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人生處處有學問,正所謂“茶有茶道,商有商道,外行熱鬧,內行門道”,能在春天里和大家相聚在一起,天南海北談天說地,是一份緣。
主持人:【小磨茶坊】的主持人總是小磨,而今天的嘉賓又是哪一位有緣人呢?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本期嘉賓。
專家:大家好,好久不見!
主持人:再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眼前這位就是本期【小磨茶坊】的專家——蔣鑫鑫老師。蔣老師曾參加過我們的節(jié)目,關注茶坊的人肯定不會陌生。好了,咱們閑話少說,趕緊進入本期話題——光儲。
【專家論道】
主持人:乍一提光儲,很多人可能會感到迷惘,但光儲其實就是咱們日常生活里經常用到的東西:光驅和刻錄機。
專家:我想一些人感到迷惑的是如何分辨光驅和刻錄機,從外形上來看,兩者幾乎是完全一樣。其實兩者的區(qū)別很容易回答:光驅只能讀取光盤,而刻錄機既能讀取光盤也能刻錄光盤。
主持人:沒方法從外表弄清楚是光驅還是刻錄機了嗎?
專家:不管是DVD光驅或是藍光光驅,在外面都會標注有“ROM”字樣,像DVD-ROM和RD-ROM。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縮寫,代表只讀光盤。而刻錄機的型號上一定會出現“RW”字樣,意為“ReadWrite”。
主持人:這個簡單的問題弄明白了。了解一種數碼設備就要先了解它的工作原理,那么光驅和刻錄機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呢?
專家:我們知道,光盤是通過凹凸不平的點來記錄數據的。當光驅讀取光盤時,光驅的核心部分是激光頭,會發(fā)射激光到光盤上,經凹凸不平的點反射后被發(fā)光二極管接收,這種二進制數據解析后就變成我們的所見所聞。刻錄機工作時,則是用激光頭發(fā)射的激光來改變光盤記錄層的物質極性,變?yōu)閿y帶信息的二進制數據。
主持人:看來激光頭是其中很重要的部件。
專家:它相當精密,甚至可以這么說,激光頭技術的發(fā)展帶來的就是光存儲的飛躍。
主持人:感覺蔣老師說得太大了。
專家:不相信?小磨你想想,之前用過的光盤一張有多大容量?
主持人:雙層也就8.5GB吧。
專家:但現在藍光光盤一張的容量能達到幾十GB。
主持人:這和激光頭技術又有什么關系?
專家:以前所用的激光是紅色激光,波長在650nm,能記錄的點也就是0.4微米。而藍光光盤所用的藍色激光波長是405nm,記錄點長能小到0.14微米。光盤的大小也就是那么大,上面的點多了,能攜帶的信息自然就豐富了。
主持人:原來是這么回事。不過評判光驅或者刻錄機的性能,可絕不僅僅看它是紅光的還是藍光的就行,肯定還有更多的參數。
專家:咱們用光驅讀盤希望什么?
主持人:當然是越快越好。
專家:這就涉及到幾個參數:讀取速度、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讀取時間。所謂讀取速度,是指光驅讀取光盤時能達到的最大光驅倍速。目前DVD光驅讀取DVD的最大速度是24倍速。BD讀取速度為4500KB每秒。
主持人:不知道這些數值有什么現實的參考意義?
專家:以前技術不成熟的時候,讀取速度的差別用戶能明顯感覺出來。但現在隨著技術的成熟,各類光驅的讀盤速度都有長進,用起來感覺也就差不多了。要提醒的是,并不一定要追求高速光驅,它的優(yōu)勢很明顯,但副作用也挺多:CPU占用率高、噪聲大、震動大、耗電多、發(fā)熱多。
主持人:哦,其實低倍的沒準更適合。
專家:某些品牌的高倍速光驅的確比不上低倍速的產品好,這是實話。
主持人:蔣老師解釋一下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讀取時間吧。
專家:這兩個參數是衡量光存儲產品的重要指標。我們在光驅或者是刻錄機中放入光盤后,肯定是想打開什么文件看什么電影。這個指令被光存儲產品接收到后,需要先在光盤可讀取區(qū)域中尋找相應的數據道,尋找數據道所需要的平均時間,就叫做平均尋道時間,單位是毫秒。
主持人:那就是平均尋道時間越短,光存儲反應就越快。
專家:對,這個參數越小,光存儲的數據傳輸速度就越快,在連續(xù)傳輸上的表現越好。
主持人:刻錄機的平均尋道時間也能這么快么?
專家:一般來說會比光驅的慢一些,畢竟術業(yè)有專攻。不過這差別也沒那么大了。接著說說平均讀取時間,激光頭尋道定位后就要讀取數據,開始讀取數據到數據被傳輸到緩存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就是平均讀取時間,單位也是毫秒。
主持人:您提到了緩存,這緩存又是什么?
專家:光驅、刻錄機的驅動器上都帶有內部緩沖器,或者是高速緩存存儲器,其實就是安在驅動器電路板上的存儲芯片,能夠存儲數據。
主持人:哈,緩存肯定是越大越好啦。
專家:就跟大家都希望內存大是一個意思,不過內存越大價錢也就越多。廠商也得考慮生產成本,緩存是不會做到無限大的。目前DVD光驅的緩存有2MB、4MB、8MB。
主持人:光驅和刻錄機的緩存怎么還不一樣?
