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蔬菜歡
夏天吃菜,視覺比較重要,茭白青椒和臘肉三色層次分明,鮮艷悅目,看一眼便褪盡暑氣,感人生清淡之悠悠。
挑比較嫩的,身顯疙疙瘩瘩肉塊的無錫茭白,切細絲;辣椒買青綠色尖椒,喜歡辣味重的,買皮肉薄的,反之挑選皮厚的,也切絲;臘肉可以選夾心肉或五花肉,我喜歡買帶點膘的。
鍋中放少許油先將辣椒絲煸炒一下,盛出;再放油下臘肉絲爆,讓香味滲出,然后放茭白一起翻炒,放鹽調(diào)味后加一點點水,蓋上鍋蓋燒一會兒,再放入青椒絲拌炒,撒點味精,起鍋。要點:青椒要生一點才好吃,如果放在一起燜,就會變軟和變色??谖吨氐模€可加入黑胡椒粉或者老干媽辣豆豉,味道強勁,胃口大開。
茭白、辣椒炒毛豆也是夏天的家常菜。小朋友喜歡吃丁狀的東西,用調(diào)羹舀,很快樂。我們就做炒三丁,辣椒也可以換成豬肉丁。豬肉丁用腿肉,生粉、料酒、細鹽捏一下,率先爆炒。毛豆裝在盒子里先在微波爐中轉(zhuǎn)一下,保證顏色碧綠。茭白不太容易吸味,一起炒完后勾個薄芡,三丁味道融合,非常鮮美。
夏天,茭白青椒臘肉此三絲被我經(jīng)常用來炒面吃。我們食堂大姐做冷面很有水平,生切面先蒸再水汆,然后用油拌,面條既糯軟又有彈性。中午吃罷冷拌面,我總央求帶上一袋回家,晚上用茭白青椒臘肉三絲炒到一起,弄得好,炒面帶點兒焦黃,再煮一鍋稀粥,配一碟鹽水鴨一碟糖醋腌黃瓜,冰啤酒一喝,這頓夏日晚餐堪稱完美了。
妞妞從美國回來休假之前曾經(jīng)夸口要做菜給我們吃?;丶液蟮攘撕枚嗵?,她仍然是以前那個懶惰嘴刁的小姑娘,口氣要比力氣大很多。總是說,我要的材料你沒有呀,苦瓜有哇?肉糜有哇?芥蘭有哇?直到休假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她終于出山,一口氣做了三個菜:苦瓜炒雞蛋、豇豆肉糜、酸辣白菜。
我給妞妞打下手,她切菜炒菜。當苦瓜炒蛋快要完成時,她開始信心不足,嘀咕道:“味道有點不對頭啊,我燒的菜很好吃的,怎么一回事呀?”
接著妞妞嘀咕買錯了豆,刀豆怎么會那樣長呢?老媽一看,是長豇豆哇。沒事沒事一樣的安慰她。于是切丁,肉糜用料酒淀粉調(diào)勻,放入大蒜末炒,由于是豇豆,所以加水煮了一會。妞妞皺眉說,味道又是打折扣的,顏色也難看。
輪到白菜。妞妞怪罪說,因為超市大白菜軟塌塌的,只好買小的白菜,此白菜不甜!然后我看她把干辣椒放到烹調(diào)油里炸,再放花椒炸。辣椒花椒撈出來后,白菜倒進去炒,放蒜末、醋、醬油和糖等。
這三個小菜都不屬于上海人的家常菜,是因為妞妞在美國的室友,常來常往的幾個女友來自五湖四海,她從那里學(xué)會的。我嘗了一下,正因為不是上海菜,味道比較新鮮的緣故,得到我的好評。想不到,妞妞根本不在乎我的評價,她忙著拿出保鮮盒,裝了三盒,再加一盒甜瓜和米飯,興沖沖地出門給她中學(xué)里的死黨送飯去了。那個小姑娘已經(jīng)工作了,今天一個人躺在家里,據(jù)說腿抽筋了,爸爸媽媽都不在。哼哼哼,妞妞出門后我坐在那里氣了半天,重友輕老娘的小壞蛋,看我以后再疼你不。
我蘸醬油我作主
過去調(diào)料品種很簡單,紅醬油和白醬油是一道分界線,紅的上醬色,白的蘸食用。小時候我常常撅著嘴,捏緊了零錢,舉著醬油瓶,不情不愿地去糟坊拷醬油,怕忘記媽媽的囑咐,嘴里不斷嘟噥著一斤紅醬油、半斤白醬油……此景已成追憶,如今兩種顏色遠遠不能涵蓋醬油的分類和用處了,超市的貨架上,醬油的牌子繁多,種類口味千變?nèi)f化,對于喜歡挑戰(zhàn)自己味蕾的人來說真?zhèn)€是幸福。
目前國內(nèi)市場上以糧食釀造醬油為主,以大豆、脫脂大豆、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要原料,經(jīng)過發(fā)酵釀造而成;按釀造方法又分為本釀造醬油、新式釀造醬油、酶處理液和氨基酸液混合式醬油三類;按原料及成品特征又可分為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甘露醬油、白醬油和其他醬油等……
日本的醬油做工細致,口味相當純正,因為日本人生吃的東西多,對醬油的口味很重視。有人問我為什么國內(nèi)的生魚片不好吃,我說,除了魚的原料新鮮程度以外,你不妨檢查一下所蘸食的醬油,結(jié)論果然如我所料。于是換一種我推薦的非轉(zhuǎn)基因脫脂大豆釀造的醬油,口味立刻因之一變。
老抽醬油就是我們以前叫的紅醬油,比較濃,用于紅燒;生抽醬油可以拌涼菜吃,也可以蘸白斬雞、海蜇皮、白切牛肉、羊凍等等;美極鮮味汁品質(zhì)濃,只需幾滴就可以了,炒卷心菜時,起鍋前滴幾滴點綴一下,味道立刻吊出來。燒基尾蝦也是,滴和不滴就是不一樣;老式如辣醬油也不能放棄,吃炸豬排一定要它來配合。
李錦記蒸魚豉油,毋庸置疑是蒸魚專用的,據(jù)說配方是生抽、老抽、花雕、魚露、麻油、白糖、胡蘿卜、鯪魚骨、火腿骨等等熬制而成,使用非常方便。黃魚、鳊魚等兩面稍稍擦一點點細鹽,上放蔥姜和料酒上鍋蒸,8 分鐘以后撤下來,倒去腥味的湯汁,澆上蒸魚豉油。冬天的時候,豉油可以入微波爐加熱一下,蒸魚豉油口味有些甜,也有人不喜歡。
豉油雞汁是一種醬燒汁,里面有蠔油的成分,味道很鮮,不用調(diào)配咸甜便能做成美味雞翅,簡易快捷。我炒素時常常加一些,就不用再放味精了。在面條湯里澆一點,感覺味道高級起來。好吃的朋友向我推薦一個品牌的舊莊特級蠔油,說是當年為了搞到它,費力托朋友從香港帶過來,當然就頂禮膜拜了。蠔油成分脫不了鮮蠔,據(jù)說還得加上牡蠣,鮮上加鮮,腌制肉類、勾芡、蘸食均可。我做西蘭花蠔油菌菇,好看又好吃。
我曾推廣一句口號,“廚房革命從調(diào)料開始” ,廚房調(diào)料常備常新,主婦會有新鮮感產(chǎn)生,樂在其中,便能人在廚房、胸懷全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