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民常說的“人吃牛一碗飯”,是對我們牛任勞任怨辛勤耕作的肯定。但我們對這句話的理解則認(rèn)為是人吃了我們牛的飯。不是嗎?每年犁地耙田生產(chǎn)的水稻,上面的白米都是人吃了,而留給我們的是枯草。他們還在我們前面加個“耕”字,叫“耕牛”,這太不公平了。于是我們總是把兩只眼睛鼓得大大的看人,兩個鼻孔喘著粗氣喘人,橫眉冷對恨切齒,哪愿再為耕田牛?
只有沒想到的,想到就能得到。我們的期盼還真的感動了上帝,幾個春秋交替后,“鐵牛”代替了耕牛,千百年來套在頸上的軛頭終于徹底地解下來了,同胞們歡欣鼓舞。農(nóng)民耕地不用牛,也就不養(yǎng)牛了,紛紛把我們賣給牛販,牛販又轉(zhuǎn)手賣給養(yǎng)殖場。一進(jìn)養(yǎng)殖場,我們就像劉姥姥進(jìn)了大觀園一樣,還真的傻了眼。寬敞明亮的欄舍,窗戶嵌著玻璃,水泥地坪,大理石砌成的食槽、水槽一字排開。每天定時有服務(wù)員投料,這樣的飼料我們過去從未見過,更不用說吃過了。據(jù)說里面有玉米粉、麥麩粉,還有防病藥和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水槽里面的水清潔衛(wèi)生,沒有一點異味。穿著白色工作服的服務(wù)員隔三差五地為我們洗澡搓背,開始幾次我們還被搓得癢癢的,真有點不適應(yīng)。春冬兩季還檢查我們的腳蹄,打幾次防疫針。每天早晚兩次打掃衛(wèi)生,夏天熏香為我們滅蚊除蠅,冬季還讓我們到院外曬曬太陽。我們想這肯定比福利院要好,估計比三星級賓館也差不了多少,這可能就是農(nóng)民說的小康生活吧。
一天中午,有幾輛小轎車停在我們的宿舍旁,車上走下來幾個西裝革履的人。他們換上工作服后,在我們中間走來穿去,一會兒在甲的頭上拍拍,又在乙的屁股上打打,嘴里嘀咕著什么,我們聽不懂。只看見他們從包中掏出鋼卷尺,在我們身上量來量去,然后又在計算器上計算一陣,再用紅粉筆在一些同胞背上打一個紅勾。心想這可能是給我們檢查身體,一定是要我們控制飲食,防止肥胖,避免因肥胖而患高血壓、糖尿病。然而過了幾天,那些背上打了紅勾的同胞,一頭頭的被牽去,趕上卡車,再也沒有見它們回來。過兩個月,又有一批同胞被選中,剩下的同胞也不知是福還是禍,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都滿腹心事。
我們一直在思索,他們到底到哪里去了?一天我終于悟出了其中的秘密,凡被選中的牛幾乎都是身高馬大、膘肥體壯。那些人在我們身上量來量去,是在計算能殺多少肉,花多少錢買去劃算。而補充進(jìn)來的牛,清一色的都是小牛、瘦牛。被選中的同胞是悲哀,而我們剩下的是幸福。如果有一天我們和新進(jìn)來的瘦牛也膘肥體壯了,那一定也會被他們選去而被宰殺。原來他們待我們?yōu)樽腺e,還是為了把我們賣個好價錢,取我們皮、吃我們?nèi)?。于是我們決定少吃食,進(jìn)而絕食,以抗議人類無視生命、濫殺無辜的不道德行為,并且集體請愿,我們要吃草,而不吃飼料。我們祖祖輩輩都是春夏季吃青草,冬季在家嚼稻草。春天萬物生長,青草散發(fā)著草香,農(nóng)人一早把我們趕到河灘、山崗、港壩盡情地吃著青草,晚上回來,再反芻慢慢細(xì)嚼細(xì)品。盡管沒有飼料可口,但吃百草治百病,野草是我們的糧食,河灘、山崗是我們的糧倉。冬季在茅房中慢慢地嚼著稻草,還真是一種享受。盡管不太好吃,但它是我們自己種出來的,吃得心安理得。我們習(xí)慣了踏著日落的余輝,馱著頑皮的牧童,聽著他們信口吹的橫笛。
我們要住牛欄,而不住賓館。我們的祖先一直是餐風(fēng)露宿,夏天站樹下,甩著長長的尾巴驅(qū)趕蚊蠅;冬天住草房,閉目養(yǎng)神,想睡就睡。星級賓館條件好,但水泥地坪太硬太涼,我們腳踏在上面不舒服;玻璃阻擋了涼風(fēng),我們悶得慌。不需要服務(wù)員給我們洗澡、端茶送水、盛飯?zhí)聿?,河港是我們澡堂,草房才是我們的家?/p>
我們也有愛情,而不是單身貴族。生兒育女是我們的權(quán)利,否則對不起列祖列宗。在河灘、在山崗,我們盡情地談情說愛,互傾衷腸,男歡女愛,山野是我們的洞房。在飼養(yǎng)場里,男士們青春躁動時不敢越雷池一步,女士們青春萌動時又有第三者插足。兒女不知父親姓甚名誰,還剝奪了牛媽媽們的哺乳權(quán),名曰為了牛媽媽的身體健康,而實際是避免因哺乳而影響長肉。
我們愿意耕田犁地,而不愿不勞而獲。過去不愿耕田是我們的錯,知錯就改即為好牛,請農(nóng)民兄弟趕走“鐵?!保屛覀冎胤缔r(nóng)田。一定任勞任怨耕田耙地,請放心,該我們牛兄弟做的事,一定做好,耕田是我們的天職。
我們愿意挨鞭挨罵,而不愿服務(wù)員給我們按摩。人們常說:“打是疼,罵是愛?!鞭r(nóng)民大爺您就天天打我,時時罵我吧,我們一定毫無怨言。您用鞭抽打我,是為我的進(jìn)步;您狠狠罵我,則是為了我更好的做牛。我們希望您抽打,盼望您臭罵,挨鞭挨罵是我們前進(jìn)的動力。
我們鄭重聲明,我們愿意世世代代做任勞任怨的耕牛,再不做那不勞而獲的菜牛!
責(zé)任編輯蔣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