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寶玉石,具有鮮紅艷麗、晶瑩剔透的天生麗質。雞血石是辰砂條帶的地開石,其顏色比朱砂還鮮紅?!半u血”的成分是硫化汞,其滲透到高嶺石或地開石中而形成,在國內(nèi)外是極為罕見的。因其顏色鮮紅極似雞血,所以人們俗稱雞血石。昌化雞血石被譽為中華“國寶”,因其撩人的美姿也被尊稱為“印石皇后”。昌化雞血石的主要工藝用途是制作印章、雕刻工藝品和原石欣賞,它所展示的東方特色文化,在世界文化藝林中獨樹一幟,已成為世界賞石者矚目的焦點。昌化石與巴林石、壽山石、青田石齊名,被評為“中國四大名石”。
雞血石的分布
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的雞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巖山雞血石,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內(nèi)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雞血石。20世紀90年代又在陜西、甘肅、四川、湖南、云南、廣西桂林等地發(fā)現(xiàn)了雞血石。但我國雞血石的主要產(chǎn)地只有兩個:一是昌化雞血石,因產(chǎn)于浙江昌化縣而得名;二是巴林雞血石,因產(chǎn)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
昌化雞血石產(chǎn)于浙江省臨安市昌化北區(qū)西北面的玉巖山一帶。主礦區(qū)離昌化鎮(zhèn)50多公里。雞血石有老坑、新坑之別。老坑者顏色鮮明,地張活,多半透明。因產(chǎn)于玉巖山主峰附近地帶,水頭較足,也稱“水坑”。水坑雞血石以血色鮮濃,質地細潤而著稱,又分為羊脂凍和牛角凍等。新坑大多不鮮艷,質地盡管也有半透明,但美感不及老坑。因含雜質較多,透明度差,水頭不足,也稱“旱坑”。老坑開采早,始于元代,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曾出產(chǎn)過不少珍品雞血石。如今老坑資源已近枯竭,市場上所見的多為新坑所產(chǎn)。
巴林雞血石出產(chǎn)于內(nèi)蒙古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學名叫葉臘石。民國初年,礦物學家張守范命名巴林石為“林西石”。1978年輕工部把葉臘石礦列為中國三大彩石基地之一,將葉臘石命名為巴林石,并撥款資助開采。經(jīng)專家評定,巴林石的成分、色澤堪比我國傳統(tǒng)雕刻原料壽山石、青田石,更在南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的葉臘石之上,可與寶石、瑪瑙相媲美。
雞血石升值勁猛
明代,昌化雞血石工藝品已成為皇宮的珍藏品。清代,皇帝選雞血石作為玉璽之料。清乾隆年間所修的《浙江通志》記載:“昌化縣產(chǎn)圖章石,紅點若朱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愛玩,近則罕得矣”,由此可見當時昌化雞血石在民間的流行與影響。從清代起,雞血石便成了皇宮、王府的貴重藏品,并限于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準擁有。
中央檔案館收藏著兩方珍貴的印章,印面分別刻有“毛澤東”、“潤之”陰文字樣,這就是毛澤東使用過的昌化雞血石印章。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來總理精心挑選了一對“大紅袍”雞血石贈送給前來訪問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立刻引發(fā)了一場雞血石收藏熱潮,其余波所及,又在香港、臺灣和東南亞地區(qū)引起巨大反響。
1999年昌化出了一種極其罕見的雞血石——雞血石和田黃石生在一起的原石,被藏界尊稱為“帝后臺一”,近十年來共發(fā)現(xiàn)千余塊,目前是雞血石中最為罕見的品種之一。比如收藏家夏增昆手里藏有一塊比較普通的“帝后臺一”原石,2006年由胡建康大師雕刻出一件《帝后臺一》的作品,于2008年4月23日在央視《鑒寶》欄目被專家估價80萬元。
