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生意人,沒有不希望顧客多花錢多消費的,然而,世上偏偏就有這樣的“傻子”,他做生意就不準顧客多花錢。
他是我的一位朋友,準備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經(jīng)營餐飲業(yè)。他一沒背景,二沒關(guān)系,親戚朋友都說不行,勸他趁早放棄,但他絲毫不動搖。飯店很快開張了,不僅請有名師主廚,而且一開始便打出一塊醒目的牌子:20元內(nèi)足以讓你在本店吃飽喝足并享受美味特色佳肴,所以,本店規(guī)定,凡光臨本店的顧客,平均每人消費不得超過20元,違者受罰。這樣的店規(guī)在這座古老的大城市實在是史無前例,很快便作為趣聞被人們傳遍了全城。
“傻,不準顧客多消費,這家伙真是傻得出奇!”這是人們議論得最多的一句話。
沒曾想,朋友的飯店開張沒多久,生意卻出奇的好,每天都是顧客爆滿,還有許多人排隊等著。沒辦法,朋友只好趕緊擴大規(guī)模,還是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緊接著,朋友又開起了幾家連鎖飯店,生意都一樣的紅火。僅幾年時間,朋友的連鎖飯店便占據(jù)了這座城市餐飲連鎖行業(yè)的半壁江山。
朋友戲謔說,這叫“傻子經(jīng)營法”。可細細一想,這看似傻的經(jīng)營方式,實則蘊藏著朋友的聰明。因為如今的餐飲業(yè)主要還是大眾消費,普通消費者雖都愛講個排場面子,但骨子里還是希望少花錢。如果到其他飯店請客,即使明知吃不了那么多,還是要硬著頭皮盡量多點,盡量點好的。而到朋友這個店,“店規(guī)”自動給了主人一個借口。錢花得少,享受得不比別的飯店差,面子也掙了,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無論家庭聚餐、朋友聚會,還是請客吃飯,朋友的飯店無疑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首選,生意想不火都不行。
其實,這種“傻子經(jīng)營法”并非我這位朋友發(fā)明的,在國外早已有類似的例子。
美國波斯頓有一家頗有特色的飯店,凡來飯店就餐的顧客,都開具發(fā)票并記下顧客的地址、姓名,到了年底,老板再從這位顧客消費帶來的純利潤中抽出10%作為回報,返匯給這位顧客,并附簡單說明。已經(jīng)到手的利潤“不要白不要”地再拱手送還他人似是蠢舉,但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高明;收到返匯回來的錢后,顧客們先是大出意外,繼而又大受感動,便免不了把它當作新聞向親戚朋友傳播,無形中充當了這家飯店的義務(wù)宣傳員,這樣,這家飯店又增加了新顧客,從而財源滾滾,這比花大價錢去登廣告強多了。
在美國的亞特蘭大石頭公園,公示牌上顯示的游覽收費標準是:坐纜車收費12美元,游遍全公園所有26個景點和項目收費8美元。公園之所以訂出這樣貌似愚蠢的價格,要經(jīng)過極其科學和精密地計算:一位游客如果坐纜車從上到下約需20分鐘,這類游客一般都不會在公園內(nèi)吃飯、購物。所以,公園從這類游客身上并不能獲得多少收益,故價格就訂得高一些,目的是讓游客望而止步。而游客選擇游遍全園26個景點項目,就需要一天的時間,這樣,他就得在公園內(nèi)吃飯,還會購物,公園的收入就會大幅度增長,所以才把此項價格定得特低以此來吸引游客。
有一個經(jīng)營石頭的商人,靠炸石山賣石頭賺錢,每年的利潤高達幾百萬美元,他把這些利潤變成投資,逐年把石場周圍的土地買下一大片,并—直讓它閑置。而他買下土地的目的,是為了斬斷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在石場周圍建房蓋樓的念頭。一旦石場周圍建房蓋樓后,就會住進許多住戶,住戶們就會聯(lián)合起來投訴石場的爆破聲擾民,石場便很可能被禁止開采,斷了老板的財路,故石場主才不惜投入重金以絕后患。
傻到極處是精明,事實上,人們都習慣于某種思維定勢,若能跳出這種思維習慣,變換一下觀察事物的眼光來縱觀事物的全貌,事情往往就會是另外一種模樣,另外一種結(jié)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