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宜昌夷陵紅柑桔在上海銷售5600噸,而2007年僅為100噸。帶來上述變化的原因是上海市對口支援主管部門找到了一條新路——引導對口支援地區(qū)農戶走出山門,落戶上海國際食品城,拓展當?shù)靥厣r產品走進上海,并予以政策獎勵。這一創(chuàng)新性舉措,必將對全國其他地區(qū)的對口支援工作帶來啟發(fā)與示范效應。
汪嘯風等省部領導充分肯定
4月22日下午,上海國際食品城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三峽辦主任汪嘯風、國務院三峽辦黨組成員張寶欣、上海市副市長胡延照、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長湯濤、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等省部領導在上海市松江區(qū)常委、副區(qū)長王軍、《小康》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舒富民、上海國際食品城董事長鄭建武等領導的陪同下到上海國際食品城實地考察。
汪嘯風等領導一行饒有興趣地參觀了上海國際食品城中各具地方特色的百縣特產精品館。當看到了來自重慶萬州、湖北宜昌、新疆、西藏、黑龍江等全國各地幾十個省市的上百種特色農業(yè)產品、商品玲瑯滿目地擺放在各家特產精品館貨架和柜臺上可供顧客挑選時,汪嘯風主任對《小康》雜志社社長舒富民說,《小康》雜志社和上海國際食品城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上海國際食品城不但很有特色,將來還可以作為一個旅游景點,讓更多的人來參觀。
在經過了自己所在省市的優(yōu)質特色農產品店面前時,當各位店主給前來參觀的客人捧上各種地方特色產品時,各個兄弟省市的領導還都一一細致了解家鄉(xiāng)農產品在上海的銷售情況、受歡迎程度。以特殊的方式表達了鄉(xiāng)情。
上海國際食品城董事長鄭建武告訴記者,百縣特色農產品入滬工程的啟動,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使全國特色農業(yè)示范區(qū)縣的龍頭企業(yè)攜手共進上海國際食品城。不僅能把全國百縣的特色優(yōu)質農產品帶進上海,拉近購銷市場,為農民增收,也為上海市民的餐桌上增加了3000多種特色優(yōu)質的綠色食品。上海國際食品城的百縣特產精品館非常有沖擊力,目前,已經有多家國外在滬商會組織前來洽談,對百縣特色農產品很感興趣。
據《小康》雜志社社長舒富民介紹,由《小康》雜志社與上海國際食品城聯(lián)合推出的百縣特色優(yōu)質農產品入滬工程從2008年9月啟動得到全國五百多個縣市政府的積極響應,經過認真甄選,目前已經有97個市縣的3000多種特色優(yōu)質農產品進入百縣特產精品館。目前還有大量市縣在積極申報中,報名非常踴躍。
上海國際食品城位于淞滬公路2101號,距離上海虹口機場、上?;疖嚹险拒嚦淘诙昼娭畠取5乩砦恢檬謨?yōu)越,距嘉金高速(A5)出口三百米,并有嘉松公路、滬青平高速(A9)、滬杭高速(A8)、滬寧高速(A11)環(huán)繞周圍。
鄭建武說,上海國際食品城還將著力營造百縣特色優(yōu)質農產品國際交易的市場氛圍,舉辦形式多樣的博覽會、展銷會、促銷會等,促進百縣農產品對接上海、長三角地區(qū)的消費市場,對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產品推向參加世博會的國家與地區(qū)。“世博會有一個民營企業(yè)館,上海國際食品城的產品完全可以對其供應并去展示?!?/p>
上海對口支援新路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是三峽庫區(qū)的一個組成部分,夷陵當?shù)刂饕霓r產品之一——紅柑桔2008年在上海銷售了5600噸。而2007年,銷售的數(shù)字卻是僅僅100噸。帶來這一系列變化的原因是——在上海市合作交流辦的支持協(xié)調下,夷陵紅柑桔開始入駐上海國際食品城,這一舉動標志著這一來自三峽庫區(qū)的特色產品開始擠進上海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渠道銷售。
除此之外,同樣采取了這一銷售渠道的夷陵特產茶葉:天麻、食用菌、核桃等產品在滬銷售數(shù)字也激增。2007年至2008年上述物品銷售金額2763萬元。
同樣的例子還體現(xiàn)在同在三峽庫區(qū)的重慶萬州區(qū)特產檸檬的產銷情況上。2006年,萬州檸檬在上海銷售1000噸。由于主要靠上海等地客商到萬州收購,這一特產并不好打入上海市場。2008年,增添了上海國際食品城這一批發(fā)市場的銷售渠道后,萬州檸檬在上海銷售數(shù)量達到了5000噸。2009年,預計可達10000噸。銷售數(shù)字開始成倍增長,訂單不斷。
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副主任周振球介紹,目前上海市對口支援的地區(qū)是“8+1”。所謂“8+1”是指:云南的普洱、迪慶、文山等四個地區(qū);新疆的阿克蘇;西藏的日喀則;以及重慶萬州、湖北宜昌市夷陵兩個三峽庫區(qū)等對口支援的八個地區(qū);除此之外,2008年又新加了一個四川都江堰地震重建區(qū)。在對口支援方面,這幾年上海市政府財政投入的資金每年都超過4億,這個數(shù)目每年還都在增加。