在2007年11月的第八屆西博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上,雞血石大屏《桃園結義》被一神秘上海買家以9100萬元天價買走?!短覉@結義》把東漢末午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的故事,再現(xiàn)于一塊高240厘米,寬380厘米,重達2噸的雞血石大屏上。據(jù)其作者雞血石雕刻大師錢高潮介紹,該雞血石大屏為中國雞血石屏之最。該作品是他帶領團隊選用稀有雞血石,花了整整6年時間創(chuàng)作而成的。
由于資源的匱乏及其不可再生性,昌化雞血石的價格呈總體上升趨勢,現(xiàn)在的價格與上世紀90年代初相比已上漲了十幾倍。一方優(yōu)質的昌化雞血石章更是極不易得,每方石價高達數(shù)萬元至數(shù)十萬元或者更高。雞血石價格的攀升在拍賣市場上也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2003年5月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清代雞血石方章成交價僅為8000元,2005年12月品質相當?shù)囊患宕u血石方章價格迅速漲到12萬元,2007年12月,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舉辦了“日精月華——國石藝術”專場拍賣,一塊由國家級雕刻大師??怂妓竦摹安u血石雕樓閣山子”更是以1344萬元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下了當時中國當代工藝品的最高價格紀錄。
2007年12月底,溫州東方工藝美術城開業(yè)時,一塊號稱“全國第一”的雞血石成了開張時的一大亮點,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的眼球。這塊雞血石名為“巴林雞血王‘劉關張”’(高約45厘米,寬約35厘米,厚約25厘米,重41.5千克),由浙江“藏一樓”收藏。該雞血石近年來在濟南、廣州、杭州等地的博物館等場所多次展示,被譽為雞血石中的“雞血王”,身價也從一開始的3000萬元飆升到2億元。整塊石頭底子為“軟地”,剝落石皮后便現(xiàn)出大面積的“牛角凍”、“玻璃凍”,“藕粉凍”,其間大面積條形團塊狀的“雞血”色澤鮮艷、濃郁。
夏增昆分析認為,雞血石被人們喜愛的原因有幾個:首先,雞血石的顏色紅艷如雞血,民間一直就有用雞血驅鬼辟邪的說法;其次,雞血石紅艷似火,有象征紅紅火火之意;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雞血石產(chǎn)量現(xiàn)在越來越少,精品更是十分難得。由于雞血石礦中含有汞,國家曾經(jīng)大規(guī)模采礦煉汞,現(xiàn)在剩余的雞血石儲量就很少,因此價格自然急劇上升。
雞血石的成分
昌化雞血石由“地”和“血”兩部組成。雞血石因地開石中含有宛如雞血凝成的殷紅艷麗的辰砂而得名。雞血石中紅色部分稱為“血”,紅色以外的部分稱為“地”。雞血石的主要礦物成分為地開石(約為85%-95%)和辰砂(約為5%-15%),并含有高嶺石、珍珠石、明礬石、黃鐵礦和石英等(約為1%-5%)雜質。雞血石的實測化學組成主要有SiO2Al2O3,和HgS。產(chǎn)地不同,質地成分也不同,但都離不開硫化汞成分。
其“地”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中的地開石為主,也含有相當量的高嶺石,明礬石、埃洛石、石英、黃鐵礦等,有白、黃、黑、灰、紅、棕、青、綠等色,分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幾種。辰砂構成“血”,有鮮紅、條紅、深紅、紫紅、塊紅、霞紅之分。昌化雞血石的“血”與所含辰砂的多少及結晶顆粒大小有關,如辰砂含量大于20%,結晶程度高,血的顏色發(fā)暗;若辰砂含量為10%,結晶粒度小于0.05毫米,則血色鮮紅。
