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真
玉蒼景點有一百單八個之多,最鐘情者,法云寺也。
世人游玉蒼,往往只感嘆國家森林公園玉蒼山之絕壁擎天、怪石崢嶸,而難以體會法云寺之幽雅靜逸、風格古樸。省首屆森林旅游節(jié)時候。很多散客更是把路旁的法云寺當成是普通的祠堂宗廟游覽,這對千年古剎法云寺是一種蔑視。法云寺之于玉蒼正如少林寺之于嵩山,去嵩山不去少林寺等于白去了嵩山,同樣去玉蒼山不去法云寺等于白去了玉蒼山。
小的時候,玉蒼山并不通盤山公路,筆者與同伴登玉蒼得靠雙腿從山腳下爬到山頂,而我們對于是否到達玉蒼山的標志都是約定俗成的:那就是進得法云寺表示登山成功了,未到法云寺則表示半途而廢了。
法云寺始建于宋成淳間(約公元1265年),至今已近千年。法云寺座落于海拔770米的大玉蒼主峰龍頭崗上,與周圍茂盛的森林、奇異的山石、清澈的湖水相映成趣。這個高度的海拔,換算成城里的大廈,只怕要有二百五十多層高了。五行家曾言,法云寺青龍在左,白虎在右,朱雀在前,玄武在后,正是風水絕佳之地。
車子停泊在玉蒼山莊,不過百步,便到法云寺。蒼天大樹蔭蔽,清風吹來淡淡的檀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放生池。池塘的中間有一假山。假山上供奉著一尊送子觀音像。觀音腳下有一磨盤在水的推動下不停地轉(zhuǎn)動,相傳只要能將硬幣扔到磨盤內(nèi),生兒育女之事便可隨心所欲。筆者不知游客們是否篤信這樣的傳說,但假山上和水池底下滿是白晃晃閃人眼睛的硬幣。
法云寺建筑由金剛殿、大雄寶殿、觀音閣以及左右配閣組成。金剛殿供奉著怒目圓睜的四大金剛,善男信女們都相信有他們把關(guān),淫邪之氣便不敢近體。大雄寶殿儼然是宗教博物館,陳列各路神仙的肖像,佛祖、土地、山神、夜叉、閻羅、龍王、童女、居士那些在《西游記》中能夠讀得到的,在這里都能夠找到惟妙惟肖的形象。觀音閣供奉著千手觀音像,千手觀音是佛教六觀音之一?!扒А睘闊o量及圓滿之義,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圓滿無礙。根據(jù)《陀羅尼經(jīng)》云:千手千眼觀世音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而滿足一切愿求。200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國殘疾人藝術(shù)團根據(jù)她的形象改編成的藝術(shù)作品《千手觀音》,取得了舉國轟動的效應。小朋友若能把她的手數(shù)出來,其慧根自然不淺。寺內(nèi)四時香火不斷,遇上佛教節(jié)日更是異常熱鬧。去年,溫州市森林旅游節(jié)之時,筆者在玉蒼山上執(zhí)勤,正趕上法云寺為四川地震殉難者舉行祈佛法會,這是筆者見過最為和諧的法會。
法云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歷史淵源。段祖師開山后,建寺廟三座,今已只剩下法云寺。法師臨終時“斷肉身為三。一段喂鳥,一段養(yǎng)龜,一段飼魚?!笨芍^好事做到頭。開基建造后,明宣德(1426-1435)間僧真干,清康熙(1662-1722)間僧海謙相繼修繕,民國三年(1914)重建,素為全縣第一禪林。寺內(nèi)善存盤龍石柱三對,圖象精美,雕刻考究。又有大銅鐘和小鐵鐘各一口、白石缸一只、白石洗二只、古井一口,系為清光緒年間鑄造。另有一塊清乾隆間立的“奉憲勒禁”石碑。據(jù)碑記,時有林正候自稱其祖先于宋時施田建寺,妄圖霸占寺產(chǎn),縣令將林枷責。并勒碑示禁。最負盛名的莫過于“皇朝壽山”四字,傳說是明正德皇帝御筆親書。四字何解?“皇”即皇帝,“朝”乃“到”之意?!皦凵健笔恰坝裆n山”的別稱,意思就說皇帝來過玉蒼山。
玉云橋畔水潺潺,溯流尋蹤碧溪彎。禪林勝跡法云寺,相傳御筆題壽山。法云寺如此多驕,游玉蒼豈能錯過?
責任編輯:吳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