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國建同志的一部關(guān)于米脂及陜北的人文研究著作《昊天厚土》將要出版了。一摞沉甸甸的書稿和百余張珍貴照片置于案頭,我覽閱再三,感觸很多。真為米脂乃至陜北高興,又多了一件有價值的文化產(chǎn)品;也為國建同志欣慰,他的辛勤汗水又澆出一串豐碩成果。
米脂是一個好地方。地土遼闊,歷史悠久,物寶天華,人杰地靈,文化積淀異常深厚,志士仁人層出不窮。我常常到陜北去,面對廣袤的黃土大地,每次都似乎觸摸到古老的歷史卷秩,深深感悟到先輩們一代又一代的接力開拓;面對焦臂黔首的父老鄉(xiāng)親,常常陷入深思:如此偏陬貧瘠的土地,何以會出現(xiàn)顛覆了一代王朝的農(nóng)民領(lǐng)袖李自成;會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出發(fā)點(米脂楊家溝,那個曙光輝映的地方);在歷史大動蕩、大裂變中又何以會誕生出像杜斌丞、李鼎銘、劉瀾濤、馬明方、郭洪濤、常黎夫、杜聿明、杜瑞蘭、高敏貞、安建平等眾多優(yōu)秀人物。似乎不可思議,卻又順理成章,這就必然歸結(jié)到她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由此,我品出米脂被譽為“文化縣”的內(nèi)在涵意。
我和陜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又是米脂的女媚,對陜北有著特殊親情。少年時代,是延安燈火激發(fā)了我的靈性;青年時代,是陜北風采啟迪了我的睿智;步入老年,我仍然一次又一次到陜北去,到米脂去,在這里汲取到創(chuàng)作營養(yǎng),在這里體會人生真諦。能將一些作品捧給陜北人民,是我極大的快樂。而在與諸多陜北文化人的交往中,我也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他們的勤奮、真誠、樸實、憨厚、堅毅與奉獻。
改革開放順乎歷史潮流,經(jīng)濟建設(shè)乃富民強國之本,然而,我還常常想到作為泱泱大國的文化建設(shè)。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盛的經(jīng)濟基石是會被人欺侮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堅實的文化骨骼,同樣是軟弱的。因此,在強化經(jīng)濟建設(shè)的同時,千萬不可忽視文化建設(shè)。近年來,在陜北有一批文化人在默默地耕耘、無私奉獻,做著發(fā)掘、保護黃土文化遺產(chǎn)的工作,做著研究、弘揚黃土文化的努力,他們不愧為魯迅先生稱之為“社會脊梁”式的人物。有這樣一批人艱苦奮斗,捧出豐碩的成果,是陜北文化建設(shè)的幸事,值得為之鼓舞擊掌!
認識國建同志已經(jīng)很多年了。他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編修《米脂縣志》起,就與我和抒玉有所往來。在多次接觸中慢慢熟悉了他。知道這是一個勤學習勤思索的人,是一個肯干事會干事的人,是一個認真執(zhí)著的人。他以八年時間主編的《米脂縣志》,一出版就獲得全國方志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其中包含著他多少心血和汗水?。≈?,他仍然不停地寫作、攝影、編書,像一匹駕犁的老黃牛,不須揚鞭自奮蹄,他幾十年如一日,一貫埋頭耕耘。這個平凡的人,年輕時當了兵,期間受過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心里就燃起不息的火;壯年之際,其修志先進事跡在陜西方志界廣為流傳,并上了北京方志成果展覽;后來,他的文化研究文稿和民俗攝影作品屢屢發(fā)表在各種報刊上,有一些獲得全國性社科學術(shù)評比特等獎中攝影金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個不知疲倦的陜北漢子。國建生在綏德,卻在米脂長大,并長期在這里工作。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米脂,不遺余力地為米脂文化以及陜北文化事業(yè)操勞。年至花甲從行政崗位上退下來后,仍在忙文字忙攝影,他實在是米脂乃至陜北文化界的寶貝疙瘩。
讀國建同志的書稿有許多思索,寫出如上一些話,既表示對陜北文化的敬意,又表達對國建同志的贊賞。祝愿陜北文化人才層出不窮,文化成果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