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瀾
這是個人人崇拜成功的時代,但登上頂峰的人畢竟鳳毛麟角。對成功,我們的定義很狹窄,往往感覺付出太多,收獲卻太少。
歌德曾說過:“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沒想到成長。”成功其實是向某個目標前進的過程,是在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成功在人生當中只有一兩個點,它是外在,由別人去評論;而成長是個持續(xù)的過程,是內(nèi)在,在內(nèi)心愉悅存在。說起成功,每個人都擔心失去;而成長是自己的。雖緩慢成長,但充滿自信。
每個人成功都是從困境開始,要思考怎樣度過困境。人要想著做獨特的自己,就不要太容易受傷,臉皮要厚點。有時候,人并不喜歡自己工作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給人相當大的壓迫感,這時候,你一方面要尋求突破,另一方面,你心里要清楚自己要什么。
很多人問我,楊瀾,你為什么能采訪各國總統(tǒng)等大人物,我就不能呢?
其實,你要相信積累,首先你要讓你的報道稍微有點不同。就那么一點不同,或許后面的情形就不一樣了。我剛開始工作時,是約一個證監(jiān)會主席,當時也是托了很多人才約到的,還要出場費,心里很郁悶。做了三四年后,節(jié)目做得好,底氣足了,別人爭相來上我的節(jié)目。
我不管什么采訪,所有功課都自己來消化,你要相信積累的力量。還有就是誠意、善意的力量。在你的能力范圍內(nèi),善意地對待別人,善意就像空氣一樣是會流通的,到時會有正面的能量還給你,你的價值就會得到體現(xiàn)。人要學會自己成長,把成長作為人生目標去完成,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我曾說過“成功要趁早”這句話,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找任何機會,不要害怕表達自己。年輕的時候,要有自己的觀點,要有勇氣去表達自己。
很多記者在采訪我時往往會說,楊瀾你很有心計呀,在中央電視臺最輝煌的時候選擇去讀書,后來又到鳳凰衛(wèi)視——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嗎?我說沒有啊,我哪有什么心計呀?當時我在中央電視臺是一名當紅的主持人,大型活動都由我去主持??墒且患∈拢瑓s讓我感到我身處的環(huán)境極其不安全。有一年春節(jié)晚會,共有六名主持,多遍彩排后,導演組突然決定不用其中一位大姐了,但沒有人去通知她。那一天,那位大姐黯然神傷地走了。我當時坐在一旁,那一刻我似乎看到自己的未來就是這樣。我想,今天如果沒有機遇和環(huán)境的平臺,有多少成功算是你努力的結(jié)果?選擇離開是因為恐懼,因為命運不在自己的掌握中。從那一刻起,我就覺得自己首先得站穩(wěn)腳跟,不要沉迷在鮮花和掌聲中,而是去尋找成長、去讀書。我的一些成長并不是精心安排,只是跟隨心底最真切的聲音。年輕的時候不去搏一搏,什么時候還有機會?
(選自《廈門日報》)
1,楊瀾剛開始工作時,約一個證監(jiān)會主席,人家還要出場費,為什么后來別人爭相來上她的節(jié)目?
2結(jié)合本文簡單談談成長與成功的區(qū)別。再想一想,成長與成功之間又有什么關(guān)系?
3,請你說說楊瀾的話“成功要趁早”的本質(zhì)含義。
4當時楊瀾是中央電視臺的當紅主持人,而她卻在此時選擇了離開電視臺去讀書。很多人對她的做法不理解,也不贊同。讀了本文之后,你是否贊同她的做法?請簡述理由。
5,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話“年輕的時候不去搏一搏,什么時候還有機會”的含義的?
1,因為楊瀾時刻想著要讓她的報道稍微有點不同,有自己的特色,節(jié)目做得好了,別人也就爭相來上她的節(jié)目了。
2,成功其實是向某個目標前進的過程,是在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它是外在,由別人去評論的:而成長是個持續(xù)的過程,是內(nèi)在的,在內(nèi)心的愉悅存在。對于成功,每個人都擔心失去;而成長是自己的,雖緩慢成長,但充滿自信。成功與成長的關(guān)系是:人要學會自己成長,把成長作為人生的目標去完成,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3,就是找任何機會,不要害怕表達自己。年輕的時候,要有自己的觀點,要有勇氣去表達自己,力求在年輕的時候就能成功。
4,贊同。因為即使是當紅,那也只是一時的表象,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內(nèi)在的積累,只有充實自己,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到哪里都會發(fā)光。
5,示例:趁自己年輕好好地拼搏一回,不要到老時后悔。因為年輕沒有失敗,不成功還可以重來,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全力以赴。(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