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語文教育專家于漪曾一針見血地說:現(xiàn)在的學生作文當中存在著嚴重的“缺鈣”現(xiàn)象。的確,隨手翻開小學生寫的作文,你很少能夠看到朝氣蓬勃的學生的身影,那種好奇、求知、敢說、敢想、美麗的憧憬、豪爽的氣概幾乎見不到,常常見到的就是小人說大人話,空話、套話,我們從中看不到生活的露水,聞不到思想的芬芳。分析這種小學生作文中的通病,主要原因首先在于閱讀的偏差,現(xiàn)在小學生和中學生一樣閱讀時間有限,因此他們把大部分時間用于休閑的閱讀,這對鍛煉寫作肯定是不夠的。其次是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缺乏社會活動,與他人接觸合作的機會很少,往往考慮自己太多,在制定人生目標和生活理想時,又會很功利,很狹隘。為此,重新審視作文新課程標準,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式,敞開學生作文的視野,讓他們寫出個性之文已成為作文教學的關鍵。
一、豐富多彩的個性體驗是作文教學之門
“大語文教育”的人文性體現(xiàn)在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guī)劃人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感受生活,真心感激生活。然而,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作文題材都來自于班級的集體活動,素材統(tǒng)一,其次老師在課堂上的寫作指導又是統(tǒng)一的,為此學生的作文常常千篇一律,很難有新意。針對作文教學的這一弊病,我引導學生從關注腳下的土地開始學語文,關注家鄉(xiāng)與語文有關的人和事,讓他們自由的體驗,即使同一題材,我仍堅持讓他們擁有豐富多彩的個性體驗。
教學實物觀察習作指導課《觀察花生》,我通過寫作前的“眼耳鼻舌手”的觀察訓練,讓作文教學過程變得真實具體、可感可觸、趣味橫生,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篇篇精彩,決不雷同,在課上,我聯(lián)系生活經驗,時時不忘啟發(fā)學生總結提煉高效的觀察方法。比如,在指導學生觀察花生外殼時,我用心地指導學生進行細致、有序的觀察,既指導觀察順序又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看一看、測一測、摸一摸、捏一捏、搖一搖、聞一聞。觀察不僅讓學生眼看、手摸、耳聽,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用心去感受,既抓住現(xiàn)象又抓住本質,同時讓他們的心擁有自己的體驗,盡管事物相同,但觀察的角度不同,學生的作文依然百花齊放,豐富的體驗讓學生精神抖擻地邁入了作文的大門。
二、神采飛揚的個性思維是作文教學之魂
“一片飄落的樹葉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秋天的訊息,還讓我們想起了遠行的朋友,一次美好的邂逅,一次無言的分手……”這就是思維。思維是作文的核心,只有具有創(chuàng)造思維的作文,我們才能看到學生神采飛揚的一面,才能聽到學生獨具個性和魅力的聲音。有一位學生寫“我”:“我有一個小小宇宙,它充滿活力、生機勃勃,里面蘊藏著我千古卓絕的力量、智慧和信心?!边@段文字是個性化思維的最好表現(xiàn),它清新別致,個性鮮明,刻畫的形象活潑可愛,俊俏靈動。試想,如果沒有個性化的思維,能寫出如此靈動的文字嗎?所以,作文須以“個性思維”為觸角,使作文成為“我”的強有力的載體和平臺。而構成“個性思維”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以想象能力為基礎。劉勰曾說過:“寂然凝思,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間,卷舒風云之色?!蹦軌蛟诩湃慌c悄然之間,神思飛越千山萬水古今中外,多好!小學生天真爛漫,對世界充滿童話性的幻想,抓住小學生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正是促進其思維全面發(fā)展的契機。因此,在作文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多讓學生進行續(xù)寫、改寫、擴寫、補寫,想象未來和未知的世界,這樣思維馳騁的空間便會越來越廣闊。其次,要激發(fā)兒童的思維裂變,“問成于思”,構思是學生把習作素材在頭腦中進行條理化的一個復雜的過程。要寫有個性有新意的東西就要讓學生敢于打破常規(guī),超越思維的定勢,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開思維,多引導學生換個角度、換個層次去思考問題。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意想不到的精彩。我是這樣教《老師》這篇作文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以“我的老師”為內容,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如果你寫這篇文章,你準備寫誰呢?(4位同學回答,對象均為幼兒園、小學的老師和家長)剛才大家的回答都被一個框架框死了,這個框架是什么呢?(學生議論紛紛)——都是寫人!老師也寫了一篇:
秋天一群大雁向南飛去,春天一群大雁又向北飛回。它們的隊伍,一會兒組成一字形,一會兒組成人字形,它們在頭雁的帶領下,比肩接踵地排成雁陣,向著共同的目標飛去。我把團結互助的大雁視為我的老師……
師:我對“老師”這一題目有著全新的感悟。生活中,通過暗示間接地教育你的事物有很多??纯次覀冎車?,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老師?
