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凱
摘要:目前。雙語教學正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熱點,越來越多的地區(qū)和學校已經實施或準備實驗雙語教學,在沿海和東部的一些地區(qū)已經進行了幾年雙語教學的實踐和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形成了初步的理論。但總的來說雙語教學在我國處于初步的探討階段。我們應不斷努力,集思廣益。從而為我國的繁榮昌盛培養(yǎng)大批的人才。
關鍵字:小學英語;雙語教學;體會
目前,雙語教學正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熱點。越來越多的地區(qū)和學校已經實施或準備實驗雙語教學,在沿海和東部的一些地區(qū)已經進行了幾年雙語教學的實踐和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形成了初步的理論。下面筆者談幾點雙語教學的體會。
一、雙語教學的意義
自從我國開展雙語教學以來,人們的觀點各異甚至相左,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理解我國為什么要開展雙語教學。有人曾說:“用漢語教學有的學生都聽不懂,何況英語,雙語教學有作用么?”那到底什么是雙語教學呢?雙語教學就是用全部或部分第二語言(英語)來教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歷史、地理等非語言學科。我國開展雙語教學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英語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以及用英語解決學科問題的能力,滿足國家未來發(fā)展的需要。
(一)大家都知道,我國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從高中到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卻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用英語交流,不能閱讀英語文獻,聽不懂、說不出。很顯然我國的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沒有更多的鍛煉機會。只有經常用英語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語。從而提高英語水平。所以我國目前開展的雙語教學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鍛煉和學習的機會。
(二)培養(yǎng)雙語人才也為我國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準備了充分的人力資源。人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美國和歐洲在科學、技術、經濟、文化方面仍然居于世界領先地位,而我們中國屬于第三世界,是發(fā)展中國家。我們必須加強英語學習,才能較快地掌握發(fā)達國家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才能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三)搞好雙語教學也是為了滿足地方發(fā)展的需要。越是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開展雙語教學越早。這是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因為,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和國際不斷的交流,需要大量的雙語人才,從而使這些地區(qū)認識到培養(yǎng)雙語人才的重要性。
二、怎樣搞好雙語教學
具有雙語師資和教材后,如何搞好雙語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達到應有的水平。現在我國開展雙語教學大多采用沉浸式教學方法,就是用50%-100%的英語給學生傳授學科知識。
(一)學科教學不同于外語教學。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學科教學尤其是理科教學要求準確、精確。具有科學性。不能模棱兩可,所以實行雙語教育的一個前提或要求是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水準,這樣教師才可以在任何時候靈活運用雙語授課。教師在備課時應該遵循教學規(guī)律,語言要準確,概念要清楚。與普通教學不同的是,教師要用一部分的英語進行講解,而我國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差,這就要求雙語教師英語表達要準確,要用最簡單、最通俗的語言講解出來,再加上肢體語言的演示減少學生接受的難度。從而達到學科的目標。
(二)選擇合適的內容,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科的雙語教學。作為雙語教師既要精通學科知識,又要有雙語能力。更要有較強的責任心。教師應該具有把握教材的能力,對于整本教材做出一個科學的選擇,哪些內容適合開展雙語教學,哪些適合用母語教學,在學期初要有一個詳細的計劃。為完成雙語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在開展雙語教學時要注意循序漸進,開始階段可以少用英語或者只用一些課堂用語,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這些英語已經非常熟悉了,教師可以逐漸增加英語的比例。增加難度。根據課程的內容或多或少地使用英語教學。所以教師對教材和英語比例的把握也是完成雙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就是關于專業(yè)詞匯的問題,這是很多教師擔心的難點問題,搞好雙語教學必須克服這個困難。一般來說,開展雙語教學的學校都應該為學生訂制英語版的教材,上課前教師應該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學生課前要查閱生詞。尤其是專業(yè)詞匯。上課時,教師給出專業(yè)詞匯的同時應該緊跟漢語。因為專業(yè)詞匯在一節(jié)課中出現的頻率較高,所以經過教師在學生大腦中反復的刺激后。會使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當一節(jié)課結束時。雖然學生并不一定知道這些詞匯的拼寫,但當他們聽到讀音時應該能很快地反應出詞匯的意思,那么,這節(jié)課就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標。當然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內容,方法也不盡相同,需要教師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不斷地去研究、去探索。
三、雙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我們應該有明確的目的,不是為了搞雙語教學而搞,不是在作秀。更不是在表演。我們的目的是傳授給學生知識。無論從事哪一個學科的雙語教學,首要的目的是達到學科教學的目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用英語來思考和解答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擇合適的內容。如果我們?yōu)榱送怀鐾庹Z而忽略了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科知識。就失去了雙語教學的意義。
(二)教師在進行雙語教學時,要注意英語和漢語的比例。英語過多,學生會感到困惑,大腦過于疲勞,從而導致學生的厭煩,不利于學生集中精力聽課,甚至會讓學生失去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對于一些外語能力差的學生,他就可能聽不懂,學不到任何知識,這樣長久下去就會造成學生因外語能力的差異接受的信息量不一樣。影響了學生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人為地造成了不平等。我認為這個比例應該滿足大多數學生的要求,讓學生在外語方面感到很輕松,只是對已學的詞匯和句型的鞏固和加強,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學習學科知識上,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三)要想合理地分配英語和漢語的比例,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外語程度,而且英語和漢語的過渡要自然。雙語教育的基本原則是教師堅持使用學生的目的語。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解答問題,教師都用目的語進行。這樣做是為了向學生提供比較多的語言輸入信息,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目的語。我們知道英語和漢語的語音、語速有一定的差別,如果英、漢的轉變很突然,讓學生聽起來感覺不舒服,也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分散學生的精力。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到怎樣才能使英、漢過渡得自然,不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完成雙語教學。
總之,雙語教學在我國處于初步的探討階段。我們應不斷努力,集思廣益,為我國的繁榮昌盛培養(yǎng)大批的國際型人才,使我國在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等領域較快地躍入世界強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