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電視連續(xù)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引發(fā)了一些感想,覺得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里面的人物都應該是非瘋即傻,非呆即憨,總之應該是有些偏執(zhí)的,這樣的人物,才最能把人性的美丑、愛憎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出來,才能讓讀者在或哭或笑之中直逼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記得有影視理論說,影視作品是滿足人的“窺視欲”的。那么,可不可以說,小說就是滿足人的“變態(tài)”欲?這個變態(tài),其實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之中,老是處于一個教化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更多的社會性,在社會環(huán)境和世道人心的重重影響之下,甚至是重壓和打擊之下,人已經(jīng)不能表里如一,不能言行一致,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聲,不敢張揚自己的個性,不敢發(fā)泄心底的千種怨恨、萬般委屈。我們總是非常理性和克制,那么老老實實,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想要去干的事,總要換說成別人。小說,因為它的虛構(gòu)性,就這樣成為我們最好表達內(nèi)心的載體。我們可以英雄,可以狗熊,可以卑賤如狗,也可以崇高如神。說到底,每一個人的經(jīng)歷,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些特殊的東西。這些東西,才是最有文學價值的東西,也才是小說中最應該有的東西。
如是觀之,這期???,我的這個小說應該是最差的了。不是有好小說舍不得在這里發(fā),而是最近確實沒有寫出好些的小說來了。這里面,也有單位工作和家庭生活忙亂的原因,但更多的,恐怕也是自己厭倦和畏懼于寫作上的平淡。常常也在想,這世上最容易的事兒莫過于寫字了,三歲娃娃拿根枝條,也能劃出幾道橫豎來。但這世界上最難的事兒也莫過于寫字了,許多作家辛勞一生,甚至犧牲了愛情親情,卻終究沒有留下可以幾行滿意的文字。像我這樣一個才疏學淺之人,既不能靠寫字養(yǎng)家糊口,更不能讓寫作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也就慢慢地放淡了對寫作的那份執(zhí)著。那么,我愿意以這次為一個起點,去找尋和開拓自己心里的那些“變態(tài)”,寫下自己感悟里那一點點獨特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