那些與他在一起的時間,猶如賭徒舍不得已經(jīng)輸?shù)舻幕I碼,你害怕自己錯過了贏回來的機會。
你不敢獨立生活,離開學校就與他同居,無論這人多么差,至少有個男人作伴,你害怕一個人住。
你對他的付出,已證你有深深的自卑,你害怕去爭取更好的生活,害怕遇到更好的人。
你害怕分手的痛,為了逃避那樣的痛苦,你寧愿忍受瑣事細碎的牙齒一點點啃食你所剩無幾的熱情。
……真實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可是你不肯承認這些,寧愿自欺欺人說自己還愛他。你不敢說自己不愛了,不敢說自己不敢,你嘆著氣流著淚,畫地為牢,自覺有種絕望的凄美。你對分手充滿想象,只是那些分手之后的未知,一次次把你嚇了回來。
金屬籠子里的小白鼠遭受電擊,它當然會馬上向外跑,門前是塊大玻璃,它跑得有多快,就撞得有多痛。如此重復,再重復,小白鼠放棄了逃跑的機會,即使撤掉那塊玻璃,它也會選擇在籠子里忍受電擊,而不愿意再去撞向那塊玻璃——它怕了,它怕這次的嘗試又是一次無用功,怕這次的逃離,又換來一次傷害。不如聽天由命吧。
這個實驗求證的是一個名詞:“習得性無助”。那種無助,放棄,是從失敗中“習得”的,大部分的人會在玻璃門的前面放棄理想,安靜地在現(xiàn)實的牢籠里度過一生。
女人們也是一樣,在兩個人的相處中,“習得”的是無助,那些“我不敢”就是玻璃門,一次次把分手的打算反彈回來,最后忘記了自己本來有沖出籠子的力量。
若是真的愛,你就不會害怕離開。若是真的愛,你會更知道改變的重要性。若是真的愛,首先你是一個獨立勇敢的人,才能付出和收獲真愛。
時間和生活會教會我們看清楚內(nèi)心的需要,你早已知道大家不會有結(jié)果,那么就勇敢點,去面對分手的傷痛,傷痛是真實的,想象是虛幻的,你何必一次次在自己想象的玻璃門前停住腳步,為什么不去面對真實?
生命充滿荊棘,越是敏感脆弱的人,越是比別人加倍地需要信心和勇氣,有勇氣去愛上一個人,也有勇氣離開他。有信心去掌握自己的愛,也有信心修改。
紐扣
海燕
以前買了新衣服,回家先洗一水,還要把縫在內(nèi)側(cè)那個備用紐扣剪下來放一邊。當時想一定記著那剪下的扣子放在哪里,可日子久了,再搬幾次家,都丟了。
扣子掉了,很難碰巧配上同樣的,除非買一整套新扣子重新釘上,但這樣,工程就太浩大了?;蛘呷コ閷峡p里找找,五個大小差不多而顏色各不同的湊湊,倒也別致,可也難。往往就因為一只扣子,一件衣服就不想再穿了,覺得,人生真是前緣后事,可遇不可求啊。
現(xiàn)在再買新衣服,就不剪扣子了,就讓它在里面吊著。疙疙瘩瘩的,雖然有點不舒服,但心里踏實——就像多數(shù)湊合的媚姻。尤其是出差的時候,手袋里還要塞個小針線包和兩枚別針,因為怕走在陌生城市的街道上突然遭遇裙子開線、崩了拉鏈什么的——生活總是充滿意外,事先留下余地、后路和備份。
可見是年齡大了吧?
紐扣也可以示愛,這里單指中式衣裳的扣子。據(jù)說明代以后就有了的:空的小環(huán)叫紐,實心小疙瘩叫扣。有風俗是男子出門前,愛他的女人會重新縫一遍他胸口第=顆紐扣,縫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替他系上,這樣,他走多遠都不會忘記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