專家:刻錄時,需要將數據先預存到緩存中,再從緩存讀取刻盤。這么說吧,緩存就是數據和刻錄盤之間的中轉站。你沒法保證向緩存輸入數據的過程完全流暢沒有停頓,如果在緩存上的數據輸入輸出失衡,緩存欠載錯誤,這張盤可就刻壞了。
主持人:所以刻錄機需要大容量的緩存,盡量避免這種錯誤吧。
專家:對,大容量緩存再加上防刻死技術,現在的刻錄機也就不那么容易把盤刻壞了。
主持人:這么說來,難道光驅幾乎不用考慮緩存容量?
專家:不管是在光驅里還是在刻錄機內,緩存都能調節(jié)數據傳輸速度,讓傳輸數據的過程更穩(wěn)定更可靠。所以消費者選擇光驅時也應該適當考慮一下緩存容量,別買到反應遲鈍的光驅。
主持人:光存儲想和系統(tǒng)主機連線的話肯定得有接口,我知道接口類型也會影響數據傳輸速度的。
專家:不同的接口會帶來不同的速度,目前比較流行這么幾種接口類型:SATA 接口、USB2.0接口、ATAPI-IDE接口和IEEE-1394接口。
主持人:哪一種比較好呢?
專家:接口類型也是隨科技進步而發(fā)展的。SATA接口性價比比較高,在市場上應用比較廣泛,很多光驅都是通過這種接口與主機連接。IEEE-1394接口在USB1.1時代有很大的速度優(yōu)勢,但現在單純帶IEEE-1394接口的光驅很少了,因為電腦主機上大部分都沒配這種接口。USB接口目前用得非常多,顯而易見它相當方便,速度也不錯。至于ATAPI-IDE接口,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基本上已經淘汰。
主持人:原來這樣。雖然平時用的見的光儲安在主機里的多,但也有很多外置式的產品,要是有人要買光驅,您會給他什么樣的建議呢?
專家:如果平時有移動光存儲的需要,當然外置式的更方便一些。不過外置式的光存儲體積啊重量啊都不能做得太大,否則就沒法便攜移動,在性能、價格上又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目前的光存儲產品還是以內置式為主流。如果是家庭用戶,不需要經常動光存儲,內置式的是很不錯的選擇。
主持人:我現在要選一臺刻錄機的話,肯定希望它刻錄起東西來飛快,不用一次等半天。現在的刻錄機速度都怎么樣?
專家:能回答你這個問題的是刻錄機的最大刻錄速度。眼下DVD刻錄機的最大刻錄速度是24倍速。BD刻錄機刻錄BD-R光盤速度能達到4 X,也就是18000KB/S左右,或者還能更高。最大刻錄速度是刻錄機很重要的指標,盡量選擇這個速度高的。
主持人:非常感謝蔣老師不辭辛苦的回答。很可惜,今天的【專家論道】又要結束了,朋友們還有什么問題請盡管聯(lián)系小磨,剩下的時間就交給阿爆了。
【阿爆爆料】
阿爆:歡迎蔣老師再次來到【阿爆爆料】時間?!鞍⒈慕涷?,爆出的智慧”。關于光存儲產品咱們能爆出怎樣的智慧呢?趕快來看。
【爆料案例一】16×的倍速就夠用了?
阿爆:在商場里遇到過賣家跟別人推薦說:“刻錄機要那么高的倍速沒什么用,16×的就足夠,最重要的是穩(wěn)定性,像我手里的這臺就非常好!”
專家:這位肯定是家里的存貨賣不出去了,才敢說這么沒技術含量的話。就算咱們不能刻意追求速度,快的光驅肯定能省不少時間。雖然高倍速會帶來震動、光驅不穩(wěn)、激光頭定位不準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已經一個個被解決,讀取速度當然是衡量光驅的很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的DVD刻錄機刻錄速度已經可以達到24×。
【爆料案例二】塑料機芯不比全鋼機芯差?
阿爆:有朋友就想買全鋼機芯的光驅,到柜臺一問,商家說塑料機芯的重量輕盈價格合適性能也不差,他是不是又在忽悠?
專家:我不否認塑料制品在很多性能上能跟金屬制品媲美,但它在高溫的情況下長期工作,保不準就要變形,變形后就別指望它能有多好的讀盤能力了。光驅采用全鋼機芯的話,散熱性能、穩(wěn)定性都會非常好,也能長時間在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金屬材質看著踏實,用著更踏實。多花上幾十塊買個全鋼機芯,絕對比當時便宜拿了個塑料機芯用得久。
阿爆:這次爆料到此結束,謝謝蔣老師的講解。有請主持人小磨再次上臺。
主持人:時間總是飛逝而過,尤其是在我們全神貫注的時候,這一期的【小磨茶坊】又到了說再見的時候。“茶有茶道,商有商道,外行熱鬧,內行門道”,謝謝觀看《小磨茶坊》,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