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人東野先生,善啖好吃,饕餮之徒。所謂久病成醫(yī)好吃能廚,東野先生亦常下廚房,小試烹技,深得廚者三昧。
青春年少之時,于陋室租居。周末戀人,翩然而至。手提肉魚瓜蔬,飲料生啤。此時性情男子,不辨油鹽醬醋,亦要挽袖圍裙,下廚作勢。于是乎,料集東南西北,味聚苦辣酸甜。雖暈頭轉(zhuǎn)向,手忙腳亂,但求七盤八碗,能“過家家”。此時境界,若風(fēng)華學(xué)子,初試鋒芒。恨不能典用古今中外,辭堆星際域中。文章做得團(tuán)花錦繡,讀來卻是不知所云。好在此時廚藝,僅為應(yīng)景兒。主要項目,全在廚藝之外的卿卿我我、纏綿溫存。
及后結(jié)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廚藝方漸入境。開始熟知宗派,川魯淮揚(yáng);開始講求招式,煎炸熘炒;開始追求效果,色香味美;開始挑剔材料,養(yǎng)殖野生。此時境界,便如名家為文,拋卻詞藻堆砌,但求意趣通達(dá)、情能動人。此際出鍋菜肴,用以娛妻,美人笑靨如花;拿來待友,知己眉飛色舞。其情切切,其樂滔滔。尋常菜館酒肆,早已不屑涉足矣!
人到中年,淡泊不惑。此時再入廚房,便能隨心所欲。到哪山砍哪柴,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菜,無招勝有招。興致高昂,呼朋喚友,施展十八般技藝,滿漢全席。狀態(tài)低迷,餐桌獨(dú)坐,清拌一白菜嫩心,原汁原味。此際無論清蒸紅燒,油潑水煮。多少家常之菜,多能信手拈來,毫不費(fèi)力。此時境界,便如大師潑墨??仗幜舭?,陽春白雪。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非大手筆不能為也。
老子云:治大國如烹小鮮。誠哉斯言。人世間萬事萬物,殊途同歸。玩兒到了極致,都是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