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剛
“校本教研”,即是立足于學?,F(xiàn)有教育資源,動員和促進全體教師自覺置身于多種教育科研活動之中,不斷提升和完善和自我,以達到迅速成長的極好形式和必由之路。
新課程的開發(fā)實施,更呼喚教師成長為研究的主體。校本教研在構建學習型校園文化氛圍,激發(fā)教師創(chuàng)造潛能,提升教育素質,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功能,也是與新課程同步的一種必然。
以“校本教研”促教師成長,我區(qū)在近幾年中作了積極探索,也取得明顯的成績和效果,我們的基本經驗是:善于學習,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合作,搞好教學教研;立足課題研究,開發(fā)校本課程;善于反思,求實創(chuàng)新,提升自我,與時俱進。
一、勤于學習,提高理論水平,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基礎
當前大力提倡“終身學習”、做“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一方面是指學習不斷更新變化的專業(y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問題、再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你不讀書、不借鑒別人、不吸收新鮮的知識與觀點,只是閉門造車,是很難有新的進步的。
學歷只能代表一個人的基礎,并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教學能力的提高關鍵是在工作實踐中是否善于學習、善于動腦、善于質疑。學會借鑒、學會吸收、學會融合,再加上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思考,就會使你的能力不斷提高,不斷有新的成績,從而成為精通某一學段或某一領域的帶頭人,成為教學名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會讀書,會思考,才會有行動、有收獲?!白屪x書成為習慣、生活因讀書而精彩;讓學習成為工作,生命因學習而成功”應是你我每一個人的宣言和座右銘?!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日積月累,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二、開展好各類公開課、優(yōu)質課、示范課、觀摩課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是加速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途徑
對于各級各類的公開課、優(yōu)質課、示范課、觀摩課活動,參與人要從對教材的分析、教法選擇、環(huán)節(jié)設置、活動設計、歸納總結等方面進行精酌細推、精心準備、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參與人和教研組同行教師共同參與,形成集體智慧和個人智慧的有機結合。
這事實上也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的“同伴互助”過程;同時參與人還應做到具有開拓思想和啟迪意義,所做的課有個性創(chuàng)見、個性特色,對于當前新課改理念應明顯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教學演示中,使之真正具有示范意義、引領意義和教育意義,使觀聽者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
公開課、優(yōu)質課、示范課、觀摩課活動的舉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種實驗解剖演示,是一種范例引領,廣大參與教師實際使在學習和補充接受再教育,不論成功與失敗,總有許多昭示于人,發(fā)人深省的東西,是善于學習借鑒者及后來者少走一些彎路,多一些成功,不僅參與人是一次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過程,同時無疑也是有助于其他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三、進行教育科研,開發(fā)校本課程,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關鍵
教師如果僅要求自己把教學像工廠做工一樣當做一種任務來完成,那只能算是教書匠,如果把自己定位為教好學生,教好成績,那只能算做是一個好老師,只有從研究的角度,用研究的思維和方法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來解決教育發(fā)展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并能帶動一批人融入到這一過程中,才能稱得上教學名師。
因此,我們只有主動參與教育科研,參與校本課程開發(fā),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看作是自己進步與成長的機遇,認真思考與研究,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事課題研究,開發(fā)校本課程,做起來都需要耐心、時間、精力,然而一旦沉浸其中,你同樣會享受到其中的樂趣,你的這種歷練使你一輩子的財富。
課題研究、校本課程開發(fā)、促進了觀點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通過調查研究,學習理論,對教育本質、教學目標和教育方針的理解更加深刻,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質量觀。
校本課程開發(fā),會迫使參與的教師自覺進行再學習,搜集、積累、分析、歸納信息資料,從單純知識的角度講,必然遠遠超出自己的學科專業(yè),更為廣闊地涉獵多種學科綜合知識,這無疑促進了參與教師的知識開發(fā)和擴充,適應了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知識廣博化和綜合化的要求。
另外,這些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要求參與教師走入社會,接觸各類社會單位、科研機構、新聞媒體,要求學會使用各種實驗手段、信息手段,許多教師也正是在這種研究活動中向社會學習,鍛煉提高了交際交往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科學組織能力、處事應變能力和心理適應能力,使教師的角色形象更加豐滿、成熟。
因此,我們在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千萬別忘了及時總結工作中的經驗與不足,反思有無更好的解決途徑并及時評諸筆端,堅持寫教育隨筆,寫教學反思,堅持積累成功教育案例,久而久之,你就會擁有一筆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財富”。
古人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想我們不能只把它傳授給我們教育的孩子,而應該把它作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座右銘,讓總結和反思成為我們這樣和成長的法寶!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相信,只要每一位中小學教師都立足于校本教研,不斷的學習、探索、實踐、反思、總結,就會體驗成長、感悟成長,從而獲取到教育教學的快樂和真諦。愿每一位中小學教師都能以這次會議為契機,以自己所認學科的教育教學為平臺,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自己的專業(yè)化成長為目標,真正踏上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終身學習之路,相信我區(qū)將會有更多的優(yōu)秀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出現(xiàn),我區(qū)的教育科研和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之路也必會迎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連云港市東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