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的任務重,難度大,目標高,既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語言知識服務于高考,又要為他們的語言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走向社會,實現(xiàn)交際的目的。如何使二者盡量做到并行不悖,本文從一年多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從理念上高度重視這個板塊;要組建學習團隊,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要高度重視通過聽力訓練來獲取信息的能力;交際內(nèi)容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關鍵詞】英語教學 語言回歸 交際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3-0112-01
辨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再好的理論,不運用于實踐中,那是空洞無用的理論,就象再好的商品,堆放在那兒,擱置不用,不能實現(xiàn)交換價值一樣。語言交際是一種實踐活動,不論你詞匯如何豐富,語法知識如何深奧,都必須以達到實現(xiàn)交際的原則為目的。
筆者認為,《牛津高中英語》的模塊設計為我們英語教學人員實施交際原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是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師被高考指揮棒攪得團團轉,稍有不自覺貫徹教學原則,就正如專家們警告的一樣,我們極有可能回到“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裝舊酒”的教學軌道上去了。
為了不陷入教學誤區(qū),幾乎在模塊中的每一個板塊中,我都設計了交際話題,尤其在reading的前奏曲warming-up部分和task板塊中,務必讓技能構建和語言交際得以充分發(fā)揮。下面筆者想把教學task板塊中的幾點做法說出來,愿與同行共享,同時亦可得到指教。
一、從理念上高度重視這個板塊
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源于我有一位同事為了超前完成教學任務,居然將這個板塊給pass了,所以我常常告誡自己:無論教學任務多么緊,這個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都是不可或缺的。該板塊中所提供的語言材料大多數(sh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內(nèi)容密切相關,同時依據(jù)課標所倡導的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即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以應用為動力,將綜合語言的應用能力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新形勢下對英語的社會需求和英語教學在基礎教育中的價值定位。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和交際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
二、組建學習團隊,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語言交際任務的完成,本來就不是由單個人實施的,需要多個人或群體進行結對調查、采訪、寫作,開展一系列對話活動,最終完成任務目標。在模塊二第一單元的task板塊教學中,首先發(fā)動全班同學開展調查,然后根據(jù)學生個人的興趣與愛好,作出合理的選擇。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自組成采訪者和被采訪者的角色,用對話的形式進行表演,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用得體的語言去完成交際任務。最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用所提供的柱狀圖,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再根據(jù)數(shù)據(jù)結果,作出決策。
三、高度重視通過聽力訓練來獲取信息的能力
除了閱讀能獲取大量信息外,聽力訓練也是獲取一定量的信息的重要渠道,《牛津高中英語》聽力集中訓練就體現(xiàn)在這個板塊中,剛開始聽的時候,好象覺得材料很難,特別是在英語教育資源不夠發(fā)達的地區(qū),可能要聽上三遍,但是不管聽幾遍,必須直到聽懂為止,因為一個單元就這一次,它實在太珍貴了,更何況很多聽力材料都與精讀材料息息相關,這個環(huán)節(jié)對前面知識的鞏固不僅起著重要的作用,還可學到許多跨國文化的交際知識,在模塊六,關于印度、日本等國的風俗習慣,同學們聽了印度人握手的習慣,日本人對名片的尊重,引起了無數(shù)學生的好奇和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交際內(nèi)容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我在教學模塊六第四單元時,為了達到交際的目的,通過對內(nèi)容由淺入深的導入,由閱讀材料的基本信息到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的培養(yǎng),學生先反復熟悉與聯(lián)合國的工作有關的詞匯,然后讓他們用這些詞匯去構筑語言的大廈。
為了高效快捷完成本節(jié)的最后一個任務,我把學生分成九個人一大組,這一大組中三個人一小組,小組的任務分別是:①通過閱讀PartC,找出泰國北部山區(qū)兒童的生活和受教育的現(xiàn)狀;②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③解決這種現(xiàn)狀的途徑。最后學生自己將這三個任務綜合起來,便達到了任務目標。在這堂課中,學生既學到了豐富的語言知識,又培養(yǎng)了國際主義感情?,F(xiàn)在我選取其中一大組,呈現(xiàn)任務的完成情況:
A(現(xiàn)狀):1.lack of firewood for cooking. 2.lack of water. 3.lack of protein. 4.children do not go to shool.
B(原因):1.The trees in many areas are gone. 2.Some villages have no well or pump. 3.Farming is the main ocupation. 4. Most families lack money.
C(途徑):l.We recommend using alternative sources of fuel such as charcoal. 2.We help to dig wells and buy pumps. 3.More animals should be raised. 4.We’ll donate money and books collected from students.
五、結束語
對于這個板塊的教學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腳踏實地的將語言知識和動手、動口能力結合起來,其實,在這個板塊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平時無法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鍛煉,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