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立松,收藏家,國內多家企業(yè)公司顧問。歐美同學基金會“藝海神州”名譽主編。中華李氏全國總會名譽會長。他對企業(yè)藝術品收藏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更對老子道家學說有著極為深刻的研究。他是著名京派作家劉一達《畫蟲》的人物原形之一,這個卓爾不群的“老北京”是開朗、風趣、灑脫不羈、嘻笑怒罵的性格綜合體,盡顯著“文化游俠”的本色。
明朝晚期名士屠長卿曾說“坐一室即是九洲”,對于收藏者來說,每次面對一個藏品,都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收藏家牛立松對這種對話入迷成癡。
要想給牛立松定位,還不太容易,他對“文化商人”這一稱謂不屑一顧甚至深惡痛絕,但是對有人尊稱他為收藏界的“畫龍”這一說法,他又謙虛地表示自己連“畫蟲兒”都“不夠格”。雖然他自己的想法是做“文化使者”,但是他游走于政府、收藏界與商界的多重身份,以及涉獵于收藏、文化、老子學說等多個領域,使他更像一個俠氣沖天的“行吟詩人”,他是個有滿腦子獨立思想和一肚子故事的收藏鑒賞家,今天他就和我們聊聊“收藏”的掌故。
“不主張文物追索”
還沒坐定,牛立松就說起了時下沸沸揚揚的圓明園大水法獸頭追索的事情?!敖鹑谖C對藝術品市場有沒有沖擊?從大水法獸頭拍賣就可以看出來。2000年5月,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以774.5萬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港幣競得猴首,以1544.475萬港幣拿下虎首,東西現(xiàn)在存放在保利博物館。2003年,澳門賭王何鴻燊通過‘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會’,以近700萬港幣的價格購得豬首銅像,轉贈保利博物館;2007年9月,還是何鴻燊,以6910萬港幣的天價購得馬首銅像。而這次法國拍賣的兩個獸頭一共是2800萬歐元,再加上15%的手續(xù)費,將近3億人民幣。所以說金融危機對好的藝術品是沒有沖擊的。藝術品是堅挺的,好的藝術品是升值的。藝術品價值是國民經(jīng)濟的晴雨表。為什么嘉士德會拍中國藝術品?這些人為什么敢買?敢收藏中國的藝術品?他們賭的就是中國經(jīng)濟。
“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這幾個獸頭不算是很優(yōu)秀的藝術品,但它們可以是弘揚民族氣節(jié)的標志,所以外國人也抓住了中國人的心理,開始哄抬市場價格。這次法國嘉士德的拍賣就是一個例子?!?/p>
對此,牛立松有自己的看法:收藏是一個過程,是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獸頭不回到中國它就不是中國的了嗎?齊白石的畫,被外人買去了,就會有人否認齊白石的畫是中國畫了嗎?齊白石就不再是中國畫家了?當然不是。曾經(jīng)有人問過文物鑒定大家史樹青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的文物在世界各地博物館都有,而中國博物館中沒有外國的文物?史樹清答:因為中國文化影響全人類,中國的藝術品、文物是世界文化的標志性物品。“所以我主張不去追索。他們搶過去的東西放在他們那里也是記載了一段歷史,一段強盜的記憶。”
“三十年來藝術品升值一萬倍”
老北京、滿族人牛立松自小就受到家庭熏陶,不僅國學底蘊深厚,更對傳統(tǒng)藝術品情有獨鐘,很早就知道了書畫的“價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十七八歲的牛立松“比較缺錢”,就從家里拿了一幅董壽平先生4平尺的《水墨風竹》賣到了北京畫店,500塊!這令當時生活在普遍家庭月工資只有50多塊錢的牛立松了解到“這個能變成錢”!
1990年,牛立松無意間在朋友的邀請下參加了一個中國嘉德的拍賣會,在預展上看中了齊白石先生的《蝦》。兩平方尺,1萬1,小試牛刀買下了,隨著以后收藏水平的提高,對這幅小品不再滿足。一年不到就賣了,賺了四萬。越買越想買,越買就買好的:“這行業(yè),就是傾家蕩產(chǎn)!”現(xiàn)在,他這么總結收藏。
這一天,我們有幸欣賞到了牛立松的部分藏品——齊白石先生的《錦雞圖》、張大千先生的《山水》、范曾先生的《美女白虎圖》以及他最為得意的藏品:魯迅先生的《題三義塔》。上面寫著:“奔霆飛焰殲人子,敗井殘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斗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p>
“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戰(zhàn)后得喪家之鳩,持歸養(yǎng)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題詠,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爾?!?/p>
據(jù)牛立松介紹,這首詩是1933年4月29日魯迅收到西村真琴信“索詩題詠”后,在6月21日寫成的。到現(xiàn)在雖然已有72年了,但魯迅先生偉大的胸襟、過人的見識、人道主義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對此,牛立松說:“搞收藏就要收藏對的、有內容的、能‘拿人’的字畫,我看重自己藏品的‘稀缺性’,而且我喜歡這種有故事的字畫。拿出來嚇人一跳?!?/p>
據(jù)牛立松介紹,現(xiàn)在藝術品升值很快,30年升值了一萬倍?!罢f一萬倍還是比較保守的說法。1978年,范曾的一幅三平方尺畫賣給了榮寶齋5塊錢,得到了這5塊錢,范曾捂著兜擠公共汽車,下車一看沒了——誰讓他老捂著兜來的!現(xiàn)在,他的畫一平方尺是18萬人民幣。你說漲了多少!”
