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向群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英語教育教學思想的一場變革。作為英語教師,我們首先應明白,基礎教育是以全體國民素質為目標,以面向全體學生,淡化選拔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宗旨,以育人為本,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使學生德、智、體、美、勞諸多面得到全面、和諧、統(tǒng)一的發(fā)展。那么,在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沖破應試教育的壓力,確立新的人才觀和質量觀。其次,要把握英語目標和掌握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重點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情感
在英語教學中,情感是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學生具有遠大的理想,濃厚的興趣、愉快的情感,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情感素質,是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習的潛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情感的滿足,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
二、情景
情景是指人們生活的一切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總和。形象生動的社會語言情境為課堂教學采用聽、說、讀、寫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了條件,思想信息交流活動是通過在情景中理解語言意義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因此,學英語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理解,實現(xiàn)它的功能。在英語教學中真實的言語情景或模擬情景,能使學生更好的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境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fā)表達思想的欲望,從而促進英語學習,培養(yǎng)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利用具體事物、圖片、投像、聲像等多媒體教學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本途徑
英語素質教育最終要落實到聽、說 、讀、寫四大基本本訓練上,要通過哪些渠道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呢?
(一)教師必須明確語言自身的規(guī)律
語言的規(guī)律是聽進去,讀進去,把它儲存在大腦里,然后再說出去,寫出去給別人聽、看,以來實現(xiàn)人們之間思想感情交流,通過聽、說、讀、寫的相互轉換完成輸入和輸出信息的過程。所以學生要先學會聽、接著學會說,再學會讀、寫,這是學習英語的規(guī)律,聽、說是讀、寫的基礎,讀、寫是聽、說形式的轉化和升華,是從低級向高級的發(fā)展的過程。
教師的教學也必須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先教會學生聽、說,然后教會學生讀、寫。聽、說、讀、寫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二)教師的聽、說、讀、寫能力必須全面提高
教師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對象,教師的英語“聽、說、讀、寫”到達爐火出青的地步,教學中運用自如,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他就會用英語來思維,達到這一步,教學就比較容易了。
(三)教師應轉變觀念,改革方法
多年的“應試教育”使教師的教學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現(xiàn)在要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原來的思維定勢打破了,穩(wěn)定結構失去了平衡了,面對這種形勢,不改變教學觀念,不改革學習方法不行。
(四)教師要抓英語課堂教學
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多使用英語。新教材中的大多數(shù)課文都包含有“聽、說、讀、寫”四個項目的技能訓練,要求學生聽的,說的,讀的,寫的,都要給學生機會和時間去聽、去說、去讀、去寫。
(五)階段不同,聽、說、讀、寫有所側重
初學階段應把重點放在“聽、說”,提高階段在繼續(xù)發(fā)展“聽、說”的基礎上,適當側重“讀、寫”,初學階段教師要說英語,讓學生感知英語,聽懂,進而模仿著說。到了提高階段,“讀”是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般易于指導訓練,“寫”是最難的,教師可以從“說”方面進行訓練,無論要求學生寫什么,都讓學生說一說,然后把所說的話寫下來。這樣既訓練了“說”,也訓練了“寫”,二者相得益彰。
四,實施素質教育的保障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要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地發(fā)展,而教師在其中又起著關鍵的作用。為更好的貫徹實施素質教育,英語教師應特別注重培養(yǎng)以下素質:
培養(yǎng)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心理素質。為了適應新世紀外語教學的需要,我們教師更要以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培養(yǎng)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為了英語教學的需要,教師不僅要熟知中國的文化,還要特別熟知外國的文化。
培養(yǎng)一定的現(xiàn)代化教學技能。當今信息技術在教學的應用,大大改變了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中的傳統(tǒng)模式。
時代呼喚英語教學必須實施素質教育,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給英語素質教育的藍圖,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盡點微薄之力吧!
(河北省冀州市碼頭李鎮(zhè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