生1:黑板是我的老師,它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漆成一身黑色,為的是能清楚地襯托出粉筆字的白。
生2:橡皮是我的老師,它寧可承受著磨礪身軀的痛苦,但決不放過白紙上一絲一毫的錯誤。
生3:爬山虎是我的老師,它堅忍不拔,總是努力向上,充滿生命活力。
學生爭先恐后:結網的蜘蛛不愿放棄是我的老師;辛勤的蜜蜂是我的老師;掃帚是我的老師;粉筆是我的老師……
這節(jié)課在開拓學生個性、詮釋求異思維上體現(xiàn)了重要價值。
三、無拘無束的個性形式是作文教學之韻
黑格爾曾說:“內容之所以成為內容,即由于它包含成熟的形式在內?!睂懽鲗嵺`告訴我們,作文講究技法也很重要。技法運用巧妙嫻熟,是作文成熟的表現(xiàn)。盡管我們知道作文的目的并非技法的刻意的炫耀,而是在作者生命狀態(tài)的燃燒與釋放的過程中,在作者個體心路歷程的自我展示中,為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自然選擇和需要。因而,當作者將已化為情感認識的與其血脈相連的客觀對象外化為語言文字時,所使用的技法也會打上其客觀對象的主觀差異性的烙印,這也正是“文有法無定法”的根本原因??梢妼懽骷挤ㄊ蔷哂袀€性色彩的。
《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作文教學的新理念“寫作要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這“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其實就是技法個性化的充分體現(xiàn)。作文為情而造文,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從不強求技法的灌輸與牽引,而是鼓勵標新立異,提倡用詩意的方式為學生的情意之爐點火添情,多采用日記、書信、感想和生活文這些自我屬性強的作文形式,竭力保證學生的寫作是個人情思的天然井噴,生命韻律的清新表達。在《觀察花生》中,整堂課上,我時常說:請你大膽說,說出你的真實感受,說出你心里的想法。所以我們聽到了學生極富個性的語言。在指導學生觀察花生有幾個腰身時,有的孩子說:“好像有幾個小寶寶在嬉戲。”有的孩子說:“花生寶寶正對我說,快來嘗我吧,我可香啦!”有的孩子說:“花生寶寶可是觀音手里的玉凈瓶,擁有點樹就活的本領!”生活是學生想象的源泉,他們創(chuàng)造的語言都與生活有著千絲萬屢的聯(lián)系,教師要抓住這個特點激勵他們,敢于探索,學生的童真童趣得以釋放,從而使他們的語言靈性飛揚,文章風韻無限。
四、流光溢彩的個性語言是作文教學之神
所謂個性化的語言,是指那些新穎、獨特能啟人深思、引人聯(lián)想的語言,是那些富含韻味、飽含哲理、耐人尋味的智慧的語言。兒童由于其正處于富有幻想的年齡,他們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體,精神現(xiàn)實不分的狀態(tài)。因此,他們是天生的“語言學家”和“浪漫主義作家”,正如著名作家王旭所說:“兒童寫東西,可以說是天使在說話?!碧丶壗處煾]桂梅在教學《秋天的懷念》時,說:“每個人的人生體驗不同,每個人的體會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我想問,今天走出這語文課堂,“好好兒活”這句話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p>
學生1:“樂觀面對所有的一切事!”
學生2:“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活出自己的味道!”(掌聲)
學生3:“每天,當我們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還活著,這就是幸運。因此無論如何要好好活!用自己的花兒,鋪開自己的人生道路?!?/p>
師:(再次動情辭發(fā))“身體的局限我們這輩子不能改變,但,可以改變的卻是我們的心理殘疾。為此,作為一個健康人,面對未來,我們在一起,要……”
生:“好好活!”
竇老師獨具慧眼,充分把握生成,用愛心細心呵護學生靈動的智慧,引領學生走進自己的內心,使課堂處處涌動激情,處處充滿靈氣,閱讀活動成了“感悟”與“對話”共舞;“激情”與“智慧”齊飛的生命歷程。有這樣的課堂何愁學生寫不出流光溢彩的個性語言,何愁沒有思想豐滿,個性鮮活,意境深遠的作文,何愁沒有神采熠熠、精氣十足的文化之人。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世界上沒有東西比人的個性更復雜,更豐富多彩?!蹦敲?,由每個豐富多彩的個體綻放出來的精神火花,必然是絢麗多姿、光彩奪目的。一篇優(yōu)秀的具有個性的作文就要有獨特的感受,豐富的想象,新穎的構思,靈性的語言,與眾不同的文風等,融入學生特有的靈氣、童真,洋溢著強烈的文學色彩和個性氣息。而把學生獨立的個性體驗,個性思維融于語言文字之中,是進行作文指導的好途徑。立個性之人、主體之人、真實之人,寫個性之文正是作文教學的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