巴林石主要礦物為,高嶺石、地開石、伊利水云母等。巴林石硬度較小,一般在2—4之間。巴林石中由于礦物成份不一樣,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巴林石,如含辰砂者為“雞血石”。由于雞血石中的辰砂具有揮發(fā)性,長期暴露于空氣中“雞血”會變黑,因此在收藏保存時,要在藏石表面加以特殊保護處理,以隔斷與空氣的接觸,保持其“雞血”鮮紅美麗的色彩。
根據(jù)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制定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方標準·巴林石》,把巴林雞血石定義為含有辰砂的巴林石。巴林雞血石品種一般以“地”的顏色來劃分,主要品種有:黃凍雞血石、黑凍雞血石、羊脂凍雞血石、劉關張、灰凍雞血石、芙蓉凍雞血石和瓷白雞血石等。
雞血石價值高低比拼
昌化、巴林兩地的雞血石雖然在成分和結構上相近,可品質上則不盡相同?!澳涎钡亍?,各有千秋,這是行家對昌化雞血石和巴林雞血石相比較而得出的結論。所謂“南血”,指昌化雞血石顏色鮮艷,純正無邪。昌化雞血石的血色濃重,辰砂含量可達70%以上;而巴林者則血色稀薄,缺乏立體感。所謂“北地”,指巴林雞血石的質地一般均為巴林石,細膩溫潤,易于雕刻,基本上沒有洋灰地(堅硬的礦化火山巖)和砂、釘(堅硬包裹物),優(yōu)于昌化石。昌化者多見有不易刀刻的“砂釘”,而巴林石地多不含砂,并常見有凍地,故有了“北地南血”之說??傊嬲苌想u血石王位的也只有昌化石,如“凍地鮮血大紅袍”等。
昌化雞血石分凍地、軟地、剛地、硬地四大類,50余個品種,絢麗多姿,各具特色,尤以凍石為最佳,是制作印章的上品。昌化雞血石石質堅硬,有半透明、微透明之分。它有紅、白、黃、灰、紫、黑六種顏色,其中以顏色紅似雞血、呈條狀、血滴狀和血斑分布狀的雞血石最為著名。雞血石首推上品的要數(shù)“全紅雞血”,它質地細膩微松,色月白如素玉,通體密布血斑點,白底紅心,十分鮮艷奪目。由于血斑綿密,僅微露白底,譽稱全紅雞血,通體血斑,對空而視可見反光閃閃,極為美麗。其次為“六面紅雞血”,此石偶含灰黑肌理,間又隱小晶塊,質堅細帶微脆。雞血紅斑呈極細微點狀,聚散不一,千姿百態(tài),極為嬌艷嫵媚,且石之六面,血色皆濃密,誠屬難得之精品。
雞血石價格高低主要考察“血”和“地”。血的好壞是由血色、血量、濃度和血形四個因素綜合決定的。血色以鮮紅色最佳,朱紅(大紅)次之,暗紅最差。血量是指血的面積占整塊雞血石面積的百分比或含血面數(shù)的多少,血量越多,價值越高。一般說來,血量大于50%的雞血石屬特級品。對于雞血石方章來說。六面均有血的最好,四面、五面含血的次之,三面和側面含血的又次之,單面和頂腳或局部含血的雞血石最差。雞血石的濃度是指血的分布聚散程度,可分為濃、清、淡三級,以血濃者為上,清淡者次,稀散者最差。血形是指血的分布形態(tài),有團血(包括塊狀血)、條血(包括脈狀血、絲狀血)和點血(星點狀、云霧狀血)之分,其中以團血、條血為佳,點血次之。
地的質量由顏色、透明度、光澤和硬度四方面決定,有凍地、軟地、剛地和硬地之分。凍地是指質地細膩濕潤,透明度高,光澤強,硬度低(HM=2~3),猶如膠凍;軟地是指質地細膩,微透明,硬度較小(HM=3~4);剛地是指質地稍粗糙,具玉感,硬度較高(HM=4~6);硬地指質地顏色發(fā)白,質地粗糙干燥,硬度很高(HM=6~7)。雞血石地的顏色以顏色均勻的單色為佳,雜色為次,但某些顏色搭配協(xié)調(diào)的雞血石價值比單色價值更高,如“劉關張”雞血石。透明度以半透明的凍地為上品。光澤以油脂光澤和強蠟狀光澤為佳??傮w說來,凍地、軟地的質量比剛地、硬地的質量好。
巴林雞血石幾乎都是硬度偏軟的,所以顯得也比昌化雞血石溫潤透亮。因此,初玩雞血石的人會比較喜歡巴林雞血石,因為巴林雞血石看起來就要比昌化雞血石透亮溫潤且顯得更紅,因此同樣尺寸的低端巴林雞血石要比昌化雞血石貴幾倍。但由于巴林石顏色不穩(wěn)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褪色,原來鮮紅的顏色會變淡變黑,因此高端收藏者花大價錢一般不會選擇巴林雞血石。相比之下,昌化雞血石就比較穩(wěn)定,高端的雞血石領域,昌化雞血石價格就遠遠高于巴林雞血石。巴林雞血石里最好的是“雞血王”,“地”很黑,血十分鮮紅。
(責輯: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