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霞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要寓教于樂,講究教學方法的選擇,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探討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 效率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4-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也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學到了大量的知識,接觸到的信息量是其他時間不能比擬的。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是最主要的學習渠道,是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教師只有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如果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沒有把握好,其他任何補救性的措施都會事倍功半。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地探究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實踐中,怎么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
教學要從學生實際經驗出發(f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利用“跳一跳即能摘桃子”的做法,設置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中自然地生發(fā)聯想進行思考,進而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中,學生對“余數”這一新概念不明白,于是,我做了這樣一個游戲:叫同學們伸出一只手,把五個手指每兩個分一組,結果還剩下一根手指。這時,我及時引導:這剩下不能成一組的就是余數。并馬上板書:5/2=2----1(余數)。這樣,學生很容易就弄懂了“余數”的含義。在教學“元、角、分”這部分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們聯系上商店買東西的實際經驗來學習。讓學生考慮:用一元錢買一支三角的筆,售貨員應該找多少錢?從答案七角中得出:一元=10角的結論。這樣,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fā),教學起來簡單明了,學生也動手動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學生真正處于教育主體的地位。又如在教學“米、厘米”的初步認識時,為讓學生有切身感受一米與一厘米各是什么樣的長度,做了一個實驗:學生手指寬度大約10厘米,學生兩臂伸直大約一米,通過對比,學生明白“米、厘米”這兩個單位概念的含義。再請學生以每天見到的操場為例子定操場寬度的單位,學生自然而然就得出正確答案,這樣就實現了教學目的。所以教學中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課堂教學應該圍繞激趣、易學這個核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所講述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學效率一定高。這是無數教育前輩的經驗之一,一定要寓教于樂。越是難學的,越是枯燥的學科更要注意激趣這個問題。沒有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學生的學習的被動的,是不積極的。所以激趣是提高課堂教學的首要工作。易學則是讓學生體驗“成功”手段。教師通過對知識的分解,讓學生學起來容易,簡單,讓學生覺得教學內容很輕松,那么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就會很積極,這便是他學習的動力。所以說要讓學生學習主動積極,就必須讓他享受成功的樂趣,而是否能享受成功的樂趣,更取決于老師對教材的把握。
在教學除法豎式這一節(jié),除法豎式中除數、商、被除數的位置學生往往弄錯,針對這個問題,聯系除法豎式的特征,可以把除法豎式符號“廠”比作房子,被除數住房子里,除數站在房子左邊,而商站在房頂上,再列豎式對應講解,這樣學生感到很形象,就記住了各個數的位置。語文生字學習中,一個老師分析字形結構,巧妙的把“器”字編成“狗咬了四口”的字謎,學生通過趣味猜謎,形象記憶,這一活動讓學生們大受啟發(fā),把“厭”字編成“廠里有條狗”的字謎,并推而廣之。這種形式生動有趣,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離不開教學方式的選擇
要提高教學效率,傳授知識的形式也很重要。傳授知識的形式多種多樣,但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年齡特點,選擇恰當的形式。在上“角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運用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比賽折不同大小的角,畫不同大小、邊不同長短的角,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得出角有大有小,但都只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結論。在比賽中,學生的精力高度集中,積極動手、思考,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教學內容不直觀或者沒有接觸過的時候,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教學,視聽相兼,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良好表現力與重現力,用外部刺激使學生展開積極地思維活動。由此可見,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學形式一定要選擇好。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該師生總動員
提高課堂效率是為了更好的學習,一切都是為了學生,那么,為什么不發(fā)揮全體學生和任課教師的聰明才智呢?全體總動員,為了學習,大家來思考,這個題還可以怎么舉例更易懂?學了這種題,那些題屬于舉一反三的范圍?這類題的練習可以設計成哪些方式更有意思?大家都來想辦法,一定能集眾人的智慧,收獲累累碩果。
綜上所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方法多樣。只有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但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個永無止境的探究課題,不論方法如何,都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立足學生水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寓教于樂。社會在變,教學思想不斷革新,但是無論怎樣,只要在教學中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必能取得優(yōu)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