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書店或許消失,風(fēng)景因而改變,但歲月不會忘記留下痕跡。就讓《書店風(fēng)景》陪著喜愛書(店)的你我,編織屬于自己的記憶。
世上處處皆有好風(fēng)景,然而最最吸引人的,還是書店風(fēng)景。
20世紀初的美國藏書家愛德華·紐頓(A.Edward Newton)有回受不了某期地理雜志中埃及專題的誘惑,立刻就和妻子動身搭輪船前往埃及亞歷山大港,打算來個尼羅河之旅。當輪船由意大利熱那亞航向那不勒斯時,紐頓開始覺得不耐煩,“尼羅河已經(jīng)流動了好幾世紀,而且還會繼續(xù)奔流下去,但是倫敦卻有書待收藏。書,可是不等人的!”紐頓心生此念,于是厚著臉皮向太太告白。當他發(fā)現(xiàn)她并沒有強烈反對時,立刻改變行程,在那不勒斯上岸,先到羅馬玩了一陣,然后歡天喜地地前往倫敦——倫敦的書店。每回看到紐頓在《集書的樂趣》(The Amenities of Book-Collecting and Kindred Affections)一書中描述他是個如何差勁的旅者、又是如何喜愛倫敦的書店時,總會讓我們?nèi)滩蛔⊙诰泶笮???蓱z的紐頓夫人,但愿她也是個愛書人,否則有個丈夫是藏書狂(bibliomania),真是太委屈她了!
正如紐頓一般,即使去旅行,還是得和書(店)糾纏在一起,否則整個旅程將顯得漫長又索然無味。
每一個城市,無論是書店的大小、地點、裝潢、服務(wù)、活動,甚至連店名都可能是一大特色,若是碰到一些像是巴黎的“莎士比亞”、舊金山的“城市之光”或是紐約的“高談書集”之類具有風(fēng)光歷史的書店,就更讓人肅然起敬了!
逛書店最過癮的事,莫過于碰到氣味相投的店主或店員,和他們煮酒論劍一番,或是聽他們口沫橫飛地談?wù)撟约合矚g的作品。書店的靈魂其實是這些活生生的人,是他們賦予一本本書生命,是他們創(chuàng)造出書店的風(fēng)格與歷史,即使愛書成癡的紐頓也不得不說:“世界上最有趣的是人,其次才是書?!碑斎唬@樣美好的經(jīng)驗通常在老板兼伙計的小型獨立書店才容易體會得到。
每一家書店都像一幅幅風(fēng)景,有的婉約秀麗,有的氣勢磅礴,有的細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但無論如何,任何一種類型的書店,總能吸引與它相契的顧客。品味的高低如人飲水,實在不容置喙。在書的世界里,每個人自有他的天地。
如同作者一樣,每個人心中都存有一幅幅難忘的書店風(fēng)景。時光飛逝,書店或許消失,風(fēng)景因而改變,但歲月不會忘記留下痕跡。就讓《書店風(fēng)景》陪著喜愛書(店)的你我,編織屬于自己的記憶。
San Francisco “城市之光書店”
美國的出版史和舊金山的現(xiàn)代史縮影,自從詩人勞倫斯·佛林格堤在1953年以卓別林的電影《城市之光》為名,創(chuàng)立這間書店后,持續(xù)熱鬧了好些年。它是自由與前衛(wèi)的代名詞、文學(xué)朝圣者的麥加。
生于美國、長于法國的佛林格堤,是少數(shù)幾位名列大英百科全書的書店主人,擁有哥倫比亞大學(xué)碩士、巴黎大學(xué)博士學(xué)歷,是美國著名的政治詩人兼畫家,特別喜愛在書店、藝廊、咖啡店內(nèi)對群眾大聲朗誦詩篇,以諷喻時政。由于佛氏思想新潮又酷愛文學(xué),因此吸引了一批氣味相投的文藝青年,“城市之光”成了眾人聚集之處。并且引發(fā)了日后一段社會和文學(xué)“敲打運動”,并于1960年代轉(zhuǎn)型為“嬉皮運動”。