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對口支援處處長方城在接受采訪中告訴記者,“無論是原有的八個對口地區(qū)也好,地震重建區(qū)也好,都是邊遠地區(qū)、中西部地區(qū),而且也是農業(yè)區(qū),有很好的特色農產品、綠色產品。在對口支援的過程中,我們希望當?shù)剞r民能真正得到實惠,讓他們的產品通過市場渠道走進上海這個大市場?!?/p>
方城說,由于有了《小康》雜志社與上海國際食品城聯(lián)合推出的百縣特產精品館這一平臺,對口支援地區(qū)的農產品就可以被引進到這里,這就拓展了對口地區(qū)農特產品進入上海的渠道。目前,在對口支援地區(qū)果品市場這一塊已經取得很好成績。
新疆阿克蘇的紅棗。香梨、核桃、蘋果等特色果品一直聞名于世。作為上海市的對口支援地區(qū)之一,如何幫助阿克蘇的特色優(yōu)質果品更好地進入上海,成為了新一輪對口支援中上海市合作交流辦重點思考的問題之一。
在上海市合作交流辦的支持協(xié)調下,通過與上海國際食品城的多次磋商,使得阿克蘇作為上海對口支援地區(qū)享受到了上海國際食品城特別優(yōu)惠的待遇,解決了阿克蘇地區(qū)八縣一市特色農產品進駐、落戶上海,建立直銷點等諸多難題。
2008年12月30目,“阿克蘇特色果品一條街”在上海國際食品城正式開門迎客,并取得了自開業(yè)至今每天可銷售30余噸的好業(yè)績。
上海國際食品城的示范意義
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對口支援處副處長黃忠良介紹,由于有了上海國際食品城這個品牌平臺,就能很快把第一手的市場信息迅速反饋給當?shù)剞r戶,使農戶有的放矢,把握市場需求,更加有了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的積極性。
在這一點上,黃忠良感受很深,對口支援地區(qū)相對閉塞落后。過去,當?shù)剞r戶對走出來做生意有很大疑慮,思想觀念還沒有完全打開。
他告訴記者,正是通過與上海國際食品城的合作,在對口支援的具體工作實踐過程中,上海國際食品城給予的優(yōu)惠條件首先解決了對口支援地區(qū)經營戶的住宿、辦公的地點問題,在這個平臺基礎上再向上海各大超市推銷?!坝辛松鲜雠e措就徹底打消了當?shù)剞r戶的疑慮。最終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增加了當?shù)剞r民的造血能力?!?/p>
據記者了解,凡是對口地區(qū)前來的經營戶入駐上海國際食品城,上海市合作交流辦還拿出對口支援經費予以獎勵,鼓勵當?shù)剞r戶敢于走出山門,走進上海國際食品城。目前,凡是入駐的經營戶每一個鋪位可獲得2萬元獎勵?,F(xiàn)在,西藏、云南等其他對口支援地區(qū)對入駐上海國際食品城反應非常積極。相關申報、入駐等材料已經寄往了上海。
上海對口支援工作開始于1992年,該項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此前,由于沒有一個引導對口支援地區(qū)農民真正走向市場的平臺,對口支援工作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全國普遍性的難點,比如如何引導鼓勵當?shù)靥厣r產品走出來,增加農戶造血能力等。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在工作實踐中也一直都在摸索探討一條真正能增加當?shù)剞r民增收的途徑。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上海國際食品城適時地搭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舞臺。
目前,在上海市合作交流辦積極引導支持下,新疆阿克蘇、湖北省宜昌市夷陵、重慶萬州區(qū)等上海對口支援地區(qū)的農戶在上海國際食品城的落戶,打開當?shù)靥厣r產品外銷市場已經成績顯著。而這一示范意義,也必將給全國其他地方的對口支援工作帶來借鑒與啟發(fā)。
正是由于上海國際食品城的作為,在中西部對口支援實踐中所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才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的一幕:2009年4月22日下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三峽辦主任汪嘯風一行80人到上海考察對口支援三峽庫區(qū)產業(yè)轉移等工作情況時,汪嘯風等省部領導專程前往上海國際食品城進行了實地考察、指導,并對其打造百縣特產精品館等舉指加以贊揚與鼓勵。
各地特產爭先入駐百縣精品館
隨著上海國際食品城百縣特產精品館的打造,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地方特色優(yōu)質農產品紛紛爭相前來入駐。4月22日上午,鑼鼓喧天,安徽金寨縣特產品牌——“山之珍品” 特產展示區(qū)、黑龍江寒地黑土農業(yè)物產公司上海營銷配送有限公司也分別在上海國際食品城開業(yè)。《小康》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舒富民、上海國際食品城董事長鄭建武、《小康》雜志社副社長賴慧能、安徽省金寨縣常務副縣長趙權、黑龍江省供銷合作社直屬企業(yè)處副處長李佑軍等領導出席了上述開業(yè)剪彩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