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雙軍
一、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書面表達教學
在上書面表達課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作必要的指導。例如,可以要求學生的書面表達任務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使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營造一種非常輕松愉快的書面表達氣氛,也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共同達到改進英語書面表達課的目的。在具體實施中,可采取如下步驟:
1教師提出必要指導。教師首先扼要地向學生講明每次寫作的特點、要求、體裁和格式。同時充分預見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給予一定的幫助。
2學生構思。準備材料。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審題,初步進行構思表達??紤]所需的詞語、句型,形成框架,為討論準備語言材料。
3小組討論,列出要點。討論時,組員之間常常是各抒己見,陳述理由,最后達成共識。應當鼓勵差生多發(fā)言,耐心聽取他們的解釋。合理分組的目的就在于組員之間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對中等生來說,優(yōu)生所具有的寫書面表達的方法和技巧是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而差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學有所得:優(yōu)生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自我價值得到體現,自尊心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增強。
4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可讓一、兩個小組口頭報告或板書所列要點,引導全班學生評價、糾正。
5擴展要點,連句成文。這一步要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句子間的銜接與過渡,合理地使用連接詞,使行文連貫。學生成文之后,自改一次,重點糾正語法、詞匯等常見錯誤。
6組內互評,連句成文。小組成員分成兩對互相閱讀對方的作品,有什么問題可相互討論,也可找組內其他成員共同探討。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咨詢老師。最后,學生將書面表達再次修改重寫上交。這一步一般在課外完成。
二、做好對書面表達的批改與評析
傳統的書面表達往往由教師批改。由于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的機會,其語感不強。語言不流暢,在書面表達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語法錯誤和詞匯錯誤,于是教師便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批閱、修改學生的書面表達。教師批改書面表達苦不堪言,但沒有換得學生的書面表達水平的快速提高。也就是說,如此批改書面表達效果不大。為了減輕教師過重的工作負擔,讓教師騰出時間學習,更為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水平,對于學生的書面表達要提倡合作式批改與評析。
1教師演示范文,師生共同評議。評議前。教師從各小組中選出一篇范文,讓各小組做成演示文稿。在上作文評講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幻燈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演示,讓師生共同評論,共同修改。從內容到文字,從整體到細節(jié),各抒己見,相互切磋,邊評邊改。在評改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唱主角,討論一下這些書面表達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寫得不好。應該如何改進,對自己有哪些啟發(fā),應該吸取哪些教訓等。這樣,既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口頭表達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又可讓學生通過全面研究教師對自己書面表達的批改,從而提高自己批改書面表達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學生可從教師的批改中,更全面準確地了解自己的情況。以改進不足之處,求得更大的進步,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于是學生們通過合作深入細致地批改他人的書面表達,既幫助同學修改了書面表達,又從同學與教師的行文思路與推敲文字的手法中受到啟迪。改的是他人的錯誤,卻讓人反思自己類似的毛?。涸u的是他人的文章,但同時又提高了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教師可利用這一機會向學生示范書面表達批改的基本思路與技巧,還可進一步強調在書面表達中應注意的事項。從而促進學生書面表達水平的提高。
2學生互相批改。教師講評完書面表達之后,可讓學生修改別人的書面表達。學生角色發(fā)生了轉變,變成了“先生”的角色。為了讓學生學會修改他人的文章,掌握正確的評分標準。要對學生進行培訓,向學生講清楚批改書面表達應該注意的問題,如書面表達的主題是否鮮明。內容是否切題。結構是否清晰,用來說明主題的事實和細節(jié)是否充分,提醒他們注意動詞的運用、名詞的單復數、連詞的選用等。并把考試的評分標準印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學習。還可通過師生共同探討范文的評改情況,來把握評改原則與標準?;ハ嗯臅r,學生寫完書面表達之后,自己首先要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后把自己改過的書面表達交給老師。老師再把全班的書面表達打亂,讓同學之間互改書面表達,可以是男同學批改女同學的,也可以是寫作水平好的批改寫作水平差的?;蚍粗?;也可讓同桌之間互改。這樣可以保證每次每人都能批改到不同的書面表達,了解不同學生的寫作風格。同學之間互改書面表達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互改書面表達的必要性,要求每一個學生認真負責,指出每一篇文章的優(yōu)缺點,并在批改后簽上自己的名字交給老師。教師對文章進行最后把關,對做得好的學生要提出表揚。
學生互相批改可以使同學之間形成一種互相關心、互相支持、互相承擔義務的和諧的學習關系,并從書面表達中獲得更多樂趣。提高思考和進行高水平推理的能力,使他們經常產生新的想法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使書面表達水平差的學生獲得向高水平的學生學習的機會;還可以使高水平的學生進一步提高書面表達水平。開拓視野,從而達到全班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教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時代的要求。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合作學習是解決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記”的灌輸式教學的最好對策,這種學生之間的合作應當成為現代課堂教學的主流。在英語書面表達教學中,教會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可以達到以下教學效果:
1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將合作學習引入英語書面表達課堂以后。課堂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大多數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增強。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大多數學生認為合作學習不但減少了學習時孤獨無伴的感覺,更可享受與其他同學共同解決問題的樂趣。學生們不但變得樂于上英語課,而且參與面不斷加大,參與度也迅速提高。課堂外,學生能自覺預習、查閱詞典、討論問題,閱讀英語報刊,還有的學生上網收集信息。這都表明了學生已學會了主動學習,學會了從各方面獲取信息并加工處理成為自己所需的語言交際素材,發(fā)展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2改善師生關系,消除緊張情緒。在小組活動中,學生平等地參與、自由地使用語言。有更多的獨立性,可以自己決定使用什么語言來完成某一任務,由于面對組內四、五個成員的心理壓力要比面對全班同學的壓力小得多,組內每個成員都敢于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教師對學生的錯誤也顯得較為“寬容”,只要不影響正常交際或遠離所討論的話題,就盡量不去糾正。經過一段時間,許多學生從一開始不敢開口說變得敢于開口說,從無話可說變得有話可說,并且想把它說好。學生說英語的緊張情緒消除了,自信心不斷得到增強,其交際能力也在反復交流與練習中得到了提高。
3培養(yǎng)合作精神。增強群體意識。21世紀的教育目標應該是教會學生“l(fā)earning to know”?!發(fā)earning to be”,“l(fā)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生存、學會合作與競爭應滲透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去。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和不同渠道,使學生在分工與合作中學會共同生活,教他們學知、學做、學會發(fā)展。這種合作學習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英語學習本身。在合作學習英語寫作教學中,大量的活動需要組內的合作與組間的競爭,久而久之,班內、組內每個人都樹立了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這種溫暖的、積極的班級情感創(chuàng)造了一種相互支持和充滿熱情的氣氛。十分有利于學習。
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教學得法,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大量訓練,我們相信,學生們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就會得到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