1.充滿反傳統(tǒng)精神的詩人、畫家、出版家和書店主人——佛林格堤。
2.“城市之光”所發(fā)出的熱力與光芒,使得背景那座舊金山的著名地標“泛美金字塔”黯然失色。“城市之光”的確是這個城市之光。
3.屹立了近五十年的“城市之光”,2001年10月28日,書店被政府列為文化與建筑的地標,外墻上的條幅,將書店襯托得像一個大型劇場。
地標書店
Paris “莎士比亞書店”
來自美國的絲薇雅·畢奇生前在巴黎河左岸創(chuàng)立了“莎士比亞書店”,不僅聚集當時的騷人墨客,更鼓舞今人承襲她的店名繼續(xù)傳遞對文學(xué)的熱情。
1.莎士比亞書店,已經(jīng)成為法國巴黎河左岸的一個地標。
2.全世界第一家“莎士比亞書店”由傳奇的美國女子絲薇雅·畢奇創(chuàng)立。
Lndon “廚師書屋”
若以創(chuàng)意而論,英國的“廚師書屋”當首屈一指。
單看書屋的地理位置,就很令人折服?!皬N師書屋”位于倫敦市區(qū)的波多貝婁市場旁,市場上生鮮魚肉和蔬果,正好與書店的主題相互輝映。
書店主人海蒂·雷斯勒女士表示,她原本只是個熱愛烹飪的家庭主婦,但是卻總有好食譜難尋之苦,因此,在1981年,憑著一股熱情大膽地開了這間書屋,向世界各地收購形形色色的食譜和與酒相關(guān)的書籍。
廚房、餐廳、食譜、廚師、老餮、美食作家,全都聚集在倫敦的“廚師書屋”。
1.一樓的實驗廚房每天推出誘人的佳肴。
2.廚師書屋旁邊就是一個傳統(tǒng)的市場。
3.二樓的示范廚房,每周都有大廚來獻藝。
主題書店
USA 女性書店
即是一個經(jīng)濟實體,又具濃烈的政治、社會色彩,女性書店證明“女人”的名字不是弱者。
1.眾多著名女作家都曾造訪“銀月”,并留下照片。
2.“銀月”雖然名之為女性書店,但是并無如何性別歧視,只要不帶敵意者(包括男性與女性),都是書店歡迎的顧客。
3.“銀月”是歐洲最大的女性書店。已于2001年底結(jié)束營業(yè)。
古書店·二手書店
Wales“黑-昂-歪”古書鎮(zhèn)
以書造鎮(zhèn)——多么不可思議的奇想?狂人理查·德布斯不但因此造鎮(zhèn),甚至還“獨立建國”呢!
1.獅子街上的“理查·德布斯”總部
2.書鎮(zhèn)上連路邊都看得到書。
3.巧遇“永遠的蔣夫人”。這里有三十五年以上的過期雜志,隨手翻翻,突然,一張東方面孔映入眼簾——將宋美齡。趨前查看,是1942年10月3日出刊的《圖像郵報》以蔣夫人制征衣的宣傳照當封面。
Los Angeles “遺產(chǎn)書店”
書店珍藏的各類古書,皆是人類文化遺產(chǎn),愛書人走訪至此,無不夾雜著狂喜與敬畏,仿如踏入所羅門王的藏寶地。
1.遺產(chǎn)書店之“克拉克圖書館”原是一個私人豪宅,建筑完成于1926年,1934年捐贈給洛杉磯大學(xué)。
2.遺產(chǎn)書店的二樓曾經(jīng)有一個藝廊,墻上掛滿了許多古地圖、名人的老相片、手稿、信件等。如此的景象再也見不到了。
3.“遺產(chǎn)書店”擁有眾多作家的套書,這是1937至1938年間由英國“無比出版社”規(guī)劃出版的狄更斯作品集,全套共二十三冊、布面精裝、內(nèi)含許多插畫,限量僅八百七十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