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花生、黃豆……2008年年末,來自廣東省英德市的消息顯示,農產品價格集體跳水。而有跡象顯示,這種跳水還沒有到達底部。農產品價格的這次“集體行動”,給全年的農產品牛市劃上了休止符,也給2009年農民收入
增長敲響了一記重重的警鐘。
花生價月跌30%
英德市洲西村村民廖德星一疏忽,花生價格就掉去了30%多。
廖德星自嘲是個比較懶的人,往年,村里大多數人稻子種下去了,他不急不慢,總是慢別人十天八天。稻子種得遲,自然空出地來種花生的時間也遲。他以為這種拖延無所謂,但是2008年末的形勢已經今非昔比。至11月初,花生價格還是1.2元/斤,到11月下旬,就變成了0.85元,降了30%多,廖德星不巧,就是搭上了11月末的這班車。而且,花生價格還是1.2元的時候,收花生的販子并不嫌棄花生剛拔出地,還帶著很多泥巴?,F(xiàn)在,他們需要挑三揀四。
并不單單是花生,在10月中旬,黃豆價格是2.7元/斤,11月末,已經降為2元/斤。
黃豆是一點一點地收,打多少,就賣多少,販子三五天就來田頭一趟。廖種了3畝多黃豆,他粗略一算黃豆一畝的成本如下:復合肥30斤,每斤價格2.6元,為78元;農藥20元;除草劑兩次,一次10元,花了20元;人工種35元/天,人工收也是如此。因此,一畝黃豆就要差不多200元成本,而畝產干黃豆250斤左右。驟然下跌的價格使得每畝黃豆的利潤從475元降低到300元。
為何農產品價格突然跳水
“上面掉了,下面就跟著掉吧?!?廖德星摸不著頭腦,他只知道,花生油價格8月份還是12元/斤,現(xiàn)在已經變成了9元/斤,“是不是那個金融危機造成的?”村民對金融危機的認識,本來很遙遠,只是停留在電視上,然而,現(xiàn)在卻一步步靠近:先是看到返鄉(xiāng)的打工者越來越多,再就是現(xiàn)在農產品價格下跌。全球經濟同此涼熱,農民終于明白了這一點。
米價掉頭向下
廖德星犯愁的時候,沙口糧商謝獻根也是叫苦連天。往年的這個時候,他收的稻谷,已經差不多賣完了,而現(xiàn)在,30多萬斤稻谷,只賣出去10多萬斤。其中原因,自然是米價的下跌。
謝獻根是沙口鎮(zhèn)最大的糧商之一,今年,他收了30多萬斤早稻,價格是110-118元/斤,然后加工成大米,賣給韶關、馬壩等地的沙河粉店,在早稻剛收的8、9月份,大米價格是1.62元/斤,而現(xiàn)在,已經變成了1.52元/斤。謝計算,購入的稻谷平均是115元/百斤,出米率是65%(達到66%都很難),如果要請人做工,比如搬米上樓,需要6元/噸。只有加上賣糠的收入,1.52元/斤的大米價格,才能讓他勉強維持經營。
在謝的印象中,生意最好的時光是2003年,當時國家調整糧所,大量工人下崗,國家三個月沒有放糧。米賣到1.4元/斤,而稻谷的價格只是54元/百斤,一擔就可以賺20元。稻谷價格低,米價高,中間商賺得盆滿缽滿。
米價下跌的原因,謝獻根分析,主要是韶關等地的沙河粉店對大米的需求量銳減,因為韶關等地的流動人口開始大量返鄉(xiāng),沙河粉店生意大不如前,“比如,以前一個店一個月要400斤大米,現(xiàn)在只要250斤了?!敝x獻根的20萬斤稻谷因此滯銷。
“稻谷收的價錢太高了?!敝x獻根很感慨。
英德市南英精米廠廠長鄺志勇對謝獻根的說法感同身受,“虧慘了?!彼蛔〉乇г?,現(xiàn)在他這個加工廠,已經處于半破產狀態(tài)。30多歲的鄺志勇年青,有活力,當年毅然從廣州回英德創(chuàng)辦大米加工廠,本想大干一場,卻沒有想到遭遇這樣的敗局。
今年堪憂
農產品價格全面下行,英德不是孤證,有數據表明這是全國范圍內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在2008年12月初發(fā)布的的11月份企業(yè)商品價格數據顯示,企業(yè)商品價格普遍上升,然而,農產品價格卻特立獨行,走出了下降趨勢:11月農產品價格較上月下降0.5%,原糧價格較上月下降1.2%,成品糧價格較上月下降0.1%,蔬菜價格較上月下降2.7%。
今年形勢如何?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杜鷹在2008年11月指出,2009年我國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將迎來極為困難的一年,農產品價格將全面下行,新一輪賣難或許又將出現(xiàn)。
農產品價格的年末跳水,給全年的農產品牛市劃上了一個休止符。2008年初,在大盤一片慘淡之際,農業(yè)股卻一飛沖天,它們依托農產品漲價的背景,走出了獨立行情,讓市場稱道。顯然,這個輝煌將無法繼續(xù),未來,農產品價格下跌必然在股市上得到反應。
而比股民更納悶的是農民,謝獻根的親家在南雄種了晚稻,在11月晚稻剛收的時候,收購價是105元/百斤,他沒有賣,如今價格已經是95元。親家問謝獻根,稻谷價格會不會高起來?還要不要等?謝告訴他,趕緊賣吧,以后可能更低。
吃了虧的謝獻根和其他糧商一起決定,今年無論肥價降還是跌,他們都打算將稻谷收購價收低一點。
一般認為,農產品的年末跳水對全年農民收入的影響還暫時沒有顯現(xiàn),但是這種跳水伴隨著翹尾效應,2009年或將大范圍影響農民收入和生活,農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謝獻根建議,糧農可以種一些優(yōu)良的品種,比如馬壩油粘,在去年年末非但沒有降價,反而比之前有所上升。(王宏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