對于收藏渠道,牛立松只有三個:拍賣會、畫家家里和榮寶齋?!艾F(xiàn)在收藏界很亂,你別整天想著‘撿漏’,所以我一般都是正常渠道買藏品。但我現(xiàn)在也不太主張去畫家家里拿畫,因為好的藝術品是奢侈品,不是‘命題作文’?!?/p>
“我就是文化使者”
“老子曾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現(xiàn)在加了一句:財富者不仁以文化為芻狗。我現(xiàn)在就是不能讓有錢人以文化為芻狗,而是要重視文化,成為儒商?!?牛立松如是說。
除了個人收藏,牛立松現(xiàn)在力主企業(yè)收藏,成功地幫助許多企業(yè)家搞收藏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和反響。他說:“企業(yè)收藏與個人收藏不同。個人收藏的是愛好,但企業(yè)收藏的是歷史,是文化?!?/p>
在牛立松看來,企業(yè)收藏更強調收藏的專業(yè)化、產(chǎn)業(yè)化和社會化。企業(yè)收藏有助于提升整個企業(yè)的形象,同時又超越企業(yè)的行業(yè)界限,促進企業(yè)的溝通,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yè)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企業(yè)收藏早已司空見慣。政府為鼓勵企業(yè)收藏還制定了相應的優(yōu)惠政策,比如企業(yè)收藏的藝術品可屬于固定資產(chǎn),收購藝術品可免稅、抵稅等。
但在中國,企業(yè)收藏還是方興未艾,這也給牛立松帶來更多傳播收藏文化的機會?!白屍髽I(yè)家熱愛收藏、了解收藏,需要我們慢慢地影響。企業(yè)家想研究藝術,但他們沒有時間,于是研究藝術的便是我們這樣的人——收藏鑒賞家的事情了。先要和企業(yè)家交朋友,然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萬達集團的老總很感激我,把一年賠5000萬的球隊賣了,收藏名家字畫做展覽,建立了美術館。目前那些藏品的市場價值在原有基礎上升值了幾十倍。我?guī)椭麄儯彩墙杷麄兊牧Σ蛔屵@些好東西流到不懂文化的人手中。這個過程很漫長很費心,所以同行把我評價為‘文化使者’。吳冠中在中國美術館除了文化部只有萬達集團給他做過大型個展,不謙虛的說是我的功勞,我自豪是一名文化使者。”牛立松對《小康#8226;財智》記者說。
現(xiàn)在牛立松做的不僅僅是企業(yè),還在做文化城市的打造。他要打造一個除了北京、上海兩個文化都市之外的一個新的地級市。雖然想法有了,但具體工作還在籌備過程中?!斑@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牛立松說。
“欣賞上善若水的境界”
除了收藏鑒賞,牛立松還是中華李氏全國總會名譽會長,“是外姓唯一的一個”,對老子學說頗有研究。他認為,研究老子對收藏鑒賞很有幫助。
“過去我說過一句話:‘如果這畫是假的,我把它給吃了。’現(xiàn)在我不吃了?!迸A⑺山o我們講了一個書法家啟功先生的故事。有一次牛立松到啟功先生家作客,說起市場上眾多的啟功書法贗品,牛立松說:“老師您看看他們老仿作您的字……”啟功先生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他們寫得比我好。”牛立松又說:“您不生氣嗎?”啟功先生又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孩子,他們也要吃飯啊。我做我的足夠了?!?/p>
“這正是‘天地大美,而不言美’,這就是不爭!所以一個無為、一個不爭,這是老子學說的精華,也是我的學習目標。我還在修行當中,還在學習過程中,所以說‘學無止境’。但我意識到了,如果我不研究老子我不會意識到。此外,我也希望用老子學說洗濯一下中國收藏界的一些污濁的東西?!圆恢咸丫驼f葡萄酸’這是典型的中國人的心理,在收藏界猶為明顯。2007年蘇富比拍賣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拍了2.14個億,一時之間,很多人都說是假的。其實,就是這種心理在做怪,這是沒必要的?!?/p>
在牛立松眼中,收藏就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老子說過: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很多時候我們眼前的東西太多了,反而不好。比如說大水法的那兩個頭,你怎么知道他就是真的?其實真的還是假的還有關系嗎?即使那兩個頭是假的,但現(xiàn)在全世界都說它們是真的,它們就是真的,有真的也是假的,是假的也成真的了。這就是老子的哲學告訴我們的智慧?!?/p>
面對博大精深的老子學說,牛立松謙虛的表示還是處在學習的過程,他還是對真而美的收藏品感興趣。“我常說我們鑒賞家是孫悟空,造假者是妖怪,收藏者是唐僧,我們就是火眼金睛去偽存真,保著唐僧。但其實我們是想把唐僧吃掉,自己取到真經(jīng)。”說完,牛立松哈哈一笑,這個文化游俠顯得更為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