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就是把看到的自然景象或一個地方的景觀描繪出來。一般寫景文章有以下三類:第一類是,游記,是作者在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第二類是對生活中所見到的大自然現(xiàn)象的描繪;第三類是寫人們生活中所處的環(huán)境或景物。了解了寫景文章的類別,在閱讀中采用恰當?shù)姆椒ǎ蜁@得深入閱讀的良好效果。
我們該怎樣閱讀寫景文章呢?
一、明確順序。
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因此明確作者的寫作順序,對理解全文的內(nèi)容有相當大的幫助。寫景文章常見的順序有:空間順序、觀察順序、時間順序、景物類別等。如《三味書屋》一課的第二段是按空間順序?qū)懙模簳菡械膲ι蠏熘环?。畫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學(xué)生的書桌在四面,魯迅的那一張在東北角?!堕L城》一課是按觀察順序?qū)懙?。“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薄罢驹陂L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薄睹利惖男∨d安嶺》一課是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來寫的?!睹匀说膹埣医纭芬徽n是按景物類別來寫的:先寫了張家界神奇的群峰,又寫了張家界美麗的溪流。
二、理清層次。
寫景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一般有兩種:總分結(jié)構(gòu)、移位換景結(jié)構(gòu)。前者簡潔明了容易掌握。移位換景結(jié)構(gòu)是按照觀察點的轉(zhuǎn)移來寫的,這時文中一般有明顯的提示語,告訴我們作者位置的變化,有助于我們理解文章層次。如《參觀人民大會堂》,就是以空間的變換順序安排層次的。作者運用了如下提示段落的詞句:
1 登上臺階,一抬頭就望見正門上那個莊嚴的國徽,紅底鑲金,閃閃發(fā)光、
2 進了大門就是中央大廳。
3 穿過大廳,走進了大禮堂。
4 從大禮堂出來,我們又上樓去參觀北面的宴會廳。
5 我們又參觀了幾個會議廳。
6 走出大門的時候……
通過上述的例句,我們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空間的變換,是隨著作者立足點的移動而變換的,即,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大門。運用這種順序記敘,脈絡(luò)分明、層次清楚地表現(xiàn)出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景象。
三、體會思想感情。
寫景文章中作者并非為寫景而寫景,而是通過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手法對景物的描寫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和內(nèi)心世界。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如《白楊》一課,作者描繪的是大戈壁灘和生長在那里的白楊樹,實際上是借白楊樹的特點贊美那些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的建設(shè)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這是閱讀寫景文章時應(yīng)把握的重點。
(郭業(yè) 薦)