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會聽到肝移植、活體肝移植和肝細胞移植這些醫(yī)學名詞,但卻不知道它們的具體含義。下面,筆者就分別介紹一下肝移植、活體肝移植和肝細胞移植的概念、臨床意義及進行這些手術的注意事項:
一、肝移植
肝移植也叫換肝。人們因患有各種肝臟疾病而危及生命時,通過外科手術切除已經失去功能的病肝,再把一個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臟植入體內,這個過程就叫肝移植。該手術是治療終末期肝病的重要技術。通過肝移植,可以使晚期的肝病患者在絕境中重獲新的生機。
進行肝移植手術必須有供肝者。供肝者大多是具有健康肝臟的死者。供肝者的肝臟必須完好無損,其家屬也必須同意供肝。有了供肝者,肝病患者還必須進行血型配型、組織配型和群體反應性抗體的檢測。當患者的這幾個方面與供肝者相符合時才可進行肝移植。目前,肝移植的最大問題是肝源稀少。許多準備進行肝移植的肝病患者往往在等待換肝時就因為病情較重、較急而死去了。
肝移植是一種要求很高,必須做得非常細致、精確的手術。例如,新肝臟的大血管必須與患者體內相對應的血管精確地縫合好。目前,我國已積累了數(shù)千例肝移植的經驗,因此這項技術在我國是比較成熟的。肝病患者進行肝移植后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應對排異反應。肝病患者自身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有排斥異物的功能,進行肝移植后,其機體會攻擊和排斥移植進來的新肝臟,甚至可能使移植失敗。肝病患者在進行肝移植后應定期服用可治療排異反應的藥物。而乙肝或丙肝患者在進行肝移植后仍需長期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否則可導致肝炎復發(fā)。因此,肝病患者進行肝移植后其實是開始了一個新的治療階段。專家認為,適合進行肝移植的肝病患者有以下幾類: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此類患者若按一般的非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其病死率可達70%左右,而在進行肝移植后可使其病死率減少至30%左右。②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此類患者若僅進行非手術治療,其5年的存活率僅為20%,而進行肝移植后其存活率可大大提高。③肝癌患者:沒有發(fā)生癌細胞轉移的肝癌患者可進行肝移植,反之則不能進行肝移植。
二、活體肝移植
把人的健康肝臟切下一部分,移植給病情嚴重的肝病患者,這叫做活體肝移植。在活體肝移植手術中,給肝病患者提供肝臟的是活人而不是死人。大多數(shù)獻肝者與病人是親屬關系,他們將自己肝臟的一部分捐獻出來是為了挽救親人的生命?;铙w肝移植的優(yōu)點是:所需的肝臟容易獲得,用親人的肝臟配型更容易符合標準。而且患者在移植了親人的肝臟后出現(xiàn)的排異反應會較輕,手術的成功率也較高。我國有不少肝病患者都是通過活體肝移植而獲得了新的生命。媒體也不斷有這方面的報道。那么,在進行活體肝移植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接受肝臟移植的人,移植進來的肝臟不應小于自己體重的0.8%~1%,因為移植進來的肝臟若體積太小,就不能勝任患者的需求。獻肝者所剩余的肝臟體積也不能太小,剩下的肝臟必須大于自己原來肝體積的30%,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專家指出,健康人的肝臟被切下70%是可以耐受的,但被切除的肝臟決不可大于原肝體積的70%。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人在被切除部分肝臟以后,對其自身的影響不大。有報道稱,獻肝者若剩下40%的肝臟,6個月后其肝臟可增殖到原肝體積的70%,1年后其肝臟可恢復原來的體積。還有報道說,獻肝者若剩下40%的肝臟,1周后其肝臟就可增殖到原肝的70%,1個月后可增殖到原肝的80%。另外,肝臟的再生速度與獻肝者所捐肝臟的部位、獻肝者的年齡、獻肝者有無肝臟疾病等因素有關。例如,老年人、脂肪肝患者(即使患有很輕微的脂肪肝)若捐出部分肝臟,其剩余肝臟的再生速度會很慢,因此醫(yī)生是不允許這些人捐獻肝臟的。一般情況下,獻肝者在捐獻肝臟30天后可恢復日?;顒樱?0天后可重返社會。但仍有一半的獻肝者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如傷口疼痛、上腹不適等)。有少數(shù)的獻肝者會發(fā)生較嚴重的合并癥(如膽漏、膽管狹窄、膽汁瘀積、腹內出血、傷口感染、腸粘連等)。國外的有關報道說,獻肝者的總體死亡率為0.20%~0.22%。從活體肝移植的重大臨床意義上看,這個死亡率是可以接受的。
三、肝細胞移植
肝細胞移植是將捐獻的部分肝臟的肝細胞進行分離、提取,然后再移植進肝病患者的體內,恢復或重建其肝功能的一種技術。肝細胞具有增殖、再生的功能,被移植到肝病患者的體內后可形成肝細胞島,從而可替代肝臟的部分重要功能,讓肝病患者渡過危險期。肝細胞移植的最大優(yōu)點是,一份肝臟可以供給多個需要肝移植的人,從而可解決肝源稀少的問題。此外,進行肝細胞移植的費用低廉,傷口較小,移植后的肝細胞可以較長時間地替代肝臟的功能,因此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例如,肝衰竭患者可在進行肝細胞移植后保住生命,并可為下一步的全肝移植爭取到充足的時間。
肝細胞移植也會發(fā)生一定的排異反應,但一般都比較輕微。在進行肝細胞移植前,人們會將分離出來的肝細胞進行冷凍處理,并會在其中加入一些對抗免疫排斥反應的藥物(如甲基潑尼松龍等),然后再進行移植。這樣的話,患者機體對肝細胞的排斥反應可明顯減少或不再發(fā)生。
臨床實踐證明,肝細胞移植是非常安全的。此療法不僅可治療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還可治療多種遺傳代謝性肝病。但是,它只能為肝病患者補充一部分的肝細胞,起到分泌肝細胞生長因子、合成白蛋白及增強肝臟解毒功能的作用,而不能逆轉原有的肝硬化,更不能從根本上治愈原有的肝病。肝病患者在進行肝細胞移植后,其肝臟功能雖能暫時恢復正常,但仍可能發(fā)生門脈高壓、食管靜脈曲張或破裂出血。因此,肝病患者在進行肝細胞移植后還應繼續(xù)進行治療。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城市都相繼進行了肝細胞移植手術。但這項技術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醫(yī)學家們希望這項技術在將來能挽救更多肝病患者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