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林華還未完全建好的專屬博客里,一張溫馨的全家福吸引著博客瀏覽人的眼球。除了個人簡介和少數幾幅作品之外,幸福的一家子讓人找到了馮林華作為一位陶藝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源泉。他擅長花鳥、山水畫,精于荷花裝飾,作品運筆灑脫、清新典雅、落落大方,注重發(fā)揮中國畫在陶瓷作品中的韻味與旨趣。仔細看他的作品,令人歡悅的童趣也藏于其中。事實上,擅長中國畫的馮林華老師,其賞心悅耳的作品很多,只是時任景德鎮(zhèn)副市長的他,近幾年,伴隨著忙碌的身影,其名字總是與景德鎮(zhèn)的各種陶藝工作有關,例如瓷博會、陶瓷村招商等等,馮林華依然以其藝術家的眼光和細膩的手法,將景德鎮(zhèn)的陶瓷產業(yè)化、專家化和現代化,從藝術工作者到城市管理者,以陶藝為主線,馮林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工作中,不斷地繼續(xù)著他精彩的陶藝人生。
中國畫注重“意”的表達,品馮林華的陶藝作品,就可以看出作為一個陶藝工業(yè)者,其扎實的中國畫基本功。利用國畫的簡筆線條,青花釉下裝飾瓷瓶《籬邊秋色》所表現的意境,讓人仿佛置身于雅靜的世界,只聞鳥語花香,愉悅的心情在那特定的收獲的季節(jié)里表露無遺。畫與青花瓷瓶渾然一體,使得創(chuàng)意之畫,不落陳套,馮林華作品用意精當,借景以生境,筆少而意多。例如《荷韻》《映日荷花》《荷香》,用的都是荷花,但立意不同,展現的植物世界卻是別樣的風情。在其《蛙聲》和《知音》的陶品中,荷花的裝飾效果,讓作品所表達的意境一目了然。強調自然山水動靜有致,簡單、純樸、自然簡化的陶藝風格是馮林華作品的主要特點。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花鳥山水還是人物,我們在馮林華的陶品中總能找到一種難得的童趣。
《伴侶》中詼諧化了的兩個人,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淡淡的笑容,畫面溫馨且讓人充滿退想。盡管這創(chuàng)作的是一對從形態(tài)看上去比較老的夫妻,但事實是,我們看到了年輕時情侶眼中的愛意和歷經生活滄桑依然不泯的愛情。在馮林華老師的作品中,我們總能找到童年的歡樂、少年的懵懂、青午時的青澀?!蹲隆房瓷先ゾ褪且环世L的山水畫,與其他作品一樣,無論是山水作品還是花鳥畫,表現自然界的純天然讓我們對馮林華老師的作品有一種親切感,對大自然的熱愛,讓我們對這些淡雅的陶藝品有了更多的欣賞與喜歡。如果說作品發(fā)人,事實是,作為一位陶藝工作者馮林化老師無疑是卓越的,曾受到我國著名畫家胡獻雅、丁千、黃美堯等教授的熏陶和影響。作品曾獲江西省首屆公務員美術作品評比二等獎,并為江西省人民政府贈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成立的禮品瓷《紫歸牡懷》巨型瓷板畫和《百荷圖》瓷瓶擔當設計、制作總監(jiān)制,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江西瓷園”工藝設計組織金獎。
除了陶藝作品,馮林華的博客中,還有其國畫和攝影作品,并且還設立了其妻子和女兒的作品專欄,所以看是個人的博客,其實這里是一個藝術家庭的作品工坊。雖然這些欄目的建設均沒有完成,但卻可以看出忙于日常工作事務的馮林華副市長,對于藝術的追求并不減弱,給予家庭的愛也只增無減。自1988年到政府工作以來,他將對陶藝工作的理解,對于景德鎮(zhèn)陶瓷文化的喜愛,完全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它的“城市作品”也如其陶藝作品一樣,開始散發(fā)出千年瓷都所特有的光芒。從2001年起一年一次的“景德鎮(zhèn)國際陶藝博覽會”總是與馮林華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而與陶瓷業(yè)有關的招商活動中,也總會有馮林華的名字。作為一位陶藝工作者,他將自己對于藝術的理解,對陶瓷產業(yè)的熟悉以及對于事業(yè)的追求,演繹在他的政府管理工作中。打造城市品牌、促進景德鎮(zhèn)陶瓷產業(yè)化、強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競爭力,馮林華的名字與陶瓷依然聯(lián)系在一起,其創(chuàng)作也由作品轉化為具體的事務,工作內容變了,但是藝術追求的夢想沒變,只是以另一方式繼續(xù)著自己的陶藝人生。
從政20多年了,馮林華老師的新作還是年年有,他的作品給人的感覺依然是清晰簡約明了,而他的政府工作也是年年創(chuàng)新向前走,歲月的積淀,馮老師的“城市作品”如其陶藝作品一樣,特色就在于中國畫的旨趣。首先是簡單,馮林華就是要讓景德鎮(zhèn)千年窯火不熄,并且還要推陳出新,讓其烙上現代文明;其次是自然,就是要讓景德鎮(zhèn)的陶瓷文化生生不息,產業(yè)化的結構,打造集藝術和工業(yè)共同發(fā)展的最佳主題;最后是純樸,景德鎮(zhèn)是一個千年瓷都,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繼承老一輩的傳統(tǒng),用簡略的語言打造了一張城市名片。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政府管理工作,就如一幅與眾不同的陶藝品,同樣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