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耕地少、人口多。又是個農業(yè)經濟的國家,農業(yè)生產水平很低。1952年底,按全國人口計算。每人平均糧食占有量只有288公斤。隨著國家經濟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城市人口的增加。社會各方面對商品糧的需要激增。而農民因改善生活,能夠提供的商品糧反而有所減少,糧食的供求矛盾日趨尖銳。
1957年1月18日。毛澤東在各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指出:一定要重視農業(yè),農業(yè)關系國計民生極大。不抓糧食很危險,總有一天要天下大亂。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農業(yè)就是工業(yè)”。
可是,1958年在“左”傾思想的影響下,全國各地開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嚴重泛濫。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糧食生產大幅度下降,國家糧食庫存急劇減少,糧食局勢非常緊張。
1959年,中國又是一個災荒年。在這個極端困難的時期,李先念協(xié)助周恩來統(tǒng)籌全國糧食的全局,果斷決策,保證各方面的應急需要,從而使我們國家和人民比較順利地渡過了困難。
4月15日,李先念致信糧食部長陳國棟:昨天夜里在毛主席那里,問到糧食問題,我看主席對此甚為焦慮。因此,糧食工作要拼命做好。我建議所有調出糧食的省區(qū),要像作戰(zhàn)那樣,隨時了解情況和解決具體細節(jié)。
5月3日,在全國財貿書記會議上,李先念又指出:搞好農村糧食分配,是搞好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工作,穩(wěn)定糧食局勢的基礎。過去我們一再說,糧食發(fā)生問題在農村,解決問題也在農村,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在糧食收購上。我認為應該哪一年豐收,那一年就應當多購一些,哪一季豐收,那一季就應當多購一些,哪一個地區(qū)豐收,那一個地區(qū)就應當多購一些,哪一個品種豐收,那一個品種就應當多購一些。強調指出:不搞一定的糧食儲備,就要犯錯誤。做糧食工作的基本原則:抓緊收購季節(jié),趁熱打鐵,及時收購;瞻前顧后,以豐補歉;先吃自己的,后吃國家的;什么時候缺糧,什么時候供應;細水長流,計劃用糧;品種搭配,有啥吃啥;農忙多吃點、農閑少吃點,農忙吃干點,農閑吃稀點。
他還指出:糧食工作是艱巨的,困難是很多的。糧食問題是我們與農民關系中,經常要注意的問題。目前的情況是,生產增長了,市場卻有些緊張。問題就在于沒有物資后備的貨幣投放過多。因此,貨幣的投放應是在生產發(fā)展的基礎上為了收購商品而不斷增加的,它是有相適應的物資作基礎的。緩和市場供應緊張的根本辦法是發(fā)展生產,這是必須首先肯定的。但是在目前原材料不足的情況下,除掉必須從生產上解決問題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現(xiàn)有的農副產品、廢品和工業(yè)品很好地收購起來,并且有計劃地合理地分配,以便從收購和分配方面促進生產、保證供應。另外還必須堅決控制和壓縮社會集團購買力。今年在財貿體制和組織機構方面的基本精神,著重于“統(tǒng)”。在目前,只有這樣,才能更便于保證重點、兼顧一般。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正確地發(fā)揮各區(qū)、各部門的積極性,并且限制盲目性;因而才有利于克服暫時的困難。
5月20日,李先念向毛澤東報告:目前糧食供應很緊張,糧食調運肯定不能讓路,不只是秋糧登場以前不能讓路,而且在今冬明春,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內也不能讓路。搞好農村糧食分配,是搞好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工作的基礎。是穩(wěn)定糧食局勢的基礎。糧食發(fā)生問題在農村,解決問題也在農村。今年在核實產量的基礎上,除了保證完成國家征購任務,和切實安排農村接收新糧以前必不可少的需要以外,國家還應當盡可能多購一些糧食。在糧食銷售方面的經驗是:放易、收難,因此決定農村在新糧登場以后,國家基本上不向農村銷售糧食。22日,毛澤東批示鄧小平:李先念的報告請用中央名義發(fā)給各省、市、區(qū)委照辦。為了解決日益面臨的糧食恐慌問題,5月27日李先念又向毛澤東提議:減少城鎮(zhèn)人口800萬人。得到了毛澤東的認可。
6月8日和16日,國務院財貿辦公室召開會議,討論減少1000萬職工問題。在會上,李先念指出:今年在去年招收職工過多的基礎上。要求減少1000萬以上職工的方針已經定下來了,現(xiàn)在的問題是要制定具體的政策和方案,雷厲風行,迅速貫徹。各地方、各部門各減多少,哪些部門應多減,哪些部門應少減,哪些部門應補充,要具體布置,要具體分析。
解決糧食恐慌問題,正如李先念所說。就象打一場戰(zhàn)爭,要有全局觀念。既要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搞好收購,還需減少城市人口,同時也要發(fā)展副食品和手工業(yè)生產。6月18日,李先念在全國副食品和手工業(yè)生產的會議上發(fā)言指出:毛主席有幾句話,要我在會議上傳達。主席說,工人階級拿到了政權,為什么搞不到肉吃,搞不到雞吃,搞不到鴨子吃,搞不到蛋吃,搞不到魚吃。如果還搞不到這些東西,不如請蔣介石回來。主席還說,我就不相信工人階級拿到政權就沒有肉吃、沒有雞吃、沒有鴨吃、沒有蛋吃,沒有魚吃。我看目前主要特點是:大增產、大躍進、大緊張。成績應該講足,同時也要承認我們還缺少大躍進的經驗。在大躍進中工作上有缺點,產量估高了。比如去年棉花實際上只收了3500萬擔。卻報了4千幾百萬擔。主席也說,購買力增長是真的。增產有一部分是假的。特別是沒有物資基礎的貨幣投放多了一些。去年大煉鋼鐵,土鋼土鐵一部分能用,一部分不能用。土鋼土鐵成本較高,必須貼錢。僅此一項,去年國家就拿出了約37億元。現(xiàn)在我看不僅不應當限制打電話、打電報,而且也不應當限制看電影、看戲、逛公園、理發(fā)、洗澡。這些非商品支出的增多,對于吸收社會購買力有好處,何樂而不為!現(xiàn)在有些地方把洗澡堂、理發(fā)館搞掉了不少,我看是不對的,應當盡量迅速恢復。
會后,李先念在此講話的基礎上,代中共中央起草了《關于大中城市郊區(qū)發(fā)展副食品生產的指示》。指出:副食品在城市人民日常經濟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城市副食品的生產和供應工作,對于穩(wěn)定市場,改善人民生活,保證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都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中央認為,在目前加緊發(fā)展副食品生產,爭取早日緩和供應緊張的情況,逐步地實現(xiàn)全面好轉,不僅是一項迫切的經濟任務,而且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毛澤東閱過此指示后,認為這是一個好文件,建議發(fā)至全國各地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