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冬天。魯迅文學院。我有幸在12月17日全天傾聽你的講課。
你的開場白是如此與眾不同:曾經(jīng)是知青來到內蒙古大草原牧馬,在歌舞團當歌手5年,在上海讀大學4年,教學23年,教劇本創(chuàng)作……你用簡潔的語言,把一個坦率真誠的劉一兵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
聽到這里,我的眼前出現(xiàn)一位風華正茂騎在馬背上的青年,揮動著馬鞭,放牧著一群駿馬,唱著雄渾豪邁氣勢磅礴的經(jīng)典:“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這是何等詩情畫意!我是蒙古族人,血管里流著成吉思汗的血,特別羨慕你有親近大草原的經(jīng)歷,渴望有一天見到夢中的故鄉(xiāng)和美麗的草原。然而,生活的苦澀和艱辛,只有你自己心中最明白。
當我拿出稿紙,寫下此文的題目時,距離聽你講課已經(jīng)是5年之后了!值得欣慰的是:你的講課、你的神態(tài)、你在黑板上書寫的一手漂亮的字體竟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學游泳,不下水怎么行?學騎自行車,得先跨上車!”“寫劇本沒啥神秘,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深入淺出的比喻,讓同學們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你甚至說,只要會寫日記,就能寫劇本,多看看優(yōu)秀劇本,試著寫點畫面、對話?;蛘哒乙粋€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把一些場景和情節(jié)寫出來,多練幾次就能學會……
你說,要學會感情訓練。你一針見血地指出,國產(chǎn)電影最大的問題,不是制作、服裝等問題,是不善于處理感情,情感表達不到位,有得特堅挺,有的特做秀,秀在報紙上也許有真實感,但搬上銀幕就特虛假。要學會用語言、情感打動觀眾,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聽聽各種類型人的語言,學會各類人的語言習慣,寫劇本時,就得扮演各種人。你建議我們每天記錄日常生活中感人的小故事。坐地鐵、乘公交車時,你要會觀察各種乘客的衣著、神態(tài),再猜猜其性格特征,干什么工作,要善于從人們的眼神、發(fā)型、服飾上看出其性格特征和職業(yè)。你坦言自己,看到他人的照片,就能猜測其個性,這就是本領。
你十分客觀地闡述:電影的思維能力是慢慢訓練出來的。下筆之前,腦海里首先要有畫面,哪怕在睡覺時,一想起劇本,眼前就要出現(xiàn)場景。你循循告誡大家,寫劇本要學會使用電影語言,但也不要太單一,要閱覽繪畫、研究建筑,電影人是雜家,通過畫面,思索畫家的思維;觀賞建筑,探索建筑師的構思。
談到劇情,你認為,在有限的時間內,應該播種情和愛。對劇本中的人物,要對其進行性格設計,寫出一個分場提綱,試著延伸人物性格進行想象。如果一開始就編情節(jié),就好比在沙石上建高樓一樣。你形象地指出:打動觀眾的是流淚的原因,而不是淚水。擁有一個麻木的心靈,是無法干電影事業(yè)的。
劉教授,我依舊喜歡執(zhí)拗地稱你為“牧馬人”,你的學生就是你放牧的一群駿馬,他們碩果累累:電影《北京,你好!》、《我的一九一九》引起轟動,名噪一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春光燦爛豬八戒》等電視劇備受人們關注和喜愛;而賈樟柯所獲的包括威尼斯金獅獎在內的各國電影節(jié)的重要獎項竟達28個……高徒背后必有名師。你辦公室的書柜里,陳列著多種相關的電影、電視獎杯,你的電影文學劇本曾獲夏衍文學獎,這是當今電影文學劇本中的最高獎項。
你的人格魅力和導師風范,正在熏陶和影響著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