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3-1875(2009)02-138-01
長期以來,由于中考的導向作用,致使課外閱讀被“題?!彼蜎],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存在缺失;加上家長對孩子閱讀觀念一直以來存在誤區(qū),怕孩子課外書看多了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于是對一些課外讀物限制太多,有些家庭是由于經(jīng)濟原因拿不出錢來,更多的則認為課外閱讀浪費時間對學習成績沒有多大幫助。于是學生埋頭于各類習題當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得不到應(yīng)有的訓練。新課程標準雖然頒布幾年了,也對不同年段學生的閱讀量提出具體要求,但實施起來卻阻力很大。加之語文課外閱讀需要常年如一日的堅持,起效慢,周期長,結(jié)果導致學生不感興趣,作文也詞不達意,很難內(nèi)外兼修,以致影響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奔訌娬n外閱讀,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課內(nèi)外銜接、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教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此,筆者在擴大學生閱讀能力、強化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方面小有體會:
一、培養(yǎng)讀書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澄清閱讀認識,讓學生課外閱讀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目前,部分學生對閱讀的誤解不容小視,他們普遍認為課外閱讀見效慢,枯燥沒意思,再加上各科作業(yè)及考試的壓力致使他們無暇閱讀,更不愿靜下心搞閱讀,只在每次考試失利后才方知自己語文素養(yǎng)之差。于是痛下決心想多涉獵課外閱讀,可好景不長,三分鐘熱血而已。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讓學生轉(zhuǎn)變觀念,提高認識。簡單說教效果不明顯,教師可通過身教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學生時期能不能形成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是貽誤人生的大事,同時要求教師必須知識淵博,多讀書多在班級營造讀書氛圍,形成書香班級,經(jīng)常向?qū)W生推薦有價值的書目,這樣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讓學生通過閱讀真正發(fā)現(xiàn)閱讀的作用——好書可以使自己全面認識社會、了解歷史,懂得善惡美丑;好書可以使自己提高文學素養(yǎng)、豐富文化底蘊,有助于內(nèi)外兼修,改變?nèi)说臍赓|(zhì)。
(二)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品味
成功的歡樂有著巨大的情緒感染力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最直接動力。只有當學生在頭腦中樹立了強烈的課外閱讀意識,才能積極主動地去閱讀課外書籍。特別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尤其應(yīng)該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和樂趣相聯(lián)系。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學生的喜好自然各不相同。要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必須掃清學生閱讀所面對的困難,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有一個自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相信他們,勤鼓勵、少批評、多指導。
誠然,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存在差異,有的學生偏執(zhí)于小說,有的學生則喜歡獵奇卡通漫畫。老師必須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白經(jīng)典名著與流行的快餐讀物之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矯正學生浮夸的心理行為和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從而提高閱讀品味。
二、開辟閱讀渠道,實現(xiàn)讀書共享
學生課外閱讀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就是閱讀材料的匱乏積極性的問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尤其像一些貧苦學校,信息相對閉塞、經(jīng)濟不夠發(fā)達。要想人手一本課外讀物,確實困難。要想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閱讀條件。首先,應(yīng)該利用學校圖書館有效的讀書資源,面向?qū)W生開放,最大限度地解決學生買書難、看書難的問題。
其次,在閱讀的時間上給予充分保證。每周抽一些時間比如自習作為閱讀課,讓學生自由閱讀,每天寫一篇讀書日記,日久必有所獲。布置作業(yè)時適當?shù)瘯骈喿x作業(yè),以課外閱讀為主,只要學生認真讀了,能夠交流體會足矣,讓學生飽受讀書之樂。
三、強化方法指導,配以科學計劃
(一)制定閱讀計劃
因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所以指導學生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至關(guān)重要。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科學的計劃會為有效閱讀提供幫助,立足課內(nèi)帶動課外,同時還可以利用寒暑假安排學生有針對性讀《課程標準》中推薦的篇目,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大有益處。
(二)完善閱讀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閱讀方法的有效指導有利于提高閱讀質(zhì)量,能改變學生對名著的閱讀鑒賞能力,避免消遣性,提升文化內(nèi)涵及品位,讓學生真正讀有所獲。
1、充分利用字典和參考書。閱讀前掃除字詞障礙,勤翻閱參考文獻,加深對作品的內(nèi)涵理解。
2、讓學生先讀序,后了解寫作背景、作者簡介、寫作目的等。
3、多種閱讀方式并用。精讀與略讀并用,該略讀一定略讀,學會取舍刪減,有利于整體把握主要文章中心,重點語句做好標記。
4、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讀一篇文章都要感悟升華出一些東西,日積月累收獲頗豐。
(三)有效跟蹤,做好評價反饋
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老師切不可放手不管。因為學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再加上學生的閱歷是無法完全領(lǐng)悟作品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含義,社會背景,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走入學生中間,積極評價學生課外閱讀效果,多表揚少批評,堅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對疑難問題進行中肯點撥,積極指導才為上策。
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課外閱讀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正如古人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讓學生下筆“有神”,就必須讓其有效地閱讀。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